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袁倩茹带着她的御用司机,她爹就去镇上看铺子去了。
找的牙行还是姜老板的牙行,经过前几次的合作,袁倩茹对姜氏牙行的信任度还是相当高的,而且每次姜老板跟他们出的价格都是较优惠的。
姜老板一见是老主袁倩茹他们,热情地给他们介绍了袁倩茹要的铺子。
“袁小姐,袁老爷,你们说的需求,现在卖的铺子比较少,不过租的话在西市街上就有,你们要去看看吗?”
“嗯嗯,可以,我们也知道铺子这事也不是一下子就可以买到的。”
接下来袁倩茹和她爹跟着姜老板去看了西市街上的铺子,就在苏姨的衣阁不远的地方,而且周围铺子卖的都是相对实用的货品,客流量相信不会小。
这里离胡家的杂货铺也就几百米的距离,对她大姐以后的出行很方便,而且铺子也不小,所有袁倩茹当即就让她爹去跟=把这间店铺给租了下来。
铺子的事情解决了,剩下的就是准备开铺的事宜了,主要是要货物准备充足。
袁倩茹她们的‘喜结良缘’除了买各式各样的喜字之外,她还跟袁菜菜她们说了抱枕、床单等等,反正她可以想到的现代结婚能用到的东西都跟她们说了。
当然这靠她们三个人来弄肯定是不行的,于是袁倩茹和她娘找上村长夫人说明了要在村里找上十个手巧的女人到袁家做剪纸的活,针线活好的妇女和姑娘都可以。
袁倩茹给她们开的工钱是一个月800文,一天上四个时辰,每个月还可以轮流休息三到四天。
顺便,袁倩茹请了村长夫人来当监督,毕竟她娘现在事情可不少,这事可应对不了了。
对此,村长夫人可是乐意的很,而且袁家开的工钱不低,福利又好,监督者活又不重,怎么都是她赚了,连忙答应下来。
一时间袁家招人的消息又席卷了落霞村,每家的女人或有姑娘手艺好的都去报了名,最后村长夫人考核之后只选出了十个,都是村里针线活好的妇女或姑娘,且人品在村里的评价都是不错的。
八个妇女,有两个是姑娘。
被选上的人,当然是高兴的,连自家的男人都对自己的婆娘可以在袁家上工感到荣幸,出门都觉得自己脸上有光。没被选上的都在嫌弃自己婆娘为什么不手巧。
其中就有一对母女,方婶生了五个全是女儿,一直被婆婆看不起,经常打骂她们,被村里人嫌弃说是不下单的母鸡,自家丈夫袁大壮倒是对她们还好,不打骂,可是心里的隔阂确是有的。
家里经常是吃不好的,方氏就靠着自己的绣绣手帕的钱让五个女儿不饿死,但还是看看起来面黄肌瘦。
大女儿袁大妹今年已经十五岁了,看起来像是十岁的孩子,最小的才3岁,听说是才刚学会走路就被她奶奶赶着干活了。方氏虽苦,可是她的五个女儿都很懂事乖巧。
现在一下子去了两个到袁家上工,一个月就是一两多的收入,都在羡慕袁大壮有这贤惠的妻女。
连方婶的婆婆知道自己的儿媳妇和大孙女可以到袁家上工之后,对她们都看得顺眼了不少,打骂是越来越少,婆媳关系是越来越融洽,连袁大壮对自己的妻女也越来越关心,有时下工晚了还会去接她们回家。
毕竟一个月就可以领到这么的工钱,万一继续之前的态度,万一惹恼了袁家对他们家的看法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