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青欢默默跟在皇后身边,也不知道说些什么。
皇后站在一盆盛开的菊花面前,手划过菊花娇嫩的花蕊,悠悠道:“本宫第一次看见他们兄妹时,一大一小两个孩子,被他们母亲牵着,摇摇晃晃地走来。那时候,娴贵妃得宠的很,眼看着就要把本宫都比下去了,我那嫂嫂,怕本宫抑郁,就时常带了他们来陪着我。”
姜青欢静静地听着,“娴贵妃”是她来这后第一次听人提起,现在后宫已然没有这号人物。记忆中,似乎是许多年前的旧事了,当年因为一些事情,权倾朝野的一字并肩王罗家满门都被处决,曾经宠冠后宫的罗娴贵妃也畏罪自杀。而那个时候,姜青欢才几岁而已。
皇后接着说:“你二哥哥还没有出生,太子已经搬离后宫了。世元和莞儿,就像我的亲生孩儿一样,陪在我身边,和我一起度过了那段艰难时光。后来……他们的母亲去世了,我那哥哥是个粗心的,我怕他们在府中过的不好,就时常接他们到宫中小住,一直到他们十岁上才没有接进来过了。”
皇后长叹一口气,说:“我心心念念要给他们争取的东西,他们却不需要,可能还会埋怨我多管闲事罢。”
姜青欢只劝慰道:“儿孙自有儿孙福,皇舅母不如让他们随心去吧,无论如何,他们总归不会忘记皇舅母的一片真心。”
皇后有些愧疚地说:“也是我强牵红线了,这事就算了了,你堂姐日后嫁人,本宫必然随份大礼。”
这意思,就是取消结亲的意思了。姜青欢点头说:“我会把话带到。皇舅母也要放宽心。”
皇后吩咐身边的嬷嬷,将御花园培育的一盆绿牡丹,两盆墨菊赐给姜青欢,说:“秋狝你和你母亲可要去陪我。”
姜青欢答:“自然是要去陪着您的。”
皇后点点头,气也消了不少,说:“今日单独召你进来,你母亲必然还挂念着,本想让你和莞儿好好相处,结交一番……罢了,不提她了。你且先回去吧。”
姜青欢屈膝道:“欢儿就先告退了。”
“去吧。”皇后摆摆手,让内侍送她出宫去。
姜青欢快到宫门口时,听见身后有人在叫她。
“等等。”
姜青欢回头一看,原来是李莞,气喘吁吁的追了上来。
姜青欢问:“李姑娘可还有什么事情?”
李莞跑到她面前,微微喘息着,有些纠结,手中一直绞着帕子,她一跺脚,说:“今日是我莽撞了,你不要放在心上。”
姜青欢笑着摇头,说:“李姑娘真性情,我不是小气之人。”
李莞从荷包中取出一枚银质的红枣大小的镂空花纹的铃铛,递给她,说:“今日要谢谢你。这个铃铛是我哥哥游历苗疆的时候给我带回来的,现在送给你。”
“这是令兄给你的,还是李姑娘自己留着吧,我也是帮我堂姐,不用道谢。”这铃铛虽然精致少见,又别有异域风情,但是姜青欢也不会拿人所好。
李莞却一把塞在她手里,又从荷包里掏出一个铃铛,说:“你拿着就是,我还有一个。我哥哥说,特意带了两个给我,让我可以送予朋友……”她咬咬牙,说:“我知道你也看不上我这样的人……”
姜青欢想着:真是个别扭又可爱的姑娘。她把铃铛马上系在腰间,说:“我很喜欢李姑娘,怎么会看不上你?”
李莞惊讶地看着她,说:“你真的跟我想象中的很不一样。”她以前以为,姜青欢就是个矜贵的贵女,不屑于和她这样性子野的人来往。
“你也和我想的不一样。”
两人相视一笑,李莞也把另一个铃铛挂在腰间,说:“我可以去找你玩吗?”
姜青欢点头,笑着说:“随时欢迎。”
两人又是会心一笑,这才各自回去了。
回到将军府,姜青欢立马去了楚熙房中
“母亲。”
楚熙正在看书,见她回来,放下书卷,瞧了她一眼,说:“这走路都带风呢,可是又在宫中带了什么好东西回来?”
姜青欢娇笑一声,说:“今日认识了一个合得来的姑娘,瞧!她还送了铃铛给我。”她牵起挂在身上的铃铛给楚熙看。
楚熙敢让姜青欢一个人进宫,且好不担心,一是因为宫中不会有人想去害她,二是她有不少从前长公主留下的人脉可以随时传消息来。早在姜青欢回来之前,楚熙就已经听人汇报了她在宫中发生的事情了。
不过,她还是点点头,夸了这铃铛好看。
姜青欢又让云簌抱了那绿牡丹进来,说:“这是皇舅母给的,这绿牡丹最是难得,我特意拿来给母亲的呢。”
楚熙点点她的鼻尖,说:“就你会借花献佛。”女儿什么事情都先念着她,心中自然也是甜滋滋的。
姜青欢笑闹着依偎在她身边说:“还有两盆墨菊,我留一盆,给姐姐送一盆去,想必她们都还挂着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