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胜抵死不认,一边的刘志文瑟瑟发抖,周允宸转眼看他,刘志文已经开始疯狂的磕头求饶。
“罢了,证据确凿,死不认罪,那就死了好了。”周允宸说着,抽出魏廷的佩剑,斩了姜胜。
本来姜胜想奋力逃跑,奈何两边的侍卫死死按住,那一刻他才知道,比狠辣决绝,这种战场上爬出来的人,才可怕。姜胜虽然是武职,却是驻守城池,没有参与过什么战事。
姜胜一死,刘志文哭喊着要招,周允宸就知道这个胆子小,经这一吓,什么都要说,一边让人带他入城去录口供,自己带人去了府衙,直接宣布,姜胜刘志文贪污赈灾钱粮,草菅人命,姜胜畏罪自杀,刘志文供认不讳,两人最终判决还要周棣定夺发落,两人的家人族人全部收监,所有财产清缴,侵夺百姓的物资如数归还,受害百姓安抚并分发钱粮。
当时府衙门前一片欢呼,周允宸待到晚上,亲自整理出百姓联名举荐的名单,暂定了两个当地人任职,接着上疏汇报周棣定夺,处理完,连夜走了。
后来,周棣对这件事的处理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百姓记住了皇恩浩荡,为周棣歌功颂德。
但是,他到底是不喜欢这种过于强硬的手段,还有被周棣认可的两位官吏,史存岳和李义山,都记住了给他们机会的周允宸。虽然后来周棣又亲自指派了两个人来辅佐他们,聪明人都知道,这是作为皇帝,还有疑心的表现。
本来南疆的事情处理好了以后,周允宸应该直接回洛阳,但是他上疏的时候,说要去漠北看一下,好确定有没有和匈奴联姻的必要。
秋宴上,匈奴并没有说和亲的事,周棣也是十分舍不得周逸清,但是十月末,匈奴王亲自修书一封,求娶大周婉玥公主,若周棣答应,匈奴愿和大周扩大西北的贸易,并保证五十年内不会侵犯大周一步,这无疑是一个十分诱人的条件。
匈奴王已经四十多岁了,即使匈奴人身强体壮,周棣也不希望,自己的爱女嫁给野蛮的人,而且他的女儿才十五岁,若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服侍他的子嗣,这样有违伦理的习俗,让人难以接受。
开始周棣一直压着信不回,想等一个缓兵之计,如今周允宸愿意再跑一趟,打探虚实,不管要不要和匈奴联姻,起码多了解一些漠北的情况,不是坏事,周棣就准许了。
现在漠北的驻军由祁氏一族的祁涵统领,祁涵是个精明人,周棣担心他总是报喜不报忧,自己的眼被遮蔽,虽然并不能完全相信周允宸,但是自己的儿子,还是要比外戚可靠些。
周允宸知道周棣多方面考虑之后,一定会应允,因为周棣要面子,原来谭兰欣来和亲,周棣觉得无所谓,但是让他以和亲乞求和平,虽然怕战事,但是他心里是不情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