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仓啪啪鼓掌:“文丰桑,好厉害!!”
文丰:“……”
小僧果然不该对正明主持你有所期待的!能信任的,只有小僧自己!与其相信你会说小僧坏话,不如在接下来的工作里犯几个错,让信徒把小僧批判一番来得简单!
只是这样就会导致好不容易得来的福利被取消……
文丰心头滴血,可是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为了神功,他一咬牙,一跺脚:就稍微犯几个小错误,事后诚恳向信徒们道歉也就是了!
看着正明主持一副期待文丰表示的样子……
我还能怎么办呢?
这时候当然要微笑啊。
文丰笑得如雨后春风,吹面不寒,谦虚道:“正明主持谬赞了。”
正明主持连忙回道:“向我佛发誓,此言无一句不实。”
一老一少,老少相宜,心心相惜,好一幅宾主尽欢图!
文丰脸上的笑容,直到出门也没有散去。
佐仓依旧一副花痴脸看着他:“文丰桑很开心呢。”
听到佐仓这话,他笑得越发灿烂了。
不,小僧只是不能哭,那就只好笑了。每天回寺都要松松脸上肌肉,以免笑成面瘫。
文丰领佐仓到了后面,不多时骑着摩托车出来了。
佐仓瞪大眼睛,坐在文丰后面,两人划一个大弧,从侧门出去,迎面的风迷了佐仓眼睛,她的声音因为迎风而变形:
“为什么是摩托车啊!”
这种万事屋风格的出行,让佐仓对和尚拜访信徒这种行为的期待摔个粉碎,她还以为文丰会徒步挨个拜访,与信徒亲切交谈呢!
“佐仓施主不要开玩笑了,三重县多山,道路崎岖、狭窄,能比摩托车灵活的,估计只有自行车了,但一天几十家信徒,岂不是要骑到累死?”
太阳刚刚扬起,也就是八点左右,文丰来到第一位信徒家中。
扣门后,开门是位中年的大妈,她一见到文丰,立马就捂住发烫的脸,“啊呀呀”地招呼他快点进来,然后就是喊丈夫儿子一起过来。
今天文丰主要拜访的,就是家中有学生的信徒。
田中先生一家是第一站,他家的太太似乎对文丰有种一种倾慕,但因为知道没有可能,加上道德的约束,这种倾慕变成一种对后辈的关怀。
换言之,把文丰当儿子看。
因为这个缘故,加上田中夫妇萌生再练一个小号的心思,他家正处于青春期的大儿子,对文丰有莫名的敌意。
就像害怕被抢走爱的孩子。
如果要类比,多独生子女的华国,父母出于自己的理由,生了二胎后,处处要求大孩子礼让小孩子,这里面大孩子的感觉,与田中同学,非常相似。
其实也很让人同情,因为父母大多不屑于倾听孩子的想法,有时假装听进,实际上也没有认真记住,最后甚至会把孩子所说的话,往自己有利的方向扭曲,用来批评孩子。
此种事态,何止万千。
然而每一代子女与父母,似乎总在重复。
作为和尚,信徒家长里短总是纷争,也因此,文德主持教了文丰很多。
并用一句作结:“我们总在重复,却鲜有人反思。”
如遇断更,未更新,可到新站www.tyuebook.com(天阅小说网)查看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