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书生

字:
关灯 护眼
醉书生 > 谢邀,人在太平洋,刚成无赖马润 > 剧情相关:新不列颠岛战役

剧情相关:新不列颠岛战役(第2页)

    同一天早上,美军师开始对蒙达展开全面进攻。首先美军展开了自太平洋战争开始以来最猛烈的一次炮火袭击。在一个小时之内,伦多瓦和扎纳纳上的海军陆战队以及陆军的炮兵部队向蒙达发射了5800枚炮弹,接着四艘驱逐舰向海岸靠近并且发射了2300枚炮弹,然后88架轰炸机投下了共计70吨的炸弹。

    接下去的任务就是步兵的了。前几个晚上所受的惊扰似乎又开始起作用了。正如美军官方历史记载的那样:“H点,0630,来来去去,不过没有发生太多事情。”更糟的是,巴里克被水淹了,全副武装的士兵们只能在齐胸的水中跋涉。而在远处的海岸上,美军正在以小规模战斗的队形部署,但是他们的指挥官很快就发现这样的方法是行不通的,因为这里的树丛实在是太密了,以至于士兵们几乎看不到自己两侧的人。于是他们只能重新排成一条纵队前进,但是这样的队形很可能因为一两个日本士兵的骚扰而受到阻碍。到10点,一七二团仅仅沿着河前进了100码,而补给线却远远地落在了后面。

    另一方面,在蒙达指挥所里的佐佐木将军对美军行军速度的缓慢无比惊讶,于是向腊包尔总部报告了这里的情况。而对美军,由于进展极其缓慢,只得马上重新进行整顿。赫丝特将军撤除了一六九团三营的指挥官以及一六九团本身的指挥官的职务。然后他临时撤回了正在行军的部队,并且命令一七二团向拉亚纳南端海岸发动进攻——而事后战略分析家指出赫丝特首先要登陆的应该是这个地方——从而他可以在这里的滩头阵地建立起一个距离蒙达更近的新补给站。

    筋疲力尽的一七二团用三天时间穿越丛林和沼泽,行军1500码抵达了拉亚纳。而紧随其后的一六九团在新指挥官领导下进行重组的时候却陷入了苦战,不得不依靠空投得到补给。随着这两支部队在丛林中陷入困境,他们的士气也降到了最低点,每天都有50到100个士兵病倒,他们只能拖着沉重的步子回到急救站去。据接管他们的医生描述:他们一个个面无表情,两腿无力,身体前倾,手指颤抖。他们中有百分之二十的人哭喊着,紧握着双拳,语无伦次地低语,还不停地小跳,很明显,他们是“受到了极大的惊吓……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是多么希望逃离即将临近的灾难。”另外的百分之三十已经完全精神错乱了,而且有“奇怪的身体机能失调症状”。

    据统计,有2500名在新佐治亚的美军士兵被诊断为战争神经衰弱症患者。其中,仅一六九团就有700人——大约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患有战争神经衰弱症。而美军的报告中,把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归结为领导不利,报告指出,士兵如果不知道自己将会面对什么,或者没有接受到明确的命令,是最容易在战斗疲劳、夜间骚扰以及其他声音(不仅仅是战斗的声音,所有丛林夜间会有的从来没有听过的声音)的综合压力下崩溃的。

    哈尔西将军此时在努美阿的总部又将新佐治亚战役重新提入日程。在他收到蒙达受阻的第一个消息时,他就派出三七师的一部分去增援蒙达的行动。而在7月9日进攻受挫之后,哈尔西就命令赫丝特的上级,XIV兵团指挥官奥斯卡··格里斯沃尔德立即飞到蒙达战地了解战况,并且为进一步的行动给出参考。格里斯沃尔德到了以后,立刻致电哈尔西,称四十三师“不可能攻下蒙达,而且事实上,它已经近乎溃败”,他敦促,“如果这次行动成功的话”,三十七师的余部以及新加入的二十五师要赶紧加入战斗。

    哈尔西批准了这个命令,并且要格里斯沃尔德接管蒙达战役的指挥权。后来,哈尔西给出了他更换指挥权的原因。“地面部队确实太弱了,”他写道,“几乎连下等的编队都比不上,这是随着时间一天比一天明显的事实,我们的行军都是用码来计的而不是用英里。但是我们控制了海上和空中,我们的兵力比敌人多出四五倍,我们每天都对敌人的据点进行轰炸,而且我们的战舰还可以根据要求来支援地面部队。虽然丛林战斗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离我们的目标已经不远了……当我回头看看的时候……那些曾经的名誉一下子灰飞烟灭,让我不禁心寒。”

