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书生

字:
关灯 护眼
醉书生 > 唐末五代风云录 > 第二章 大限之日

第二章 大限之日(第1页)

    京师长安,处终南之北王气之地,历来帝国建都之首选,周曰丰镐,汉曰京兆,延至隋唐,已逾千年。开皇二年,隋文帝因汉长安故城水质卤苦,城区街道格局狭小,不适合在此建都,诏谕甚有巧思的太子左庶子宇文恺另寻王气之地创制营建新都城。宇文恺与匠作登太乙之巅寻龙望气,隐约见到一条自樊川而来的山脉,蜿蜒前行隐于渭水,其头部鳞栉错落高低起伏,远望六坡上下纵横如同乾之六爻,是为:龙首原。此地川原秀丽,卉物滋阜,隋文帝观后大为赞叹,下诏依势修建新都城,是名:大兴城。

    大兴城建造之初,先筑宫城大兴宫供皇室居住,次筑皇城以供文武百僚处理政事,最后才筑起供百官和市民居住的外郭城,因隋文帝享国日久,故大兴城人口不断增多,逐渐兴旺起来。直到隋文帝在离宫:仁寿宫大宝殿离奇死亡后,其子隋炀帝杨广在大兴宫内夜夜噩梦,无法安眠,不得已离开长安举朝搬到东都洛阳居住,隋朝国运因此衰落。

    隋亡唐兴,唐太祖李渊追昔汉祖之气魄,改大兴城为长安城,大兴宫为太极宫。从此一座从声望上可以媲美汉长安城的唐长安城强势崛起,其辉煌的事迹和绚烂多姿的轶事趣闻逐渐成为后世文人墨客心绪萦绕之地。

    长安城历经大唐各代帝王经营,最终形成东接灞水,西壤汉长安故城,南指终南山子午谷,北枕渭水之状,城内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七里,城墙之内,四通八达如同棋盘交错。东西大街十二条,因北城三条大街被皇城和太极宫隔断,形成地天泰之象,南城六街畅通无阻,具为乾象,合十二街之势终成泰乾之大象。

    南北大街九条,贯通天地包罗十方。城内中轴线上,有一条长九里,宽百步的朱雀大街,从皇城朱雀门到城南明德门,纵贯南北,将外城郭分为东西两半,东部五十四坊,归万年县,西部五十四坊,属长安县。其中东西二市各占两坊,以应阴阳两仪流转生生不息之象。长安城内星罗棋布,万家点缀,一座富硕无比璨耀古今的百万大城展现在世人面前。

    悠扬的铃声,自西域而来,大批胡商因东方富庶,不远千里来到长安,长期盘桓于西市,销售香料宝器,归国之时则从东市采购大批丝绸瓷器由骆驼运回国内,大唐以包容万国的气魄,造就了数万胡商千万家资,一条丝绸之路,与其说的打通东西方的贸易之路,不如说是流淌着真金白银的财富之路。长安城内到处都能看到蓝眼睛高鼻梁的异域之人,他们不仅在西市开商铺做生意,还经营着多家胡风酒楼,利用胡姬招揽豪客。胡姬皮肤白皙个头高俏,顾盼之间柔情百媚,富豪到此,身酥脚麻,为博美人一笑,往往掷下千金,洞开其门,长相厮守,直到意兴阑珊,囊中羞涩才恋恋不舍起身离去。

    正是: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如今大唐开枝散叶已历十六叶,是唐宣宗李忱在位之时,此时他已重病一月有余,正痛苦趴在大明宫文思殿内的龙榻之上。

