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有过这么多的普通民众,为了这个国家的事业作出如此巨大的贡献。
——富兰克林·罗斯福(二战时期美国总统)
二战期间在美国本土的工业机器夜以继日地为前线美军及其盟友制造武器弹药的背后,经济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其重要性似乎已被后人忽视。很多历史学者都曾表示,没有强大的经济支柱作为倚靠,美国人或许根本无法在短短4年里接连击垮德国和日本。任何一场长时间、大规模的战争很大程度上都是交战双方经济实力的一种考验和比拼,一旦一个国家的国库烫银储量出现短缺,那么相比起提高税收开征点所可能导致的民众不满情绪,利用储蓄债券的形式从民间筹措军费便成了所有参战国家的不二选择——这便是“战争债券”从其诞生之日起的唯一初衷。
在整个二战期间,美国财前后共推出了8期国债专用于支出战争开销,有超过8500万人次参与购买,筹得资金约计1857亿美元。这笔来自民间的巨资如润滑剂般很快便被注入到每个啮合处,让美国的整台战争机器在1600多天的战争岁月中基本都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不过在介绍美国历史上这次最著名的系列债券推行计划之前,我们有必要花费些笔墨来首先介绍一下美国前几次大规模债券的简明历史。这些债券尽管已不能为罗斯福政府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而换取更多的美元,但却为二战期间债券的经营运作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经验教训和参考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