    哈尔西还有别的原因让他对自己曾经至爱的海军感到心寒。自从开始进攻新佐治亚岛,已经有数以千计的日军援兵在驱逐舰的掩护下乘坐运输船偷偷上了岸。他们的运输船是金属外壳的,以柴油作为燃料,并且可以运载120个士兵,长约40英尺,航行速度可达8节。如果一对一的话,这样的运输舰与美军大型快速的PT舰应该是不分伯仲的。一个晚上,四艘从伦多瓦基地出发的PT舰正在新佐治亚岛北部海滩的某个地方巡逻,他们已经准备好要击退那些被一个历史学家称为“他们的薄弱的后腿”的运输舰。

    但是另外一个必须要考虑到的因素就是日军护航的驱逐舰。美军的巡洋舰和驱逐舰企图将护航部队分开,但是没有成功。在日军的战舰上装载的是以氧为燃料的可怕的“长矛”鱼雷,这种鱼雷可以载着大约半吨的炸药不留任何痕迹地前进20英里,而美军鱼雷的最大射程也不超过8英里。当7月4日美军的“强壮”号驱逐舰被“长矛”击沉时,由于发射点太远,在战舰上的美军甚至不知道自己是被什么东西击中。

    第二天晚上,由海军少将沃尔登·安斯沃思带领的一个轻巡洋舰特遣队试图中途拦截由10艘日军驱逐舰组成的护航部队,其中的7艘驱逐舰上是有部队搭载的。在安斯沃思的战舰到达它们的射程范围之前,就有三枚“长矛”鱼雷击中了“海伦娜”号巡洋舰,“海伦娜”号连同它的169名船员一同沉入海底。在后来的激战中,安斯沃思的炮火也击沉了日军一艘巡洋舰,但是其他的依然将他们的部队和补给物资运到了相应的地点,这次战斗后来被称为库拉湾海战。

    一个星期之后,安斯沃思又组织了一次拦截行动。这一次在新佐治亚岛西部的寇郎班加腊岛附近的海战中,美军的重型枪炮以及雷达依然没有能敌过日军的远程鱼雷。“长矛”鱼雷击沉了美军的“格文”号驱逐舰,并且重创了“火奴鲁鲁”号、“圣路易斯”号以及“利安得”号巡洋舰,其中的“利安得”号是新西兰军的巡洋舰。日军损失了一艘轻巡洋舰,但是又一次使它运载的部队成功登陆了。后来美军很快学会了将日军的驱逐舰从巡洋舰编队中分离开来,进行快速的鱼雷攻击。但是到那个时候为止,在新佐治亚岛上登陆的日军已经有几个团的兵力了。

    在日军佐佐木将军准备三路反击的时候,格里斯沃尔德将军还没有开始重组他的部队。美军的炮火在他们开始反击前就阻止了其中两路的行动。但是由友成哲带领的新登陆的一个团组成的第三路却穿过了丛林来到了美军的北面,并且在7月17日黄昏从扎纳纳丛林中出现,发动突袭,并包围了四十三师的总部所在地。

    澳大利亚的随军记者奥斯玛·怀特当时在场。在一阵交火之后,他跳到一个散兵坑中,然后写道:“在寒冷而明亮的月光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声音,这就是日军的声音,他们尖叫着,呼喊着……一个日本士兵开始滑稽地狂喊:‘救命,救命,医生,快救我,我受伤了。’前些时候,如果他枪口上的光亮暴露了他的位置的话,我们的部队还可能击中他,但是现在却不行。”

    很快就有炮弹在怀特的散兵坑附近爆炸了。“我想,这次我完了……但是突然我意识到这些炮弹根本不是日军的,而是美军发射的!……这些炮火在美军战地指挥所的三面布下一个方形的火力障碍,从而阻止了日军的迫击炮到达精确打击的范围。”