    长安城建造完成后,太极宫地处中轴之北,皇宫禁地,皇帝居此坐北朝南,处理政务,其时并无大明宫。大明宫是在唐太宗李世民执政初期为父亲李渊建造的避暑行宫,因太极宫地势较低,每逢夏季,太极宫上空热气蒸腾,宫内潮湿闷热,李世民为了让父亲李渊有更好的避暑之地来安享晚年,就在长安城郭之外东北方向建造了避暑行宫:永安宫。永安宫地处东北由太上皇居住,形成遁卦之象,李世民希望父亲退居幕后不要再有东山再起的心思。可李渊刚刚经历子嗣相残,心中气闷,见到儿子明火执仗的打发自己出城独居,心中抑郁,没能等到宫殿建成就盍然长逝。永安宫初建好后,李世民心知江山得之不易,需事事恪守天道,明察万物,故把永安宫更名为:大明宫。

    这时,服侍李忱的宫女正轻轻揉捏着他的身体,希望通过按摩经络来舒缓他背部的疼痛。他这段时间因为痛苦常常感觉神智不清,有时实在太痛苦,会下意识的哀嚎呻吟起来,见没有大臣在身边,他也就顾不上九五之尊的体面了。

    当宫女按摩的手累了,稍稍停下,他会感到疼痛难忍,呵斥宫女们继续揉捏。整个大殿不时会响起皇帝焦躁的申斥声和哀嚎声,这让当值的宫女和宦官们感到心惊胆战,唯恐做错事,受到皇帝的责罚。

    李忱很想好好睡上一觉,恢复一下疲倦的精神。自从服用丹药后,他感到精神亢奋,眼前常常出现幻化的景象,他感觉自己就像神仙一样,欲仙欲死,兴奋无比。一旦药劲过后,就感到精神被掏空,身体疼痛很劳累。身体不舒服时,就命宫人拿出丹药来服用,过不了多时,又恢复成飘飘欲仙的感觉。随着每天服用丹药的增多,就在上月,他发觉用过丹药后,后背疼痛难忍。褪去上衣,让吴昭仪来看,吴昭仪脸上显出极度惊恐之状,他心中一沉,走到一面铜镜前,转过身去,看到背部有一片暗红的疽疮正在溃烂,镜中景象令他一阵眩晕,他感觉既惊恐又恶心,脑中浮现出皇侄武宗皇帝服用丹药后相同的情景。

    他虽是武宗皇帝的叔叔,按制度父死子继,皇位应由武宗之子来继承。但他在藩邸时和大太监仇士良家族关系密切,得到北司衙门通力支持。武宗驾崩后,他被左右军中尉推立为皇帝,成为大唐帝国第一个叔继侄位的皇帝。

    他这时躺在文思殿御榻上清晰记得,文思殿是武宗会昌五年时所建,专门在此炼制丹药,武宗时这个大殿并不叫文思殿,因武宗想成仙特意在此修建楼台廊舍五百三十九间,以纳众仙降凡。之后武宗听从道士赵归真建议,修建了一座高五十丈的望仙台以崇朝礼,从望仙台往下看,整个长安城尽收眼底,透过台顶往上看,可直达云霄,势侵天汉。在望仙台中间的空地上摆有香案,常年供奉果品祈祷神仙降临。武宗又特意在案中间摆放一鼎三足纯金镂花飞仙台,期待神仙能够恩降甘露赐予自己成仙的丹药。

    整个建筑群寄托了武宗倚望成仙之情,故名望仙观,观中大殿称为望仙殿。宣宗李忱继位后,因不喜武宗灭佛兴道,在继位之初就杖杀了道士赵归真,停罢了望仙台,改望仙观为文思院,望仙殿为文思殿。

    他记得武宗皇帝服用丹药后也是背后生疽,当时道士赵归真说:“陛下诚心修习仙道,现在正是脱胎换骨之时,望陛下潜心修炼佐以丹药,持之以恒内外兼修,不消数日定能修成长生不老之身!”没过多久,武宗皇帝就龙驭归天了,大行之时才三十三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太古魔帝 这个影帝有点甜+番外 拾恩录 名妃倾国 混沌祖龙诀 校草养的小龙崽逃跑了 木叶之逍遥刀神 团宠农家奶凶小龙宝 阮安蓝顾霆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