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书生

字:
关灯 护眼
醉书生 > 正昭秘事 > 第四章 暗潮汹涌

第四章 暗潮汹涌(第2页)

    此时徐嫔的小宫女兰芷插嘴道:“可不是,娘娘自幼就瘦得跟竹竿儿似的。怀了身孕以后又没有胃口,竟一点也看不出怀孕的样子。如今太医给娘娘开了这药,娘娘有了胃口,别处的身形虽然没变,肚子倒是大了许多呢。”

    徐嫔脸上浮起一丝人母的慈爱:“旁人或许看不到,可嫔妾却能感觉到这个小东西在嫔妾肚子里是越来越大了。”

    蕙兰心中闪过一丝疑惑,却见宫女端了药进来。蕙兰笑道:“本宫虽是将门之女,却自幼多病。从前生病啊,最怕吃药,闻着药味都觉得害怕,如今看着你喝这安胎药,倒有些羡慕你。”徐嫔喝过了药,嘉妃笑道:“别说庄嫔羡慕了,这坐胎药虽然苦,可咱们又有谁不羡慕呢?”

    自从钦天监的星象之说流出后,蕙兰对徐嫔感激,来往也渐渐多起来。嘉妃见蕙兰如此,便也表露出拉拢之意,彼此之间多了几分从嘉妃入府起就从未有过的和谐。

    正到这时,从外面跑进一只白兔,看着倒甚是可爱,从地面上一窜窜到桌上,蕙兰吓了一跳。徐嫔解释道:“嫔妾自幼就喜欢在家中养着白兔,这是嫔妾兄长前些个日子从明州到京城来,给嫔妾带了一对来。说来也巧了,如今这母兔也遇了喜呢。”

    嘉妃扑哧一笑:“看来这昭信宫啊,可真是个好地方,总是容易遇喜呢。本宫可要多来昭信宫坐坐,沾一沾昭信宫的喜气。”

    众人闻言不由笑起来,徐嫔也有些不好意思:“嘉妃娘娘打趣嫔妾。娘娘若喜欢,昭信宫大门永远为娘娘打开。”

    如此聊了许久,直到敬事房的人来传话:皇帝翻了蕙兰的牌子,蕙兰有些不好意思地回了,大家也就各自散了。

    次日蕙兰跟小月说有些头晕,便传了许太医到睿心殿。许太医请过了安,蕙兰将其余人打发出去,问道:“徐嫔近日用的什么药,你可有留意过?”

    许太医会意:“微臣只听说开的是开胃的药,又加了黄芪、白术等温补的药,再添了些利胎的药。只是,药效不仅与用何药有关,要知药效,得知道药量。”

    蕙兰靠在榻上,懒懒问道:“那你可有法子,打探到她所用的药方?”

    许太医思索良久,道:“徐嫔娘娘的药,由郑太医开了药方后,从抓药到煎药都是皇后娘娘身边的秋菊姑姑、郑太医和徐嫔娘娘身边的芷兰姑姑盯着,臣没有法子。不过按着太医院的规矩,徐嫔娘娘的药渣需留下,臣会找机会查看一下药渣,到时再来回禀娘娘。”

    蕙兰满意点头,道:“本宫知道了,你先回去吧。有劳许太医为本宫开一副药,治一治本宫这眩晕之症。”

    许太医会意:“娘娘只是因春日犯困,还是不要用药了。毕竟是药三分毒,若是觉得身上疲惫,臣可给娘娘拟几个药膳。”

    蕙兰点点头:“如此便有劳许太医了。”

    安羽瞧着蕙兰神色,问道:“娘娘是怀疑,皇后动手了?”

    蕙兰闭目养神,口中答道:“徐嫔自进入四月以来的反复之症,不过是咱们的香囊断断续续地戴着的缘故。可太医却在此时加了药,而昨日徐嫔说起,自从加了药,她的胃口便好了许多,本宫看着倒是大得有些可怕。且本宫看她吃了那么多,却只有肚子大起来,或许这药被动了手脚,又或许只是个引子,后面还有后手。不过这都只是本宫的揣测罢了,毕竟如今咱们与嘉妃徐嫔走得近,皇后不可能坐视不管。”

    安羽踌躇道:“可是,徐嫔娘娘自有孕以来,一向脾胃不和,多亏了这药才吃得下东西。而且有了胃口,对自己和孩子都是好事啊。”

    蕙兰心中想着也是这个道理,也有些举棋不定。想了良久,也不知就里,索性道:“反正许太医自会去查看药方,本宫不是医者,揣测也无用。只是皇后受命照看此胎,如今若忍不住动了手,本宫倒要看看,她能挑唆本宫和嘉妃,险些害了我谢氏全族,等到徐嫔的胎东窗事发,她的巧舌能不能自救呢?”

    提起旧事,安羽不由想起当日皇后明面上褒奖蕙兰,却实实在在地让后宫诸人对睿心殿怨言颇多,徐嫔和嘉妃更是差点让谢氏一族死无葬身之地。若不是瑞婕妤,或许到死都会被蒙在鼓里,也是心下大恨:“可是娘娘,此事不仅是皇后,更是嘉妃.....”

