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一念之间(第2页)
沉默好久的王归长开口了:”天子圣衷独断十四年,威望著于人心,陛下一日在朝,就没人敢在宫变上做文章。只是,他重病已有一月有余,正是君危国疑之时,当此非常之时,咱们要拿出非常之法来应对才行。“说罢,低头沉思了一下,继续说:”现在掌握京师兵马的是左右军中尉,咱们只有稳住他们二人,夔王才有顺利登基的可能。右军中尉王茂玄,是陛下一手提拔,忠心不二,天子一纸令下,他一定会俯首听命。至于左军中尉王宗实,并非我们一姓宗亲,素不与我等交往,傲气得很,偏偏陛下喜欢这种不交朋党的人,好几次咱们想拉拢他,他都表面热情,私下却与咱们保持距离。所以,咱们要防着他。为今之计,只有将他调离京师,他才不会妨碍咱们拥立夔王的大计。“
”这好办,让他去淮南监军,那里富得流油,又盛产美女,他去后,既能大捞一笔又能抱得美人归,何乐而不为呢?“说罢,马公儒笑着看向王居方。
”只要他肯去,给他一个肥缺,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只不过....“
他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马公儒迫不及待的问道:”只不过什么?“
“咱们现在要往深处想,问题的关键在于,他有没有和皇子私下交通,如果没有,咱们放他到外任,对他来说得到了肥缺,可以大捞一笔,他定会欣喜异常。要是他志不在此,已经和某位皇子暗中有了勾结,一纸调令很难迫使他交出兵权离开京师。咱们最好把事情想的透彻些,万不可心存侥幸,到时被动。如何妥善处置王宗实,现在就要想出一个对策来。”王居方说。
马公儒说:“如果这样,咱们就宣他入宫,在宫里擒住他,解除他的兵权。”王居方道:“副使丌元实和他休戚与共,看到他被擒后,为了保命,一定会煽动将士,激起兵变,此计不可行。”
“让他的副使一起进宫,同时拿下,如何?”
王居方没有答话,转头望向王归长,说:“王公以为如何?”
王归长低头沉吟道:“在宫中拿下他们,绝不可行,他们一姓宗族和手底下的将士会因主将无罪被俘而哗变。左神策军就在左银台门外,离皇宫只有一墙之隔,一旦兵变,杀进宫来要求咱们放人,咱们是放还是不放?”
马公儒听后,恨恨的道:“这帮禁军,打仗稀松平常,搞政变、烧冷灶却是大大的在行。咱们现在唯一的底牌就是王茂玄,只有用好这张牌,才能处变不惊。“
”如何才能处变不惊?“
马公儒道:”何不让王茂玄接管左军,让他接管左军,那帮兵曹一定服服帖帖,这符合左军中尉空缺由右军中尉掌管的定例。至于右军,可以让王茂玄的副使接任,这符合中尉空缺后,由副使接任的惯例。这样一来,左右军都成了咱们的亲信。“
王归长心中暗笑:”这个马公儒,只选对自己有利的成例来讲“。
宣宗之前,左右军的人事安排如马公儒所说,左军中尉出缺后,由右军中尉补上。但到了宣宗朝,为了不让朝臣摸准自己的脾性,往往表现出圣心难测,故意在禁军内部选择能员担任中尉一职。按照宣宗朝惯例,左军中尉一职空缺应由副使丌元实担任。
“好是好,如何让王宗实就范?他如果不肯交出兵权,咱们到时如何收拾这个乱局?”王居方说。
王归长说:“咱们可以用天子的名义敕谕他离京赴镇,如果他不奉敕,就是想要谋反,咱们可以晓谕左军将士,当场拿下他,毕竟谋反是大事,将士们拖家带口在京师,多年受朝廷恩惠,心还是向着皇帝,向着朝廷,不会受他哄骗去干掉脑袋的事。不过....“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咱们需要要派一个在军中资历较深的人去宣旨,才能镇得住这些将士。”
“派谁去左军传谕圣旨合适?”
马公儒兴意盎然道:“让王茂玄领兵前去宣旨比较妥当,一方面,他在军中资历甚深,另一方面,左军也有他曾经的部下。有他在,王宗实不敢起反,如果王宗实奉旨,让他进宫谢恩后直接赶赴外任,如果不奉旨,就把他当场拿下,左军将士看到主帅被擒,想要夺回主帅,也会投鼠忌器。”
”最好在调任王宗实去淮南监军的旨意中加上一条:因左军将士护卫京师有功,特赏赐金银绸缎以奖其功,这样,就会起到安抚众心的效果,一旦众心稳固,王宗实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得乖乖听命“王归长补充道。
王居方沉思良久,说道:”兹事体大,把咱们刚才所议的内容拟一个条陈,请旨,让陛下定夺吧!”
#####左金吾卫:相当于驻守皇宫的警察机构南衙:大明宫南部是朝臣办公的地方,统称南衙北司:大明宫北部是皇帝居住的地方,由太监管理宫中事务,太监办公的地方在大明宫北部故称为北司软舆:类似于后来的轿子,一般是大臣乘坐,皇帝乘坐的是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