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仲仁不仁气煞人
马车颠儿哒颠儿哒,途径景德镇,休息一程,再上路,到鄱阳湖,雇大船,连人带马再带车,一并都给渡了过去。
等过了赣江,洪州也就在眼前了。
人心情好的时候,赶路也快,到了洪州城下。
此州可谓相当的繁华,出入城门的人陆续不断,连绵不绝,人都成排成排往外走。
城墙高大,有六丈余高,城上站满了守军,一个个精神抖擞,好似天兵天将。
另外,在出入的人群中,还有军兵牵着大象走动,进出的,有那么两波,就被武俊星他们看见了。
“哇!长这么大,第一次看见象耶!”杨雪露兴奋道。
“哼!这有什么,我八岁的时候就见过了。”李花花努嘴儿道。
“切!”
俩姑娘平时就这么较劲!
武俊星看得一愣,兴奋道,
“嘿!那大家伙,骑着肯定带劲啊!”
孔圣书解释道,
“武爷,这养大象是南周一大特色,都是从大理和后楚进贡过来的,之前我也跟您说过,巨象铁骑嘛。除了南周都城有八千巨象铁骑外,其他各个州城也有那么几十几百的。”
武俊星点点头,称赞道,
“好啊,南周皇帝真是有眼光啊,就这大家伙,套上铠甲,在战场上一冲,啥也挡不住啊,怪不得这些年,东胡也不敢南下征讨南周,厉害厉害。”
“哼!他南周皇帝再厉害,哪有我丈夫厉害,嘿嘿。”李花花笑道。
这可真是夫唱妇随!
“诶呦,我说闺女,这话可不能公开了讲,不然可就惹麻烦了。”孔圣书道。
“嗯嗯,知道了老爹。”
随着人流进了城,武俊星把当年他爹写的那封信拿了出来。
这信过了这么多年,都泛黄了,字迹也越来越浅,他来来回回用笔描了好些遍。
虽然是到了洪州,可如今不知叔叔武忠仁是否还住这儿,便一路找人询问。
打武俊星面前路过个挑扁担的货郎,他便停下问了一句,
“这位兄弟,请问洪州有没有一位姓武,叫武忠仁的老人家?”
怎么个老人家呢?
武忠天死那年,四十八岁,武忠仁比他小三岁,十五年过去了,活到今年也有六十了,称老人家也无碍。
货郎一听,脸唰一下沉下来了,瞥了武俊星一眼道,
“你...你打听他干嘛?”
“哦,洒家是他的亲戚,从远处寻他老人家来了。”
武俊星说完,这货郎脑袋摇得好像拨浪鼓,歪着嘴,边走边道,
“去去去,不知道不知道,别耽误我做生意。”
武俊星一愣,嘿?这人什么态度?好说好商量的,怎么这样?
碰了一鼻子灰,没办法,继续走,找人问。
又走一段,看着一个挎篮儿买菜的大婶儿,看着挺面善,武俊星便上前问道,
“大婶儿,洒家想问问,此地有一位名叫武忠仁的老人家吗?”
大婶听完一皱眉,咽了口唾沫道,
“小伙子,听口音,你是外地人吧?打听他干什么?”
“哦,洒家是他的亲戚,今日来...”
“不知道不知道,请问别人吧。”
大婶儿晃着脑袋,把篮子搂紧了些,转身就走了。
这位态度还算好点,说个请字。
武俊星一挠脑袋,这心就不得劲儿了,洒家是长得有问题还是说话有问题?看他们那表情,也像是知道啊,为啥不跟洒家讲?
孔圣书从第一个人的反应,就猜出个八九不离十了,便拉了下武俊星的衣袖,小声道,
“武爷,我跟您说句不太中听的话,您别生气。”
“好,老爹尽管讲。”
“额...依我看,你的这位叔叔,就住在当地,而且是人人惧怕,你看刚刚这两位,您刚开始问,他们并没拒绝,但是您提出您是这位武忠仁的亲戚时,他们就不乐意了。由此可见,这武忠仁,可能不是个好人呐。”孔圣书道。
武俊星听完就是一皱眉,但他也没生气,毕竟这么多年,跟叔叔也没交情,没啥印象,也不知道那是个什么人,便点点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