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错,恢复得很好,再有半个月,就能出院了,回去慢慢调养。骨头错位不是太明显,恢复好了跟常人会差不多。曾医生的态度挺和蔼的。
郭桥跟父亲说:爸,您听见没有,恢复好了就没事了。
郭父点了点头:好,谢谢曾医生。
跟曾医生一起过来的两个中年女性没有穿白大褂,看起来不大像是医院的大夫,她们的视线不断地落在郭桥的脸上,脸上神色似乎有些激动。郭桥没有注意到这点。
曹骏站在人群外,注意到两位女士的神色,略有些诧异。不过他们并没有逗留很久,很快就走了,也没有跟郭桥说话。
郭桥问他爸:爸,您上厕所吗?
郭父点点头:好,你扶我一把,帮我拿个凳子。郭桥知道这是要上大号,便先将凳子放进厕所里,便器虽然是坐式的,但是他爸的腿打着石膏,坐下来也是需要架着的,凳子是用来架腿的。郭桥扶着他爸下chuáng,曹骏想来帮忙,被郭桥制止了:我来就好。阳台和厕所里窄得很,两个人勉qiáng能过,三个人就显得拥挤了。
曹骏看着chuáng头放着的一本书,余华的《兄弟》,他拿起来翻了翻,大概在一半的位置有个折页,估摸着是郭桥看的,陪护的生活也很无聊吧。
郭桥真是个孝顺的儿子,对比一下自己,似乎做得太不够了。不过这也分父母吧,天下父母并不都是一样的,以后他要将郭桥的父母当自己的父母一样孝顺,至于自己的父母,找个机会,还是回去修补一下关系吧,他们也不年轻了。想到这里,曹骏轻叹了口气。
郭桥安顿好他爸,又给削了个苹果,曹骏买来的苹果个头特别大,郭父说:这么大个,我哪里吃得完,分你们一半。
郭桥说:慢慢吃,能吃完的,爸您以前不是常说能吃一头牛吗。
郭父笑起来:嗨,那是以前,我现在能吃一只jī就不错了。
郭桥没来由有些心酸,便说:爸,您养好身体,胃口还能像从前一样好。
嗯。你们也吃啊。郭父说。
曹骏拿了个苹果,到后面去洗了,用刀子从中切开,递一半给郭桥:我们一起吃一个好了。
郭父笑着说:你们年轻人胃口不行啊,坐办公室坐的,要多锻炼身体,才有好胃口。
曹骏点头:叔叔说得对,是要好好锻炼身体。说完看了一眼郭桥。
郭桥也正在看他,然后瞪了他一眼。
曹骏一反常态,话也变得多起来,耐心地陪着郭父说话聊天,还打听到了不少郭桥小时候的糗事。郭桥的眼刀子嗖嗖地飞过去,曹骏含着笑,只当没看见。
过了一会儿,郭桥去收桌上的东西,看见一袋水果里有一个红包,拿出来一看:曹骏,你拿的?
曹骏摇头:不是。
爸,下午有谁来看过你?一般来探病的亲戚都会拿一点钱来,这是国人探病的习俗,也是为了解一点病人家中的燃眉之急。
郭父想了想:没有人来。
那这水果谁提来的?郭桥问。
郭父说:刚刚曾医生和两个女的过来,应该是他们提来的吧。
郭桥皱起眉头,曾医生来询问父亲的病情,为什么还带水果和钱过来,这倒怪了,从来只有病人给医生塞红包,哪有医生给病人塞红包的:您认识他们?
不认识啊。郭父说。
郭桥打开红包一看,里头有一叠钞票,大概有两千块的样子,两千块对他们农村人来说,是非常重的礼金了,一般家里的亲戚来的看,都是五百八百的,好一点是拿一千,还没人拿过两千的。她们为什么还拿钱过来?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