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号、十号,进来。”
苏伊放弃了转磨盘这个艰巨的任务。嗖嗖地两声,两个黑衣人出现在旁边。
“苏伊少爷,小小姐。”
“嗯,推磨,会吧?”
两护卫也大眼瞪小眼,懵了一下,回答道:“会的。”
“交给你们了。”
小不点也站起来,捏着小拳头鼓励:“两位大叔加油哦。”
很快,半桶豆浆磨好,盛在了木桶里。
小不点跑过去,拿着木勺直接喝了:“哇,好香好香。”
“还没好呢,小馋猫。”
苏伊端了一盆热水倒进去稀释,充分搅拌均匀,泛着白泡的热豆浆出炉了;将白色的豆浆倒进了锅里熬煮,豆渣留在桶底。
小不点提着桶,手指捞了些豆渣吃,很快就皱着眉头不吃了,然后又趴在锅边,看着溢出一层层白泡的豆浆,馋坏了,可怜巴巴地问道:“哥哥,是不是可以吃了,味道已经好香了。”
“远没有好呢。”苏伊搅拌着,溢了这么五六次后,又从锅里舀出,倒进了干净的木桶里。
之前都是煮豆浆,最关键的步骤,点豆腐。
苏伊早就准备好了盐卤,就是氯化镁的盐溶液溶液。
食盐是人类的必需品,无水镇也有出售。
早期人类很难把氯化钠和氯化镁分离出来,海盐中含有相当多的氯化镁。
氯化钠咸的,氯化镁是苦的。
只要出去尝一尝哪家的盐苦,就选哪家没错。
尝了一圈,不出所料,买下了最劣质最便宜的一种盐。加水锅里煮浓,就是卤水。
拿着一个木勺,少量均匀地往豆汁里面加入卤水。
“小家伙,看仔细了。
一次舀很少量的卤水,均匀洒开,轻轻搅动。为了让豆腐均匀凝聚。
如果洒的太快,最先凝聚出的豆腐会分隔豆浆,阻碍凝固;表面还会吸附盐卤,影响口味。”
“嗯嗯。”小不点连连点头,马上就想吃的样子。
苏伊无奈地摇头,努力地给小不点灌输一些科学常识,科学养娃,继续解释:“豆浆是胶体。
就是融化在水里的小颗粒。
颗粒的直径小于千万分之一厘米的,叫做溶液。就像糖水就是溶液,融在水里不见,提取出来,就变成了一块一块了。
颗粒的直径大于十万分之一厘米的,叫做浑浊液。就是浑浊的水。
介于上面两个大小之间,就是千万分之一厘米到十万分之一厘米直径的小颗粒,融在水里就是胶体。
浑浊液是不稳定,不透明、不均匀,它的颗粒太大太重,很快就会沉淀。溶液和胶体是透明和均匀了,放很久都不会沉淀,还是维持原本的样子。
溶液的均衡,是因为它的颗粒太小,受到的重力微乎其微。
胶体的均衡,却有另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