    蕙兰淡淡道:“嘉妃哪里有这么深的心思,无非是徐雅洁投其所好,在背后出谋划策的缘故。你可还记得当日那朵月季花?一个意外都能被她利用得如此彻底,倒真是鬼神手段啊。可惜徐雅洁的心思多在害人上,不知有没有想到如今自己反成了他人的猎物呢?”

    安羽狠狠啐了一口唾沫:“那是她活该,如今她怀着祥瑞之胎,又说胎像不稳,便是莫名其妙的没了这个孩子也是正常的,皇后娘娘到时怎么也逃不掉一个管束后宫不力的罪名。倒是便宜了嘉妃。这次即便如咱们所想,嘉妃也不会有什么实际的损失。”

    蕙兰的声音没有一丝温度:“那就要看嘉妃的郑太医有几分本事了。”

    安羽心下了然,看到蕙兰如今步步为营,她不知心中是欢喜,还是悲哀。出身将门之女的蕙兰,本是直来直去的性子,只奈何进府后便处处吃亏,后来也渐渐地不争不抢,默默地只想把自己埋在那王府最不引人注意的一角。

    蕙兰并不是不会争,只是不屑于为了几分宠爱无所不用其极,也看透了皇帝的君心凉薄。只奈何进了宫,刚封了一个九嫔之中的淑媛,就受到了皇后和嘉妃的忌惮,不得不振作面对。想到此处,蕙兰更觉厌烦不已,终是成了自己曾经最看不起的模样。

    小月送了郑太医出去,此时走进,见蕙兰与安羽皆是一脸落寞。心知蕙兰又有些感伤。于是故意说一些有趣的事:“娘娘这是怎么了,郑太医奴婢已经送出去了,说过几日再来给娘娘请脉。”

    蕙兰勉强一笑:“你办事,本宫自然是放心的。”

    小月一脸童真的模样,笑道:“娘娘折煞奴婢了。不过说起来,奴婢如今在宫里总觉得有些闷,不及在南境时总和娘娘出去骑马遛弯,那时娘娘虽总是生病,却总是要闹着和大少爷赛马。后来到了东境,也不肯闲着。倒是胡小姐一向安静,真是看不出将门出身的样子。”

    蕙兰念起就事,也是十分怀念,笑道:“如今你可是想着本宫当日那匹马了,本宫看你是想着总跟本宫一起到处疯玩,倒是安羽一向安静,不像你总是让本宫头疼。”

    小月与安羽本都是蕙兰自幼的侍女,但从小一起长大,情分自是不同。偏小月一向活泼爱闹,安羽却总是规规矩矩安安静静的。那时蕙兰虽是庶出,却也是府中的掌上明珠,便总喜欢与小月在外疯跑。进了府后,蕙兰的这份真性情便不得不隐藏起来,倒有了几分安羽的稳重与细心。

    小月见蕙兰拿自己打趣,调皮地对着蕙兰吐了吐舌头,道:“宫里比不得外面,奴婢可不敢在这里养马。不过奴婢看徐嫔娘娘那对兔子倒是极好的。说来也怪了,徐嫔娘娘素来多思多虑,却自幼就喜欢在家里养着单纯无虑的小白兔。”

    被小月这么一岔,蕙兰心中也舒畅了许多,睿心殿中一阵欢声笑语,倒真像从前蕙兰还未入府,与小月安羽在闺阁中说说笑笑的日子了。只是念起润瑶,仍旧有些担心:“此次润瑶进宫,只怕日后也只能和本宫一样了。想起那时候她总是喜欢跟在本宫后面叫姐姐,自己心中害怕不敢一起骑马却又不肯独自回去的日子,终是一去不复返了。”

    安羽见状,接话道:“皇上不是已经答允了娘娘让胡小姐与娘娘同住吗?娘娘安心吧,且胡小姐虽然自幼性子柔和,但却是心思细腻的,到时候娘娘与胡小姐互相扶持也不算坏事。算时日,如今怕是旨意已经传到东境了。”

    安羽倒是没有猜错,圣旨前几日已经传到了东境王府。润瑶想起那一日,王府众人跪地领旨后,传旨的小太监陪笑道:“恭喜胡小主,王爷此次立下汗马功劳,如今虽然位分未定,却是前途无量啊。皇上的意思是,小主自幼长在边境,就不必先学规矩了,过几日便与咱家走吧。”

    润瑶有些无措,只得塞了些碎银子道谢,便让传旨太监到隔壁住下两日,待自己与家中告别几日后启程。父亲见状走到自己跟前,如此一个战场杀伐的边塞将军,此时泪水竟已湿润了眼眶,几欲落下:“瑶儿,如今圣旨已下,为父也不知何时...何时才能与你相见。”

    润瑶心中难受,强撑着哽咽道:“父亲不必忧心,女儿...女儿只是如父亲从前上战场一般,到了女儿应到的战场。女儿.....”她再说不下去,只剩下无声的哭泣。

    “瑶儿,你自幼聪明,虽性子文静,但见事明白。为父没有什么不放心,本不必再叮嘱你。只是你初到宫中,进宫的嫔妃利害关系错综复杂,为父只是怕你...”

