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公公自小进宫,在京师并无亲朋。他原想带小赵敦一同回乡下,可宫中传出消息,有阉人纵火后逃窜出宫,禁军满京城在搜捕他,就连大街上都不好去得,莫说带个婴儿出城了。
曹公公又气又急,泪湿沾巾,骂道:“皇上啊皇上你可真是不开眼!李娘娘含冤而死,你不去为她昭雪,查出凶手,却把屎盆子扣在奴才的身上!奴才若不是为李娘娘,为你赵家骨肉!何苦落得这般田地呢!”
骂归骂,出不了城,总归还得活命。怀中的小赵敦嗷嗷待哺,已经一夜没见奶水,曹公公便抱着他寻找哺乳的妇人,给她些银子,叫她喂小赵敦。
妇人心肠,加之有银钱赚,便同意了,还给曹公公做了些吃食。不多时男主人回来,看家里多了一大一小两个人,忙问是怎么回事;妇人言说:“他们爷俩是逃难的,跟这孩子的娘亲走散了,寻我来喂喂孩子。”
男主人没说什么,可心下起疑:丰年没灾没涝,逃的什么难?
便凑近那婴儿看了看:襁褓上金绣银纹,上好的锦缎棉帐,这能是逃难的流民?再回头看那大人,面庞白净,没一点胡须,说话声又尖又细。如今街上忽然多了好些兵卒似在抓捕什么……男主人顿时猜了个大概。
“你吃饱了饭,就赶紧去罢!”男主人道。
曹公公以为他要钱,便拿出些碎银子道:“相公别嫌少,咱家身上就这么些了。”
男主人却说:“我不要你银子,你吃完了饭,赶紧抱着孩子离开……我们只是寻常人家,担当不起……”
曹公公听他此言,心下也明白了,便说:“孩子吃饱了咱家立马就走。只是这银钱,相公还是收着吧。”
男主人再三推说不要,可奈不住曹公公坚持,只好收下。
曹公公抱起小赵敦走出门来,暗自叹息一声:“小主人啊小主人,奴才没能耐,只怕又得让您饿着了。”
没走几步,喂奶的妇人撵了出来,抱着个口袋就往曹公公怀里塞。
“这是小米,若一时找不到奶妈,就熬点米汤给孩子吃,别让孩子饿着。”
曹公公感激涕零,又拿出些银钱要与妇人。妇人说什么也不收:“你个大老爷们,带着个婴儿孤身在外多有不便,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
曹公公只得拜谢,言说:“日后若这孩子能长大,您就是他的再造爹娘!”
妇人道:“我们小老百姓,也帮不了你多的,但愿这孩子有福吧。”
曹公公多次谢过方才离开。人家萍水相逢,能做到这些已是不易了。曹公公感慨这宫外的平头百姓倒比宫里的王孙贵族要心善许多呢!
可他不知,有好人便有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