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书生

字:
关灯 护眼
醉书生 > 唐末五代风云录 > 第十四章 造化无常

第十四章 造化无常(第2页)

    ”唉!快乐永远是短暂的,皇帝在世的时候,我们已经处境艰难,皇帝一旦驾鹤西去,我们该怎么活?也许之前的经历就是为真正苦难来临时做的准备吧!宪宗皇帝因服用道士丹药,性格暴躁,变的易怒,蹊跷的是皇帝服用内常侍陈弘志呈上的丹药后就暴毙身亡了,那年他才四十三岁,还那么年轻!郭贵妃如愿以偿的让儿子李恒登基称帝,就是后来的穆宗皇帝,她也顺理成章成为皇太后,先帝育有子女的嫔妃都移居到兴庆宫居住。而我则被安排在兴庆宫的偏殿--冷井殿居住。“

    ”穆宗登基后,我儿被封为光王,移居宫外王府居住,那时他才十岁。杜秋并未给先帝生下一男半女,只得留在宫内给穆宗儿子漳王做傅姆。从此之后我们三人各居一方,虽近在咫尺却无缘相见,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吧!三年后穆宗驾崩,其子敬宗继位,郭太后进封为太皇太后。敬宗年幼,玩心很重,特别喜好深夜捕狐狸,逮到狐狸后,拿回宫中,就和五坊小儿一起肆意玩乐,稍不如意就捶挞身边的宦官,弄得宫中近侍怨声载道,不知为何他们就联起手来,杀了他.....那时我独守冷宫已有五年之久,连个能说贴心话的人都没有,常常要仰人鼻息,才能得到一些生活用度,现在想想当时过得是什么日子?看着他们郭家的子孙一个个当皇帝,我和儿子什么时候才能熬出头啊!眼见前途渺茫,我动了轻生的念头,佛祖恕罪,当时我是实在支撑不住了才有这种念头,缺衣少食尚在其次,经常被人在大庭广众下训斥,遭人冷眼实在是太难受了,那天我在殿内找白绫准备上吊自尽,翻箱倒柜我找到一个匣子,里面有一卷陈旧的书卷,展开看时,是玄宗皇帝思念贵妃杨氏的一首诗:

    幽蓟烟尘别九重,贵妃汤殿罢歌钟。

    中宵扈从无全仗,大驾苍黄发六龙。

    妆匣尚留金翡翠,暖池犹浸玉芙蓉。

    荆榛一闭朝元路,唯有悲风吹晚松。“

    ”贵妃早已死去,皇帝孤零零的守在兴庆宫,怀念自己的爱妃,从未想过要轻生跟她一起去了。我还有儿子,我还有至亲在这个世上,如果我死了,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我为什么要轻生?从此之后我想明白了,每天吃斋念佛。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诚心礼佛!之后的日子虽然平淡,糟心事依然还有,但我心境平复许多,再也不往窄处想了!“

    ”后来文宗皇帝登基称帝,杜秋请求漳王向皇帝哥哥求情,让我们母子团聚。皇帝爽快答应了他的请求。听到我可以和儿子相聚时,我的眼泪一下子涌入出来,我高兴坏了,但我强忍着,不敢流露出来,怕她们看到,横加阻拦,不放我出去。我装作难舍难离不想出去的样子,等她们把我送到宫门口,痛哭告别时,我看到太皇太后正站在勤政务本楼上看着我,她的眼神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我心中发誓,再也不回这里了。阔别七年后我们母子重又相聚,杜秋和儿子在宅里为我接风洗尘,我心中激动万分,抱着他们痛苦不已,那时我刚满四十岁。“

    ”大易有云: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文宗皇帝登基五年后,因忌惮权阉,认定宦官害死了宪宗皇帝和敬宗皇帝,急于和宰相宋申锡联手铲除北司权监,谁知消息泄漏,神策军中尉王守澄反来诬告宋申锡伙同漳王谋反,文宗追悔不迭,感叹所托非人,只得贬谪宋申锡,废去漳王封号,杜秋因是漳王傅姆被放归故里金陵,诏谕地方”优处之“,实际上是被地方严密看管了起来。“

    ”那天春寒料峭,满天乌云,杜秋临行前,我和儿子不敢相送,登上楼阁目送她离开,看到她远去的身影,我强忍着泪水不敢哭出声来,怡儿感念杜秋恩德,在她落难之时,不能出手挽留,心中气闷竟昏厥过去,我心中惊恐,呼唤侍从传医官前来救治,宅中侍从飞报上宪,文宗皇帝听说后,亲自来到宅中探望病情,抚摸着我儿的后背安慰他一切都过去了,从此之后,儿子变的痴痴呆呆,不再开口说话。“

