手机访问:m..com
“幼娘,青奴,收拾东西,咱们下山。”
杨守文一声令下,众人随之忙碌起来。
他回到房间里,抄起了虎吞大枪,把皮囊斜跨身上。
“可惜了这许多吃食。”
杨氏有些不舍,但也知道不是心疼的时候。至于那剩下的四坛子清平调,杨守文一枪一个,把酒坛子砸的粉碎,任由那酒水流淌一地。而后,他背起了青奴,牵着幼娘。杨瑞则搀扶着宋氏,杨氏走在最后面,一行人急匆匆,离开禅院。
……
傍晚时分,斜阳夕照。
杨守文一行人回到山下,就立刻把田村正找来。
把情况与田村正说明了之后,田村正也慌了手脚。两年前,契丹人作乱时的景象还历历在目,才不过安生了一年多,这粟末靺鞨人又要造反,他怎能不慌张?
“兕子,那我们该怎么办才好?”
杨守文想了想,沉声道:“左右秋收已经结束,让大家可以带上粮食,到山上避难。山上的小弥勒寺已经空下来,估计容纳三五十人,当不成问题。若城里有亲戚的,就去县城。现在还说不准情况,也许叛军根本过不得居庸关,大家有充足时间做准备。”
田村正连连点头,似乎也只有这个办法。
这时候,杨瑞已经套好了牛车,他赶着车从院子里出来,冲着杨守文大声招呼。
“田村正,这里就jiāo给我,我先护送我阿娘回县城。”
“好!”
田村正点头答应,杨守文则牵着三匹马从田村正家中走出。
来到村口的时候,杨守文正准备上马,却听到老胡头大声喊道:“兕子,等等我!”
第六十三章 风雨欲来(上)
老胡头拖着一辆小车,正吃力地从小院里走出来。
杨守文连忙把缰绳递给杨瑞,快步走上前,伸手拉住小车,手臂一用力就把小车从院子里拉出来。
“老胡头,你这是gān什么?”
“嘿嘿,自然是进城。”
“啊?”
“刚才我看杨县尉行色匆匆,感觉着有事情发生。
前年,你还记得吗?前年契丹人打过来的时候,杨县尉也是那般表情,把你们一家从这边接到城里。我年纪大了,可不想再折腾下去。兕子,和你商量一件事,我打算投身到你家中,哪怕做个门房也好过像现在这般,整日里提心吊胆。”
有道是人老jīng似鬼,老胡头就是如此。
前年的事情,杨守文倒是还有那么一点印象。
当时爷爷杨大方已经过世,契丹人打穿了居庸关,兵临昌平城下。杨承烈匆匆忙把杨守文三人接到了县城里,住了大概有十几天。后来,那些契丹人离开,杨守文才又回到虎谷山。依稀记得,那一次虎谷山láng藉一片,好像死了不少人。
如汉人视胡人为蛮虏,胡人视汉人同样低贱。
从匈奴开始,汉人和蛮虏之间的战争就不曾停止过。乃至于到了五胡乱华的时候,蛮虏凶残,更把汉人视为两脚羊,杀得中原十不存一,以至于汉人元气大伤。
李世民登基之后,开贞观之治,号天可汗,令胡人臣服。
如果如今还是李家天下的话,突厥也好,契丹也罢,包括吐蕃这些少数民族,都会安分一些。可偏偏如今是武则天当朝。用一句老话,这叫做牝jī司晨。边塞异族对于中原再次窥觑,特别是这几年来,叛乱不止,双方的冲突也越发频繁。
“老胡头,你……”
老胡头嘿嘿笑道:“兕子,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可我觉得,你如今既然清醒过来,总要有个跑腿办事的人跟在身边。老胡头我年纪虽然大了,但想当年也是胳膊上能跑马,拳头上能立人的人物。别的不说,打扫个庭院,看守好门户总归可以。”
他随即压低声音,轻声道:“再者说了,我看兕子你奇思妙想甚多,也需要有人帮衬不是?”
杨守文的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
老家伙喜欢chuī牛,但要说他的手艺,的确不输给城里的那些工匠。
“老胡头,你可要想好了。”
“哈,有甚想不好的?左右是个糟老头子,有个安身立命的去处,高兴还来不及。”
杨守文还有些犹豫,却见宋氏掀开车帘,探出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