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有“家学渊源”这样的说法呢,小余从由良辰身上学会了伺酒的知识方法,以及察人观色的本领,从霍子安那里则学会了人畜无害的笑脸の杀伤力。
这一笑,奈塔也软化了,对孩子的应对能力和淡定谈吐很是喜欢,她笑道:“先生,多谢你的服务,我长了不少知识。”
卢卡斯觉得他好玩儿,逗他道:“小绅士,你很懂酒,你自己喝过吗?”
小余鼻子一皱,“霍子安不让我喝酒,只给我吃甘草糖,他说甘草糖跟酒一个味道。他没有说实话,是吗?”
马提欧先生开口道:“他确实没有说实话,要是酒像甘草糖那么难吃,这倒是好事,世界就会少了很多斗殴、烂掉牙的爱情故事和海明威这种蹩脚的小说家。”席上人都笑了。奈塔举起酒杯:“可我喜欢海明威,也喜欢甘草糖。敬我们的中国小绅士,你不能喝酒,或者你要用茶来跟我们碰杯?”
小余给自己倒了气泡水,又贪心地放了一堆糖渍橘子,举杯道:“谢谢各位,请享用我们jīng心准备的食物和酒饮。”
老三见小人jīng三两下就暖了场,大为敬佩,递了一个眼色给他,以示赞许。
小余毕竟是孩子,下巴扬一扬,给了老三一个洋洋得意的表情。老三暗笑:“臭小子真嚣张。”
老三掂量席上的状况,马提欧的女儿寡言少语,那运营总监则是个严肃的人,在有限的接触里,从没见过他放松谈笑的样子。于是老三打开话题道:“卡罗尔先生,你第一次来香港吧,这里的空气真他妈糟,不过食物是很不错的。”
卡罗尔嘴角吝啬地翘了翘:“或许吧。但要找一家不放味jīng的餐厅,恐怕不容易。为了健康,我从不去中国餐厅。”
老三没趣极了。瑞士人对他们的环境、文化和制造业都极其自豪,所谓Swiss made在他们心目中是世界最牛bī的存在,这卡罗尔对外面的世界尤其傲慢。Homeland的核心成员里,马提欧对阿达很感兴趣,奈塔认同咖啡馆短期里取得的辉煌成绩,只有卡罗尔一直反对他们的合作。他认为与其找一家小咖啡馆,不如自己建立团队,一步步地在亚洲扩张影响力。
他们也一直这么做,只是收效太慢。亚洲文化之多元,人情、法规和政治环境之复杂,要捋清楚就很费劲。因此他们耕耘了八年,还不如这一年来咖啡馆在东南亚铺设的食品流通网络。阿达不但了解食物,通晓多种语言和方言,对农耕和食物加工知识渊博,而且有切身的底层生活经验,jiāo流起来非常顺畅;他为咖啡馆开拓了十多个食材渠道,连接了新加坡和周边国家,从食材到半成品有200多种,除了供中央厨房使用,这些产品和他开发的食品销售良好,在网络上的销量甚至是店里的几倍。
这个成绩让马提欧夫妇很震惊。
这时候,子安亲自把面包端了上来。他听见了卡罗尔的话,应道:“先生,你对味jīng可能有误解,谷氨酸钠对健康没什么直接坏处。中餐厅加味jīng是为了提升鲜味,当然味jīng用得太多,会掩盖食材的本味,未免可惜。”子安的法语流利,应对这种场面也是游刃有余,并不怕提出不同意见,得罪客人。欧美人对中餐的偏见千奇百怪,要有机会他总会想办法澄清。
“十个中国人九个会捍卫自家的食物,剩下那个gān脆认为世界上除了中餐以外,别的都不能入口,”卡罗尔冷嘲:“大厨,这顿饭不会用半杯味jīng来替代肉汤吧?”
子安觉得没必要跟顽固的人辩驳,笑道:“亚洲的厨师并非只有一种风格。这顿饭没有用任何味jīng,都是新鲜食材叠加出来的味道。曾可达主厨看重食材本味,你吃过之后,会对食物有新的看法。”
子安说的不是“亚洲食物”,而是“食物”,那是对这顿饭立了很高的标准。一方面是自信,另一方面他深谙食客心理——chuī牛bī又不用本钱,先唬住了人,之后再拿出什么离经叛道的东西,就有了心理上的优势。
霍子安回到了临时厨房,空旷的厂房里,用屏风隔开了一小块空间,she灯照下来,倒像是美术馆的一角。
阿达正在把汤圆大小的芋头泥放到山竹脆片上:在中间按出凹陷,准备在里面倒上椰浆。阿达问道:“外面怎样?”
子安笑道:“有我儿子和老三打配合,没什么问题吧。”子安跟其他父亲一样,逮着机会就要显摆一下孩子,而且总以为自己做得不着痕迹。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