    她听到玄关后有声响,忙问:“是谁?”见没人回话,心中猜想可能是鸟雀觅食时发出的响动!没作多想,继续低声道:”五年后,文宗皇帝经历甘露之变意志消沉,又过四年盍然薨逝。继任者是他的弟弟武宗皇帝,武宗常来十六宅饮酒,席间见我儿痴痴呆呆,沉默寡言,总是强行引诱他说话,听到他说话时结结巴巴,总是忍不住哈哈大笑。后来竟以此为乐,强行要求他说话。直到有一天,武宗皇帝看到他眼中的愤恨之色,才感到惊惧不已,但一切都晚了,那时我儿已与仇士良的孙女联姻,暗中得到北司权监的支持,不久之后武宗因误食丹药一命呜呼“说到此,她言语有些闪烁,似乎不想再提那段过往。

    ”左军中尉马元贽和众权监拥立我儿成为皇太叔,那一年我儿三十七岁,正式登基称帝时,改名为:李忱。三十年来,他一直沉默寡言,换成这个名字十分符合他当时的境遇。我和他饱受凌辱尝尽人间百态,他登基当天告诉我,他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心中大中至正的理想,他要打破世间的不公,要让臣民享受公正的待遇,他要把年号定为:大中,要用余生来践行这两个字,那一刻,我眼角湿润了,喜极而泣,和他抱头痛哭起来,我非常支持他的想法。在他执政期间,每天起早贪黑处理政务,国家的大事小情他都要操心,唯恐哪里措置失当,引发朝局动荡,他太累了,列祖列宗有哪个像他如此勤政爱民的?他应该多休息休息,调养一下自己的身体.....在他的治下,百姓安居乐业,边境没有战乱,河北三镇不再生事,国家步入正轨,国库充盈,子民富足,他实现了心中的理想,他真的做到了,我为他感到高兴!”说完,她的眼角淌出幸福的泪水。

    “儿子登基第一件事就把我接到大明宫和他一起居住,进封我为皇太后。而贵极八朝,历经九朝的太皇太后郭氏,则从兴庆殿搬到冷井殿居住,郭氏子孙已经凋零殆尽,不知她想没想过会有今天?听说她重又登上勤政务本楼,准备从楼上跳下,以彰显我儿的薄情寡义。真是笑话,我和儿子分离,全拜她所赐,我独自在冷井殿守寡七年之久,过得是什么日子,她那时尚有许多人侍候她,我们母子哪点亏待于她?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听说她和先帝死状相同,看来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她平复了一下心情,继续道:”杜秋在金陵被访到后,秘密接往大明宫和我居住,我儿感其恩德,奉她为秋娘,厚加赡养,下朝后,常来她身前请安,向她讲述宫外的见闻,故意说些新奇异事,逗她开心,我在旁听着,心中高兴,看着他娘俩其乐融融的样子,恍如隔世一般!“

    ”大中二年,我儿令宰相白敏中为万寿公主择选佳壻,万寿公主是郓王亲妹妹,晁美人所生。白敏中深知我儿心意,特选荥阳郑氏状元郎郑颢为婿。我儿当时就同意了这门亲事,决定把万寿公主嫁给他。郑颢此时已和关东五姓贵族卢氏联姻,正亲自前往楚州迎娶卢氏,车驾已至郑州,白敏中得知消息后忙发堂帖把他追回,择期与我孙女完婚。从此之后我的名字被正式写进了荥阳郑氏的族谱之中,再也没人敢质疑我的出身。到如今一晃十三年过去了,我儿五十岁了!我也七十五了,要知道这条路走的如此艰难,我还会听从相师的安排更名换姓吗?”

    她苦笑一声:”也许这就是命吧!“

    对着佛祖絮絮叨叨诉说衷肠,把埋藏在心底几十年的心结合盘托出,她的内心终于平静了。正自纳闷杜秋怎么还没来,就听到门外响动,转头看去,见杜秋缓步进来,跪在她身旁。二人对视一眼,双手合十为皇帝诵经祈福!

    正是:一切因缘前注定,果报只在命中寻,相师施展伯乐术,点破无常造化功。#####四妃: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正一品。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正二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太古魔帝 这个影帝有点甜+番外 拾恩录 名妃倾国 混沌祖龙诀 校草养的小龙崽逃跑了 木叶之逍遥刀神 团宠农家奶凶小龙宝 阮安蓝顾霆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