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居山野渐远尘嚣 寻破绽重启往事(第2页)
结果那天的茶还是烧干了。陆墟子知道后果然又责骂了巧云一顿。巧云嚎哭半晌才缓过来;而赵敦年长几岁,还跟着胡闹,自然也少不了受惩罚。如此一来,倒把父母的事情给忘了。
他俩从小长在山里,自然不知道曹公公为何与他人不同。当地的农户原也不清楚,只当他是天生异相;后有人与曹公公一起喝酒,醉后出恭,才知道他是个宫人。
自那以后,曹公公就绝少与他人接触了,但云雾山上住着个宦官这事还是在附近的乡里传开了。起初,人们只当是个谈资轶事,倒也相安无事。可赵敦十五岁那年,这事传到了一个特殊的人耳中。
这人姓王名安,本是当朝宰相;闻太师大权独揽,推行新政;但王安觉得改革不得法,徒增劳坠;许多王公贵族也因为新法改革触及利益而对王安多有扶持。他原以为能凭这些与闻太师抗衡,但近些年来,皇上却愈发偏向新法,这让王安心灰意冷,一气之下告老辞官,隐居乡里。
王安听说云雾山上住着个宦官,只当是逃窜出来的宫人,不足为奇。可再一打听,这个宦官来到云雾山的时候,正是李妃案发,追捕纵火宦官的时候。
王安一下来了想法:早有传言说李妃案是梁妃伙同闻太师做的,只是没有证据;现在虽然梁妃已死,但若能抓住真凶,让他供出闻太师来,不是扳倒他的好机会吗?
此后,王安便暗中打听有关云雾山宦官的情报。可这一打听,他却觉得这个姓曹的宦官不可能是当年的纵火之人,不过他也有了更加意外的发现,便是赵敦。
这个被曹公公一手带大的孩子究竟是那来的?算算年龄,恰与李妃案相同;还与京师柴府有旧。
“又说姓李,难道……”王安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想。
当年李妃宫殿着火,侍卫宫人却尽数不知去向,等禁军赶到时,数间宫殿都成了焦土,连李妃的尸首都没找到。皇上命人敛了李妃衣冠草草下葬,就连追查逃窜的宫人也是闻太师坚持所致。
“闻承只说坊间诬蔑梁妃清白,故要彻查清楚抓住真凶;当时以为他是贼喊捉贼,混淆视听。如今看来,可能还有另一番用意……”
不日,王安便亲自来到云雾山找寻曹姓宦官和他带大的孩子。
王安并非想要真相,他只需要一个契机,一个能够扳倒政敌,重返庙堂的契机。
他一路打听,终于寻到闲院所在,却不见人。原来,采茶时节,曹公公和赵敦都去山上劳作了。
王安来到茶园,在一凉棚内坐下,再次打问是否有个住在云雾山上的曹姓之人,带着一个孩子。茶农们便让他稍坐,将曹公公带了过来。
曹公公听说有人找他,觉得奇怪;赵敦好奇是谁,也跟着过来了。
王安见到一老汉和一少年来到自己面前。那老汉着短褐,皮肤黝黑,一副农人模样,但仪态身姿的确有些宫人样子;再看那少年,面目端正,依稀与圣上有几分相似。王安心下便有了分定。
曹公公见寻他的是个不认识的老者,不知来意,便问:“员外找小老儿,所为何事?”
王安说:“我想买些茶叶,不知可还有的?”
“有有有,”曹公公笑说:“您看这正是采茶的时候。不知员外要什么品相,要多少,若不弃,就去寒舍商量吧。”
曹公公便带着王安一路往闲院而去。路上,赵敦只觉这个来买茶的员外上下打量自己,让他一阵心悸。
到了院中,王安还没坐下,便说:“曹公公,别来无恙啊!”
如遇断更,未更新,可到新站www.tyuebook.com(天阅小说网)查看最新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