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副标题:具有银汉特色的民主制度
西元1864年,炎兴十三年,圣祖驾崩。
刘髓死得毫无预兆十分突然,前一天晚上他还召见重臣商议朝政,第二天一早宫中就传来他暴病而亡的消息。
何况他身体一向强壮无比,甚至御极十三年以来连面貌都没有什么变化,始终保持三十岁左右的模样。因此有人说他是失踪,还有人甚至说他是飞升。
不管是暴病还是失踪亦或是飞升,反正太祖没有留下遗诏,更糟糕的是他没有留下子嗣,还没有亲兄弟的儿子可以过继。
可以想象,为了银汉帝国的皇位,朝堂中的各位大佬立马开撕。
帝国高层分成了两派:一派是当时仅存的八位镇国帝子,人称“八柱国”。
他们认为应该效仿后周故事,既然周太祖郭威能传位给义子周世宗柴荣,那么他们也有法理继承义父留下的帝国。
另一派是以担任了十三年的帝国丞相,湘阴侯左宗棠为首。
老左的意见是历代以来有成法,帝王无嗣当以近枝宗室承继大统。而太祖爷之前已经认了彭城(徐州)刘氏为银汉宗室,那么银汉帝国的二代目就应该是大宗正的长房嫡子,刘定。
虽然八柱国都有各自的武力,还有各自的幕府,但是左湘阴独相十三年,又深得太祖信任,整个文官体系都以他马首是瞻。
另外,镇国帝子内部意见也不是完全统一,毕竟皇帝只有一位,帝子却有五个(其中三位是女性),凭什么你能上我不能上啊?
最后,从长秋宫(汉朝皇后寝宫)之主变成长信宫(汉朝太后寝宫)之主的那一位也表态支持左相,让他拥有了大义名分。
“且慢。小弟这病生得连圣祖先太后的名讳都忘了……”
袁克这话说到一半,却被骆普祥给打断了道:“公子慎言,圣祖太后还好好的呢。”
“哦,她老人家还活着。你看我这脑子哈哈哈……”
我们袁公子指着自己脑袋苦笑道,“敢问骆老哥,这圣祖太后是——”
骆领事正色道:“傅长信闺名善祥,南京人士……”
袁克心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状元就成了帝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后和太后,而且还一口气活到了1919年!
总之,经过半个月的撕逼之后,大佬们终于还是决定迎刘定为帝国第二任皇帝,生前年号天福,死后庙号世宗。
一则,彭城刘氏之所以成为银汉宗室,只因为彭城是刘姓郡望,此地被视为天下刘姓的发源地。
二则,天福皇帝本人才具有限、性格柔懦,尤其和武力智谋都点满的“八柱国”比,那完全不能看啊。
所以世宗老爷登上帝位之后倒也安生,于是就形成了“祭由刘氏,政出湘阴”的政治格局。
“哈哈哈……”
袁克忍不住笑道:“我记得老左还未发达的时候自号“今亮”,看来确实有点先见之明。”
骆领事也凑趣道:“公子所言极是。”
左湘阴于西元1882年,他70岁那年致仕,整整当了三十一年的独相!
以权相身份功成身退,又寿终正寝,死后还没有被清算,左大丞相是自古以来独一份。
因此银汉帝国就形成了一种惯例:银汉大丞相可类比内阁制国家的内阁总理,还没有任期限制,不过要在70岁的时候自请离职。
当然啦,银汉皇帝便成了吉祥物一般的虚位元首。
左宗棠退休之前推荐了两个后辈接任自己的位置,他们也是袁硕士的“老熟人”,一个名叫李鸿章,一个名叫张之洞。
众臣和勋贵们举行了一次大廷议,在他们无记名投票之后,张之洞成为帝国第二任丞相,他也是在1907年七十岁的时候也自请退休,当了二十五年的独相。
第三任丞相徐世昌也是这么由前丞相“推荐”和群臣“选举”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