    友成的士兵虽然切断了几乎所有通向美军指挥所的电话线,但是他们忽略了其中的一条线。而美军炮兵联络官詹姆士·鲁伦上尉就使用这条线来请求附近岛上的美军远程大炮的火力支援。整个晚上,鲁伦在被包围的指挥所周围不停地轰炸,形成了一个保护圈。“这是炮手的一次杰作,”怀特写道:“只要计算偏差一点,这些大炮就会完成日军一直无法完成的任务,那就是把整个军营炸上天。……六个小时的炮击在我们面前形成了一道爆炸的屏障。每次爆炸都不会超出环形防御带外200码,而只有两次是在近于20码的地方爆炸的。”这样日军并没有能够突破。

    日军有一个连的兵力位于美军指挥所和扎纳纳海滩补给区之间,距离这个补给区仅有数百码。这个区域是由美军海军陆战队中尉约翰·威斯默带领一个特殊武器陆战队排来防守的。威斯默知道,如果这个区域被日军占领的话,那么美军在新佐治亚岛上的大量补给物资就会落入日军之手。但是他的防御大炮是指向海岸方向的,而且不能很快调整。所以他就让一半人留守原处,然后带上另外一半人以及美军的一个反坦克排和一些后勤部队,在通向美军指挥所小路上的一个小山上建起了一条防线。对军需品供应站的紧急回收从已经坏掉的30毫米口径的机枪中找到了足够的零件,可以组装成两把可以使用的武器。威斯默将这两挺机枪放在战线的中央位置,并且瞄准了小路,下士梅尔·罗斯柴尔德和二等兵约翰·万塔克自愿来操作这两挺机枪。

    据威斯默回忆,“很快我们就发现了大约100个日本士兵开始架设迫击炮……开火以后,我们首先把日军击回了丛林,接着他们又重新发动了猛烈的进攻。我们的前沿阵地被突破了,于是我们只能返回海滩阵地,在那里我们准备好迎接敌人再一次的进攻。但是出乎我们意料的是,他们没有发动进攻。”

    到了早上威斯默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万塔克和罗斯柴尔德依然坚守在他们的组装机枪旁,是他们阻止了日军的进攻。在他们的阵地下面横七竖八地躺着100多具日军士兵的尸体。万塔克已经在他的机枪旁牺牲了,在他周围是他用匕首和手榴弹杀死的日军士兵的尸体,而罗斯柴尔德也受伤了,在他周围同样有很多敌人的尸体。佐佐木将军强势的侧面进攻在美军炮兵的精彩表演以及两个陆战队员的顽强抵抗下不得不在黎明前就宣告结束。

    从此以后,佐佐木就不得不转入防御,但是他的防守确实很出色。几个月前,佐佐木已经在蒙达周围的丛林中建起了一个不可见的防御阵地。这些碉堡建在地下5英尺深的珊瑚中,它们大概有12平方英尺的大小,它的屋顶是用互相交叉的椰子树木搭成的。在碉堡周围堆上大量风化的珊瑚使得它们的外形看上去非常自然,最后再用一些泥土、草和树叶进行伪装,这些碉堡就和丛林中的小土丘一样了。

    在通向蒙达的路上散布着上百个这样的据点。一般的步枪、机枪和轻迫击炮都无法对它造成破坏,而轰炸机飞行员也无法找到这些目标,因为这些目标实在是太小了,所以只有直接进攻才能奏效。美军坦克37毫米口径的穿甲弹可以击破这些碉堡,但是派到腊包尔的日军反坦克专家已经教会佐佐木的士兵如何通过坦克的盲点接近它,并且使用磁性雷或者“莫洛托夫”燃烧瓶炸毁它。

    格里斯沃尔德将军将7月25日定为攻破日军防线的最后期限。美军的最前线距日军的蒙达机场仅有3000码之遥,而与日军3个营对敌的美军共有12个营的兵力,而且援兵还在源源不断地开进。美军还有坦克、火焰喷射器以及从拉亚纳来的新开辟的补给线。美军在展开进攻之前还用七艘驱逐舰和254架飞机对蒙达进行了轰炸。

    人称“蛮牛”的美军上将、也是南太平洋战区的总指挥官哈尔西,在视察布干维尔岛新建的滩头阵地时,与一些新闻撰稿人和一些陆战队军官正在进行一次非正式的会谈。他身上的纹身图案可以追溯到他在海军军校的时候,它是哈尔西称之为“海狗”的标记。

