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山人不收徒 话语藏机锋(第2页)
陆墟子道:“茶与药只在一念之间。无疾便是茶,有疾便是药。”说着,抓好了药材,挨个放进了壶中。
“如此说来,仙长这满山的茶树亦是药材了!”
“茶树终究是树而已。”陆墟子又扇起火来:“世人谓之茶,不过是叶中可饮者;世人谓之药,不过草木可医病者;但从茶与药之本性来说,它们却不知自己有此效用,浑浑于天地间。只因人为而生变化。”
柴王爷是个聪慧人,知道陆道长这一番言论,既不在茶,也不在药,说的还是小皇子。
“如此,还请仙长多多费心,让这孩子得一世安稳。”
“茶入沸水,难主沉浮。”说着,陆墟子将烧开的茶壶取下,斟了两碗,又放回火上。
柴王爷端起茶碗,小啜一口:初只觉苦涩,不多时便朗润起来,沁人心脾。
“世人都说得有好茶技,方得好茶饮;可今日看仙长煮茶,只火、茶、水三者便能有如此好味,到底是‘茶仙’了!”
陆墟子也饮一口,说:“世人求茶道、茶艺,以步骤精准,程序繁杂为上,实属颠倒本末;置艺于道前,反而失了茶之本性。可浮光掠影,繁华易逝,能返璞归真者,少之又少。”
柴王爷只觉陆道长是高人,小皇子能作他的弟子,也是福分。
但后来,陆墟子却一直不愿让赵敦认他做师父。
曹公公带着小赵敦在闲院中住下,陆墟子又分与他些田地耕种;加上柴王爷不时差人送来的钱物,日子也算过得安稳。
陆墟子很少来看他们,更多的是差那叫流云的徒儿来探望。
曹公公也曾几次带着小赵敦到灵清观里去拜会陆道长,也是时常见不到的。
流云对他说:“师父就是这个脾气,曹伯伯别见怪。”
曹公公哪敢见怪,陆墟子肯收留他们就是莫大的恩德了,况且他也多少懂得陆道长的用意。刚住下那几日,陆道长曾来闲院里看望他们,临走时对曹公公说:“这孩子襁褓中的那块玉佩,你悉心收好;他长大了也别谈起他的身世。”
曹公公道:“李娘娘交代咱家,让这孩子长大了做山野村夫,咱家自然不会去告诉他萧墙之事。”
“如此最好。”陆墟子说完就离去了。
小赵敦转眼长大,生得乖巧懂事,常帮着曹公公做些农活;茶熟时也去山上采茶;平日里就和流云一道在灵清观中玩耍;陆墟子教他读书识字,却不许他拜师,小赵敦不解,回来问曹公公:“曹伯,道长为什么不许我认他做师父呢?”
曹公公笑着说:“怎么?敦儿想当道士了?”
小赵敦道:“道长的徒弟也不全是道士啊,像流云哥,学的就是医术。”
“那道长教敦儿什么了?”
小赵敦道:“读书写字。”
曹公公说:“这便是了,只要他愿教你东西,认不认师父又有什么呢?不过敦儿可得以师长之礼尊他,知道吗?”
“知道了,曹伯。”
如遇断更,未更新,可到新站www.tyuebook.com(天阅小说网)查看最新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