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一战成名
面对七万套游戏的订单,高朗真有点激动了,这可太爽了,一炮打响啊!
自己公司的首部“正式”游戏居然一出手就买出去这么多,随后的订单还会有多少?最后的成绩会不会破十万?破二十?
兴奋之余,高朗让夏津阳抓紧时间联系其他厂家,加班生产,同时稳定一下销售渠道那边,先给部分货应急,随后有货了马上发。
安排完发货的事,夏漠寒和左前锋都跑了过来,他们也都是好几个未接电话和传呼。
高朗见事态紧急,顾不上回公司,一帮人就在KTV门口,露天开起了会。
首先,夏漠寒跟左前锋负责对外,面对媒体的采访,暂时由他们先出面去应付。如果是问销量的,首先捧央视和体育部门领导关照,然后是各大媒体的功劳,最后才是他们自己。
如果是询问在央视投放广告的事,那就搬出“联赛授权”这杆大旗来说事,咱们是替联赛打广告,并不是替自己,软件本身就是联赛对外宣传的一部分,我们在央视打广告,实际还是联赛在自己的节目里打广告。
一定要弱化“游戏”这个概念,咱们做的是软件,不是游戏!
就像当年的小霸王,做的不是“游戏机”,而是“学习机”!
俩人有了大概的思路,马上去打电话给对方回信。
这边的高朗继续安排工作,韩若冰带领后勤人员关注市场方面的动向,一旦出现盗版或者仿冒、换皮游戏,跟法务联合,打官司!
用官司来持续炒作!
不光是博眼球,同时得让人们树立起版权意识!
你抄袭我,那就别怪我用你炒作!
另外再招聘两位写手,除了日常维护论坛之外,准备点刺激媒体论战的文章,以网友身份放在论坛里,加大热度。
然后再以官方口吻写点维权的文章,一旦发现有人抄袭,马上煽风点火,在各大媒体上大肆呼吁版权意识,呼喊“正义和良知”的觉醒。
反正就一句话:我们是正义的一方!
同时让狼组的几名新员工和陆红岩暂时给竞技之魂帮忙,加快速度推出FC版的《甲A联赛1996》,自己蹭一波自己的热度。
会议开了不到二十分钟,期间高朗的电话就已经响了三次,他现在算是感受到站在风口浪尖的感觉了。
结束会议,大家各回各家,高朗挨个回电话,无论是经销商还是媒体,高朗都先道歉,对今晚没接电话感到抱歉,然后分别把事情推到夏漠寒和夏津阳的身上。
现在这些事不是他应该考虑的,他没有时间去应付这些具体工作。
保持头脑的清醒和冷静是他眼下最重要的事。
绝不能被胜利冲昏头脑,必须抓紧时间琢磨下一步的发展计划。
这款游戏火了,会不会遭到同行的嫉妒?
会不会被盗版整垮?
会不会与外星人科技这种山寨大户发生冲突?
媒体方面下一步该如何去做,是以正面立场保持热度,还是煽风点火,制造舆论,从而引发讨论?
他要想的事太多了
回到家里,先和父母打了招呼,之后高朗就把自己关进卧室。
如同一个入定的老僧,开始了自己的冥想。
不知道过了多久,他才在这种冥想里进入梦乡。
第二天的清晨,夏漠寒和左前锋陆续向高朗报告,他们都接到了几家媒体的邀请,有的是电话访谈,有的是专访,他们按照高朗的要求,全都答应了。
之后是夏津阳,他紧急联系了两个盗版光盘的生产厂,让他们帮忙刻盘,虽然是临时委托,价格稍微贵一些,高朗还是让他抓紧去办。
现在少挣一点钱没关系,让游戏火起来,就不怕没钱赚!
游戏的热度在持续升温,高朗下楼买了份今天的早报,报纸上居然都刊登了昨天高朗的签售会,还提起了当晚播出的广告,
就连这种民生类的报纸都提到了,其他杂志肯定也是不甘落后的。
周一的时候,游戏发售后的首款杂志亮相,一共刊登了三篇文章,其中一篇是签售会的现场报道和黎莎接受的采访、
第二篇则是关于体育频道播放广告的报道,以及对夏漠寒的电话采访、
最后一篇则是编辑的评论文章,内容大致是对《甲A联赛1996》这款游戏的肯定,以及对他们投放广告的肯定,因为这是一个新尝试,而且是很成功的新尝试。
长期以来,人们视游戏为洪水猛兽,但游戏内核的精彩却并非都是感官的刺激。
有的游戏情节曲折,有的游戏玩法多变,更有诸如《大航海时代》《三国志》等很多游戏,对历史进行演绎和探索。
黑科技公司,让人们用另一个视角来看待游戏,不仅是一种讨巧,更是一种对全行业的启发。
他们认为这个广告可以比肩几年前的学习机广告,一定会成为游戏历史上的值得铭记的一页。
三篇文章看完,高朗欣慰的放下杂志,心中畅快淋漓。
钱没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