    但是日军已经知道美军的炮弹是不会在美军战线附近爆炸的。所以当轰炸开始以后,他们就向前躲到无人的区域,然后在那里等到轰炸结束。日军还有另外的策略,只要美军炮兵一开火,日军就用迫击炮向美军附近的位置开火,这样的结果通常会使美军认为他们的炮弹打得太近了,于是他们就会停止攻击。结果整次进攻的开端就变得非常缓慢。

    一个星期以来,格里斯沃尔德的部队艰难地前进着,每次只能攻破敌人一个碉堡。当一四五步兵团二营和一六一步兵团二营最后攻下日军整条战线上最强的据点——巴特雷桥的时候,美军在一个不到两个足球场大的区域内一共攻破了46个碉堡和32个较小的防空堡垒。

    在巴特雷桥的北部,一四八团对那里的丛林进行了大范围的清扫,从侧翼包围了整条日军战线,到达了距离日军飞机场1000码的范围内,但是他们很快就被佐佐木事先埋伏在丛林中的日军切断了通路。在一四八团向美军战线方向突围的过程中,有一个受伤的士兵向压制他们排前进的一个机枪台艰难地爬过去。机枪再次射中了他,并且击毁了他的步枪,但是他依然坚持前进,并且向机枪台投掷了一枚手榴弹。就在他投出手榴弹的瞬间他被另一轮火力击中英勇牺牲了,但是他的手榴弹也消灭了机枪台里面的日本士兵,他的整个排得以安全撤离。后来这个牺牲的士兵被授予了荣誉勋章,而且美国也流行起了一首爱国歌曲:《二等兵罗杰·扬之歌》。

    战斗经验使美国人更加成熟。海军陆战队的坦克兵可以通过子弹射到坦克装甲板上的声音来判断出敌人位置的方向,而步兵的指挥官也想出了一套可以击破日军碉堡的方法。首先派出一队战斗巡逻队,使得日军碉堡暴露它的位置,接着使用炮火和火焰喷射器来清除碉堡附近的丛林,然后使用81毫米口径的迫击炮轰击日军碉堡的顶部,使得碉堡的顶部成为一个缺口,最后装备机枪或者自动步枪的士兵就可以从几个方向对这个碉堡发动进攻了。

    而美军士兵在丛林战斗中也吸取了很多经验和教训。一个夜晚,在巴特雷桥附近的一个散兵坑内的一个美军士兵被一个手榴弹的碎片击中,但是这时他的周围都是日军,所以他就忍住痛,没有发出一点声音,直到第二天早上,他的同伴在这个散兵坑里发现了他才把他送到了美军的急救站进行急救。另外一名士兵默默地流血直到牺牲,一直都没有冒险地请求他的小队去救他。

    最后,对蒙达接连不断的轰炸也使防守的日军支持不住了。他们的地面设施已经全部被摧毁了,而他们的伤兵数也在不断增加,他们也开始收到“战争神经衰弱症”的影响了。佐佐木将军接到命令,要他将大部分的剩余部队撤离蒙达。

    8月1日,一支美军巡逻队到达了日军飞机场的边缘。8月5日,最后一部分碉堡中的日军也被击退到了飞机场。格里斯沃尔德致电哈尔西:“今天我们的地面部队从日军手中夺取了蒙达并且交给你……作为蒙达惟一的所有者。”一周之后,盟军的飞机就准备在蒙达机场起飞了。

    对新佐治亚的战役,原先计划只要用一个师的兵力很快就可以解决,但是最后却投入了四倍的兵力。大约一万人的日军就挡住了接近四万人的美军,将盟军的日程表整整向后拖延了一个月。在攻陷瓜达尔卡纳尔岛以后的半年中,盟军仅仅向腊包尔靠近了200英里,而且仅有两个战斗机基地——基里维纳和伍德拉克——是在目标攻击范围以内的。而在新佐治亚岛的北部还有另外一个丛林小岛,寇郎班加腊,这个岛上也有一个日军机场,同时至少有一万人的驻守日军,其中大部分是从新佐治亚转移过去的。“对蒙达进攻的用时之长、伤亡之大,使我对另一轮的强攻做了非常慎重的思考,”哈尔西在后来写道,“但是我实在想不出办法来避免这次强攻,因为如果没有腊包尔我们不可能胜利,但是如果没有寇郎班加腊我们就不可能攻下腊包尔。”

