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书生 >
钢城女儿 > 第三章 第二节 徐志华工作才能得以展现 徐老四气走婆婆
第三章 第二节 徐志华工作才能得以展现 徐老四气走婆婆(第2页)
领导说这是你嫂子做的,也是我的心头好,“孩儿他妈,你过来给他俩说说这饺子咋做的?”
领导夫人是领导指腹为婚的糟糠之妻,东北农村妇女,随着领导建设水钢这些年,看到领导身体是最大的本钱,于是想方设法让他吃得好,这种农村妇女非常少见,多亏是领导十几岁就回乡带着她一起革命,整个人都改头换面的结果。
领导夫人说:“爱吃哈?爱吃就好。”
雷洪林夫妇头如捣蒜般投来肯定甚至崇拜的眼光,领导夫人不善言辞,略显害羞地教着他们:“酸菜还是搁老家那样积酸菜一样,每年我都还是像老家一样积两水缸子,不能使用铁的铝的锅啥的,先把白菜去老帮码放在大缸内,尽量把所有空间挤满,如果不好放可以把部分白菜切开。加满凉开水,加一点盐,不加也行,用石头压上防止白菜漂起,不要让白菜露出水面(白菜在腌渍过程中暴露在空气里易腐烂),缸口用塑料膜封好,别串气儿。水钢夏天放一个月,冬天更久一点儿,温度越高发酵时间越短,时间不够的酸菜有毒不能吃,切不可因为贪嘴或其他任何原因提前食用腌制不足的东北酸菜。”
“要想饺子好吃,得在肉上面想办法,以前紧张,我多放一点肥的吃起来香,现在水钢肉票不算紧张,我包饺子会准备三种肉,一种是猪油渣,我熬猪油的时候把油渣留着放点酱油糖熬出颜色叫脆哨,是我们在贵阳的时候学的;第二种肉是酱五花肉,我们在西安的时候学的,把五花肉放点儿卤料炖一炖;最后才是新鲜肉。只有这三种肉剁了以后包在这酸菜里才能出今天这个味儿。又有咱东北味儿,又有领导走过地方的味儿,我们试过一次之后,做给客人们吃,大家都觉得不错。”
雷洪林在东北待过,这嫂子和他见过的所有东北妇女都不一样,又朴实无华、又大方得体、又温暖如春、又贤良淑德,真好!
领导不忘夸夸自己的糟糠之妻:“老婆子家以前是开私塾的,小时候我们一起读书,后来我岳父身体不好家就败了,我母亲把她接到家里来当闺女一般对待,我在北京读书,经过日本人和军阀的折腾,东北非常动荡,我把她接到学校和我一起,没多久家就没了,从此以后我俩相依为命。我老婆子就是我的天,是我的命!这些年建设水钢,我俩就奉献在这里了!“
领导夫人在一旁不说话,只是微笑,画面美好极了。
梁冬梅出生的当天艳阳高照,连着放晴三天,真好徐老四出院回家,腊月的水钢,气温低至零下十几度,湿度却在70%以上,湿冷严重,三小间油毛毡房修修补补以后挡风遮雨勉强,挡住这年的严寒着实困难,家里用汽油桶改造了两个火炉,全部点上,家里还是很冷,梁胡氏为了保住月子里的营养,给徐老四炖了鸡、买了鱼和肉。
梁淑忠听了徐老四的话去上班了,徐老四一边吃一边对着梁胡氏开骂:“你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哈,不上班不晓得挣钱有多难嘛?你倒是靠男人养你,我都是靠自己的苦力挣钱的,你看你又杀鸡又买鱼,不晓得的以为你家是地主呢?”
这样的绕轱辘话伴着嫌弃的嘴脸,一方面是这几个月不上班,只能一个月拿保底的五块钱,另一方面徐老四没有学过如何和家长相处、梁胡氏的和善给了她一个情绪的出口,她把这辈子受的委屈都用这极其不堪的语言释放。
梁胡氏是看过嘴脸过来的人,她也是很喜欢这个媳妇的俊俏和能干,没有和她计较,但也不太会为自己的权益辩驳,只为了梁淑忠能过得更舒适一些。
梁淑忠回到寒冷的家里,产后抑郁症的徐老四,冲着下班回来的梁淑忠一顿抱怨,自己生娃那么辛苦,家里点了两个炉子屋子里都能结冰,她(婆婆)又不讲卫生,做的饭又不和胃口,自己又不能上班,钱也少了三十来块,花钱的地方多了,挣钱的地方少了。。。。。。
浪漫而单纯的梁淑忠哪能应付这些埋怨,蹲在一旁抽闷烟。
夜里,月子里的徐老四上厕所的路上摔了一跤,半夜里就这么闹,这次摔一跤哭出了半辈子的冤屈。
次日徐老四闹够了,迷迷糊糊睡过去,梁胡氏找梁淑忠谈话:“徐老四这是想上班,等娃娃满了月,我带到郎岱去带,你们踏踏实实上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