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点点头,说:“对。是珝儿册封太孙后的第二年。那你还记得他们去封地是哪一年吗?”
“这个儿臣记得,泰安六年。”泰安帝笑着说道,“当时二弟还很不高兴来着。”
“你既然都记着,怎么现在就这么着急给珣儿他们几个封王。难不成你临老入花丛,看上谁了不成?”太上皇问道。
泰安帝被自家父亲的话弄懵了,他不过就是想给儿子们封王,怎么又扯到他的后宫了。
“父皇,您这话儿臣不明白。”
“真没有?”太上皇问道。
泰安帝摇摇头,他都这岁数了,早过了贪花好色年纪,况且一路跟皇后走过来,感情是越来越深厚。米儿耐
“那你把珝儿置于何地?”太上皇问道,“自古以来,太子不好做。这个我不多说,你也清楚。当年我为了你们兄弟手足之情,心也是偏的。但是我自问还没偏到你这份上。皇子建牙开府,就已经有了私兵。封了王,参政议政就更加顺畅,到时候,自会有一批人站在他身后。待到外放到封地,就有了兵权。兕儿太孙未立,珝儿太子之位本就不稳,几个弟弟再有了兵权,你这不是想换太子是想gān什么?”
泰安帝愣了一下,起身对着太上皇就是一礼。
“多谢父皇指点。”
“父子之间不必多礼。”太上皇说完看着泰安帝,“这主意是谁想出来的?”
“礼部尚书严仕。”泰安帝答道,“奏疏上说适逢您的寿辰,不如分封了皇子,双喜临门。”
太上皇笑了笑,说:“你啊,这么大人了也有犯糊涂的时候。双喜临门,那册立兕儿不是更好。他可是我的嫡长重孙。严仕,他是姓严,可是你难不成就忘了他家的姑娘可是珣儿的正妃。”
“您是说珣儿?”泰安帝摇摇头,“不可能。前日儿臣生病,这些个孩子里面,除了太子监国,就属他侍疾最为用心。”
“他自然是用心。”太上皇说道,“我虽然在豫州行宫,但是汴梁的事情总会传到我那里。有些事情,你看不明白,我可是看得很清楚。”
太上皇到底还是给自己做了皇帝的日子留面子,没说出来太过分的话。他这个儿子哪里都好,就是行事太过犹豫,又喜欢感情用事。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