    而哈尔西的参谋们提出了一个他认为非常值得考虑的战术:他们建议绕过寇郎班加腊。在该岛的西北方向有一个维拉拉维拉岛,这里地形平坦,非常适合用来建造飞机跑道。如果可以占领这个地方,那么哈尔西的战舰和飞机可以对日军从腊包尔到寇郎班加腊的补给线进行骚扰,这样就可以封锁岛上的日军,最终使他们弹尽粮绝。8月15日,美军在维拉拉维拉岛登陆,而岛上的日军只有区区几百人。到9月,岛上的新飞机跑道已经可以投入使用了。跟在爪达康纳尔岛时的情形一样,“东京特快”报道了一次夜行撤退的过程。美军的驱逐舰和PT舰在海军“海盗船”战斗机的掩护下,取得了非常大的胜利,一个晚上共击沉了20艘装满日军士兵的运输船。此后寇郎班加腊再也不能对美军构成威胁了。美军的迂回战术终于起到了作用,这种战术后来作为盟军的基本战略保存了下来。

    在维拉拉维拉战役之后就是麦克阿瑟行动的时候了。从7月到8月之间,在新几内亚东部海岸拿骚湾会师的澳大利亚部队和美军部队就开始向日本在北方最主要的基地莱城挺进。莱城有一个飞机场,一个泊船点以及一个战略要点。麦克阿瑟必须要夺取侯恩半岛,因为从战略次序上来说,如果他的部队要跨过勇士和丹皮尔海湾到达新不列颠,就必须要首先攻占这个地方。但是从南方的进攻不过是用来迷惑防守日军的假象,而与此同时从东边和西边各有两支部队开始向莱城逼近。9月4日,在伍滕少将带领下的澳大利亚第九师在莱城东部20英里处的海滩上登陆了。第二天,美军第五○三空降团在距离莱城西部20英里的纳扎布处的飞机场顺利空降。

    这里由澳大利亚在战前建造但是并未投入使用的飞机场很快就开始运作了。第二天,-47运输机就开始空运瓦赛将军的第七澳军师。瓦赛将军和伍滕用20瓶威士忌酒打赌,他的部队将比伍滕的第九师先到达莱城。于是,这两支部队就开始他们的比赛了。伍滕的部队在莱城的东侧,由于一段时间的暴雨,这里的河水已经泛滥成灾,但是他们却必须要在日军后防线火力的压制下渡过水面涨得很高的布索河。另一方面,瓦赛的部队从纳扎布出发,很快就到达了莱城,甚至在他们的先头部队达到的时候,美军的飞机还在对莱城进行轰炸。这一次瓦赛赢了。他们发现这里“无法形容地脏乱,简直是一片废墟”。绝大多数的日军士兵由于各种疾病和补给物的缺乏已经不堪重负了,于是腊包尔总部就命令将这些士兵撤回。其中9千多名日军士兵多亏恶劣的天气阻止了美军的空中打击,才得以从北部的山区逃脱。

    趁着日军一片混乱,麦克阿瑟就占领了侯恩半岛。而瓦赛的第七师则退回到纳扎布并且穿过马卡姆河谷,从西北切断了这个半岛。伍滕第九师的第二十二步兵营沿着东海岸向日军在半岛顶端的芬什港的据点进发,与此同时,第二十步兵旅也在芬什港的北部登陆。

    而日军方面则决定死守这个半岛以及战略要点海滩,他们建起了最后一道壕沟防线,并且在澳军的滩头阵地前进行反登陆的海上防御。虽然澳军在10月2日攻陷了芬什港,但是后来他们的3个旅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才将周围山上的日军全部清除。

    11月又是哈尔西行动的时候了。如今,所罗门群岛中能够到达腊包尔的最大岛布干维尔岛已经在哈尔西能够达到的范围之内了。哈尔西的目标——“将腊包尔的名字改成拉布尔(表示碎石的意思)”,他非常风趣地提出——能够很快实现,如果美军的飞机可以从布干维尔岛以及附近海域内的美军航母上出发进行支援的话。

    但是夺取布干维尔岛实际上并不容易。这个岛有125英里长,在狭窄的海滩边缘到处是沼泽地,岛上到处是错综复杂的山路,而且还有两座活火山,除了这些恶劣的自然条件以外,日军在岛上的防御设施也非常强大。在占领这个岛以后的21个月内,他们已经在岛上建起了一整套防御系统。在这个岛南端的布因,日军已经建造了四个飞机场和一个水上飞机基地。而且日军负责驻守的是大约40万人的第十七军,这些人都是久经沙场的,其中还包括1939年12月制造中国南京大屠杀的声名狼藉的日军第六师。