    润瑶心中明白:“女儿明白,蕙兰姐姐已经入宫多年,女儿会多跟姐姐商量。此次父亲与谢伯父合力击退南宋,想必姐姐也是担心坏了。瑶儿也会告诉她,请她不要挂念。”

    听到此处,父亲脸上有一丝担忧:“庄嫔娘娘与你自幼相识,东南两境也常年并肩作战,此次进宫,她确是你唯一可信任的人,只是为父担心,她如今在宫里的处境。”

    润瑶闻言不禁有些吃惊:“谢伯父击退南宋,连咱们只是去支援都得到了封赏,蕙兰姐姐的处境怎会不好呢?”

    父亲却是不言,不知是不是润瑶多思多想,却见父亲仿佛对蕙兰姐姐的处境十分了然,却又不肯直言。

    此时的胡润瑶,正坐在马车之中,从自己生活了十六年的家乡,前往遥远的帝都。按照大周惯例,嫔妃进宫可以带两个陪嫁侍女,她便带上了自幼伺候自己的玲珑和小新。虽说途中颠簸,路途也遥远,但毕竟润瑶是将门之后,倒也不至于吃不了这份苦楚。想到父亲临行时的担忧,润瑶心中疑惑,却也暗自下定决心要在后宫安稳度日,不让父亲再继续为自己担忧。其实,对于此次进宫,润瑶心中虽有些彷徨,却也有几分期待。一则,想到进宫后便可见到多年未见的姐妹,心中便是由衷的欢喜。何况,在这个年纪的女子,谁不想嫁给一个如意郎君?而皇帝坐拥天下,自是人中龙凤。纵使自己在边境也听说过历代的夺嫡之争,知道后宫之中的人心险恶,但是只要自己不与人争锋,自能做到彼此井水不犯河水。何况自己与蕙兰姐姐都是皇帝特意从边境下旨纳入后宫,想来自是不会薄待。想到此处,润瑶心中便安稳了几分。

    没过几天,许太医就跟蕙兰回禀了徐嫔的药方:“回禀娘娘,臣查了药方中的药渣,大多以安胎益气为主,其中加入了香附、陈皮、参须等药,可治徐嫔娘娘的食欲不振。只是臣以为,用量上有些不妥。”蕙兰虽不懂医道,但见许太医的神色严肃,也知其中必是有什么文章:“许太医如今专为本宫诊病,本宫也只有许太医一人可依仗,若是有什么,太医不妨直说。”

    许太医道:“娘娘,徐嫔娘娘的脾胃不和,乃是遇喜的正常反应。只是徐嫔娘娘本就身体较弱,才使得胎儿体弱。加些开胃的药确有好处,只是如今加的过量,不仅为胎儿补精气,更是让徐嫔娘娘的胃口大开。”

    蕙兰奇道:“这有何不妥么?本宫看徐嫔的面色的确好了许多啊。”

    许太医摇了摇头:“徐嫔娘娘如今胃口大开,却只有腹部变大,娘娘不奇怪吗?”蕙兰见许太医终于说到自己心中疑惑,便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徐嫔娘娘本就体弱,安胎药本应以稳固胎气,滋补母体为主。而如今徐嫔娘娘的药,只稳固了胎气,反让母体的精气被胎儿所吸收。加之如今暴饮暴食,胎儿在腹中过大,生产时只怕不好。”

    蕙兰一惊,妇人生产本是极为凶险的事,如今许太医说到此处,她也渐渐明白:“那这么说,胎儿虽然健康,但是徐嫔生产时却未必能生下来?”

    许太医点点头:“确实如此,不过胎儿健康的话,大概用催产药强行催下来也是可以的,只是这样一来,徐嫔娘娘....”他没有再说下去,然而蕙兰也明白了他的意思。“此外,孕妇在怀胎时,腹部过大,就容易在身上形成裂纹,而这种裂纹,即使生产过后,也无法恢复。”

    蕙兰心中了然:徐嫔的孩子无恙,然而徐嫔却十有八九撑不过去,即便撑过去了,身上的裂纹在,虽然皇帝会顾着孩子的面,最好的结局却也只是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廖罢了。

    蕙兰倒是从未想过皇后会出手如此狠绝,然而只要想想从前徐嫔所作所为,她也不再有一丝怜悯,淡淡道:“此事你知我知,只是本宫在想,这药若停了呢?”

    许太医道:“这药是让胎儿在腹中过大,已经变大的胎儿,即使停了药,又能如何呢?只是让这种情况不再加剧罢了。且这药越是服用,太医诊脉时,便会越感胎气稳固。不过马上就是夏日里了,若是徐嫔娘娘不继续用药,恐怕又要脾胃不和。”蕙兰听到此处心中一动,心下有了计较,便让小月送了许太医回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嫡女重生:王妃,不好惹 [傲慢与偏见]我只想种个田 深宫朱门 医神殿临时工 带着日记去重生 被哥哥们团宠后她无敌了 若有来生不相见展蓉 三国之解放军 网游之所谓依然 魔道之游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