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嬷嬷大才,没想到三娘之前竟是看走了眼。”
先前陶千宜还以为徐嬷嬷最多也就是太后派过来的一双眼睛,几年观察下来都不见对方有什么异动,她还当是自己多心。正计划着或是为对方寻一个可靠嗣子,或是从其他方面着手,将人收为己用,结果人家就给她玩了这么一手。
若不是陶千宜她自己行事不谨慎,引来了泰宗帝注意,泰宗帝也愿意对小家伙展示下自己合作的诚意,她还真猜不到徐嬷嬷竟然会是皇上的人!
徐嬷嬷也知道经此一事,她的身份算是彻底暴露,没有再辩解什么,干脆道:“并非是姑娘看走了眼,只不过奴婢本已是枚弃子,若非是姑娘自身的能力出众,宫中也想不起奴婢来。”
不等着陶千宜再问,徐嬷嬷自己就把前因后果给交代清楚了。
原来这里面还牵扯到了多年前的一桩公案。
当初泰宗帝初登大宝,前朝事务繁多,皇后陈氏有孕,对后宫之事力有不逮,便给有心人钻了空子。
正月,皇后娘娘发动,被贵妃马氏所害,最终一尸两命。证据确凿,马家本该是株连九族之罪,但偏偏太后娘娘又是出身于马家旁支。
泰宗帝顾及太后娘娘,最后只将马家嫡系论斩。未曾想那罪人马氏在冷宫中苟延残喘十余年,竟对太后娘娘心生怨怼。
在马氏咽气之后,所留后手数次想要对太后娘娘不利,泰宗帝这才将徐嬷嬷调到了太后娘娘的身边。
“奴婢家祖上乃是御医供奉,奴婢虽未得先祖真传,幸而一个鼻子还算灵敏,识得几分药性。”
陶千宜自知徐嬷嬷这话是谦虚,入得了皇上眼的人,能是只识几分药性吗?
“奴婢本就没有什么大本事,后来余孽伏诛,皇上也未曾调奴婢回去,奴婢便继续在太后娘娘身边伺候。至于太后娘娘让奴婢来伺候姑娘,实属机缘巧合。”
陶千宜提了提嘴角,她当然相信泰宗帝没有那么无聊,不会提早数年就在她一个毫无威胁的孤女身边安插进人。可太后娘娘那边是不是巧合,她就不知道了。
无论如何,不管太后娘娘是有心还是无心,徐嬷嬷的这一番坦白,都让陶千宜先头心里隐晦的那点自大得意,碎得连渣都不剩。
她以为皇上就像个稍微威严些的长辈,就算在刚刚相处过程中,她面对皇上,要比面对别人时更加注意精心,可本心是不以为意的。
却忘了,她面对的人是皇上,是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是一句君要臣死,臣便不得不死的绝对独权。
陶千宜不知道是她想得太多,还是她自己的心思太阴暗了,通过徐嬷嬷寥寥一番描述,她看到的不是仁君孝子,而是权臣制衡、贼……
闭了闭眼,陶千宜再睁开时,那点轻狂便全部收敛了起来。
“这么多年辛苦嬷嬷了,三娘愚笨,日后还要劳烦嬷嬷多照顾三娘几分。”
“姑娘言重了,奴婢现今既然是伺候姑娘,这些事情全都是奴婢应该做的。”
陶千宜没有追根究底,只是借着她先头的话,又请教了一番有关药理之事。抛开别的不谈,陶千宜对以前看过的古言中,那些个层出不穷的秘药、毒药等等,还是很感兴趣的。多了解了解,也未免她还真的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