    哈尔西在发动进攻之前还进行了一些混淆日军视线的行动,目的是要使日军无法确定他的真正打击目标。陆军、海军以及美军在所罗门岛的空军艾尔索尔的飞机都同时对布干维尔岛西南几英里外的肖特兰岛进行空中侦察照相,并且进行轰炸,这样的行动使得布干维尔岛上的日军部队和炮兵编队匆忙向这里移动。10月27日晚,北非阵营中比较有经验的一支部队、新西兰军第八旅占领了肖特兰岛西南方向的财宝岛。同一天午夜,美军第二陆战队空降营的725名士兵在布干维尔岛东南方最大的岛丘亦色岛上登陆,并且摧毁了岛上日军的一些设施。美军士兵很清楚这不过是非常小规模的袭击,但是日军却不是这么认为的,他们估计登陆的美军至少有两万人,并且断定丘亦色岛就是美军的主攻点。

    11月1日黎明,也就是布干维尔岛登陆战开始的同一天,哈尔西的海军部队开始行动了。在海军少将亚伦斯坦顿·梅里尔的带领下,四艘轻巡洋舰和八艘驱逐舰开始向布干维尔岛北部的海岸开进,然后轰炸了在那里的日军的布卡和博尼斯机场。到日出的时候,美军海军已经行驶了相当于布干维尔岛长度的距离,轰炸了肖特兰岛以及日军建造第五个飞机场的巴雷尔岛。七小时内连续进行的两次轰炸中,梅里尔军共有五人受伤,而一艘驱逐舰轻度受创。同时,从所罗门岛开来的“萨拉托”号航母和“普林斯顿”号航母上起飞的美军飞机接着梅里尔海军对布卡和博尼斯的袭击继续进行轰炸,彻底摧毁了这两个地方的日军机场。

    哈尔西选择的在布干维尔岛上的登陆地点着实让所有的日本人吃了一惊。在许多非正面的进攻点中,他选择了布干维尔岛南端障碍最大的布因,这里有日军非常强大的防御设施。哈尔西让他的部队首先在奥古斯塔皇后海湾附近的托罗基纳海角登陆,由于日军大部分守军都驻扎在布因和布卡-博尼斯,所以托罗基纳岛上的日本守军就只有区区数百人。但是这个优势很快就显得不重要了,因为这里的海浪非常猛烈,不利于登陆舰登陆,而且这个岛上没有飞机场,美军只能从零开始重新建造一个。日军对美军的这种做法完全无法理解,为什么美军宁可花那么多力气在沼泽和丛林中新建一个飞机场,也不愿意直接攻占现成的日军飞机场呢。

    在对托罗基纳的进攻战中,哈尔西启用了新的第三陆战队师以及参加过新佐治亚战役的第三十七师。在登陆战开始后一天,日军试图弥补他们先前所犯的一些战略错误,开始向岛上补充兵力和物资。腊包尔总部还派出了三艘重巡洋舰、一艘轻巡洋舰以及六艘驱逐舰支援托罗基纳——但是在他们驶出不到45英里的时候就被梅里尔四艘轻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组成的海军编队中途拦截。经过3个小时的交火——这在后来就称为奥古斯塔皇后海湾大海战——梅里尔的部队成功击退了日军,并且击沉日军一艘轻巡洋舰和一艘驱逐舰,而他没有损失战舰,仅有4艘驱逐舰受伤。

    但是布干维尔岛上的日军却没有事先准备好撤退的路径。日军第十七军的指挥官就是导致日军在爪达康纳尔岛彻底败退的百武将军,这次他决心不再重蹈覆辙,用他的话来说,那次失败是一次“耻辱”。但是这次,百武将军依然犯了一个致命的判断错误。他确信美军在托罗基纳的登陆仅仅是美军对岛上其他某个地方发动大规模进攻的一个预备工作,所以他又一次耽搁了时间——从而为美军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在奥古斯塔皇后海湾建起壕沟防御工事。

    美军还在这里建起补给站,他们抽干了沼泽,清空了地面,并且在丛林中开辟了道路,他们现在面临的最大危险是腊包尔敌人的间歇性空袭以及滩头阵地后面山上敌人的零星炮击。其中一个被美军士兵称为赫尔扎保宾桥的地方特别具有威胁,因为在这个地方日军的机枪可以扫射到美军阵地的几乎所有地方。美军已经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试图攻下这个地方,但是进攻的士兵又一次被日军的火力从赫尔扎保宾陡峭的山坡上赶了下去,而且空中打击也由于山顶太窄而无法奏效。最后美军在一次近距离的协同攻击下终于击破了日军的防守。这次进攻的时间是1943年的圣诞节,第二十一陆战队团在复仇者轰炸机将近100磅炸弹的火力支持下终于夺取了赫尔扎保宾。

    之后战事平静了一阵。百武最后终于意识到托罗基纳的重要性,他确实应该将全部力量投入到托罗基纳的防御中,他认为如果有腊包尔岛上空军支援或者从美军滩头阵地的东西两侧不断补充兵力,那么托罗基纳依然不会失守。现在百武的惟一选择就是从日军在布干维尔岛北部和南部最大的防御基地中抽调数千名士兵,然后让他们穿过错综复杂的丛林,从内陆向托罗基纳的美军发动进攻。这次调动一共花了两个星期——因为很多重型大炮都要靠人力来拖动——直到三月才开始真正的战斗。

    美军充分利用了这一段过渡的时间,他们建起了一条马蹄形的防御战线,这条战线总长约22500码,在战线附近布满了许多自动武器、迫击炮、反坦克炮以及远程大炮。火力场附近的丛林以及路上的沼泽地都已经被清空了,而通向美军防线的两条主要通道也都封锁起来了,美军还挖了很多散兵坑和壕沟,在防线内,美军有两个师整装待命,分别是三十七师以及代替原来第三海军陆战队的阿梅里卡尔师。

    而日军方面,士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激励。后来获得的一份文件证实了日军残暴的本性,这份文件记载的是日军第六师指挥官陆军中将神田在一次集会中对他的参加过南京大屠杀的旧部下的训话:“我们不把那些狗娘养的美国佬全部打趴下是不能停下来的,我们要用他们鲜红的血来为我们第六师的徽章上增添更多的光彩。”

    对美军防线的进攻一共持续了17天,而且异常激烈。最后,美军在武器上和人数上都超过了日军。到1944年4月底,美军终于攻占了布干维尔岛。但是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日军一共损失了约7000名士兵,而美军也有超过1000人的损失。

    但是此前很久——大约是在1943年12月中旬,美军从托罗基纳三个新建的机场起飞的战斗机就飞到过腊包尔。于是他们就可以为麦克阿瑟下一次的行动提供部分掩护。12月15日,美军第一一二骑兵团从新几内亚出发穿过勇士和丹皮尔海峡,在新不列颠西南海岸的阿瑞乌登陆,这里距离岛东北端的腊包尔有270英里。虽然美军的登陆没有受到什么抵抗,但是在接下去的三天内,腊包尔的日军出动了250架次的飞机对美军的滩头阵地进行轰炸。但是美军的侦察部队早就发出了空袭警报,而从纳扎布和莱城以及托罗基纳起飞的美军飞机在空中拦截了日军的战斗机群,并且击退了他们。

    12月26日,麦克阿瑟派出了第一陆战队师去攻占整个新不列颠上他最希望得到的一个地方:格洛斯特海角,这个地方在整个岛的西端,而且可以控制麦克阿瑟进驻菲律宾必经的一条水路。这一次日军又出动了他们所有的飞机——每次70到80架——进行轰炸,不过这一次他们又被美军的P-38击落了十几架。到1943年年底,日军对格洛斯特海角的空中打击已经基本上停止了。但是在地面上,美军仍然面临一万人的日军部队以及有时能达每天16英寸的季雨。为了彻底清除格洛斯特海角的日军,美军还进行了三个星期的像新佐治亚岛上那样的地面战斗。

    如遇断更,未更新,可到新站www.xunsilu.cc(新丝路文学网)查看最新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全时空星盗团 我为佞臣操碎了心 林晨一刀穷一刀富 综九叔僵尸世界 全民轮回:熟知剧情的我称霸诸天 契约关系:冷傲总裁夜夜缠 爷,你家女王又炸翻全球了 战锤:开局就是灭世危机 仙宠 假千金下山替嫁,真大佬夜夜求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