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清和殿内双子出(第2页)
“爱妃你来了。”皇帝将目光从奏折上移到珣妃身上,看着眼前这位亭亭玉立、娉婷袅娜的佳人,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这位祀仁皇帝看上去很雍和,清俊的眉眼,温和的话语,微瘦的身躯,浑身透着一股儒雅的气息。
“半月不见,爱妃愈发娇艳了!”皇帝继续翻阅奏折。
“陛下过奖了!臣妾蒲柳之姿,能入得陛下的眼不知是几世修来的福分。”珣妃笑得含蓄,衬得那张花容更加明媚。她逶迤走至御案前,“陛下还在批奏折么?”
“嗯,是啊!不过既然爱妃来了,朕就到此为止啦!”皇帝说着就放下御笔,合上了折子。
珣妃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她缓缓走近皇帝,抬起两只玉手给他捶起背来。
“陛下日理万机,不要累坏了身子才是!何况今日乃中秋佳节,陛下在灵月台宴请文武百官共同观花赏月,就不要像平时那样批奏折到深夜了。”珣妃柔声说着话,温香的气息吹在皇帝的脸上,吹得皇帝十分惬意地闭上了眼睛。
“呵呵,爱妃言之有理!怎么,容妃今日没和你一同来吗?”皇帝睁开眼睛,神色带着几分不解和探究。
珣妃脸上凝着的笑容有瞬间的黯淡但又很快回复明媚,正欲开口,忽闻内侍进来禀报。
“启禀陛下,容妃娘娘差人来说身体不适,就不去赴宴了。”
“有没有说身体哪里不适?”皇帝伏案俯身问话,语气十分焦急。
“这个……奴才该死!来禀报的是容妃娘娘身边的云儿丫头,并没说娘娘身体哪里不适。”内侍头垂得很低,不敢看皇帝。
“下去吧!怎么会身体不适呢?”皇帝凝眉寻思,又朝珣妃道:“爱妃,陪朕一起去珉秀宫看看容妃罢!”说着正欲起身。
“陛下且慢,但听臣妾一言!”珣妃轻轻按住皇帝的双肩,循循说道:“臣妾来见陛下之前,实已差人问过妹妹是否愿与臣妾同来清和殿。”
“哦?她怎么说?”皇帝疑惑出声。
珣妃继续给皇帝捶着背,柔声道:“妹妹说身体不适就不来赴宴了。陛下也知道妹妹生性喜静,不爱热闹。妹妹十月怀胎不易又临盆在即,偶感身体不适实属正常。若是妹妹来赴宴了,人多礼杂,喧闹不止,万一妹妹不小心动了胎气,岂非得不偿失?”
皇帝闻言不由眉头深锁。
珣妃满意的笑了下,正色道:“何况时辰将近,文武百官都在等着陛下,陛下不可失信于臣前。臣妾已嘱咐妹妹好生歇息,陛下可先派御医去为妹妹查看病情,等到晚宴结束了,臣妾再同陛下一同去珉秀宫看望她,如何?”
说到这里,珣妃凝眸看着皇帝,脸上的笑意不知不觉间夹杂着一分关心和挂牵,但随之又恢复坦然。顾盼流转间,娇媚万千。
“爱妃顾虑得甚是周全!”皇帝赞许的看着珣妃,心里闪过一抹愧疚,随即又抚着珣妃的手笑着感慨道:“怪不得平日里只有你和容妃交好,若是后宫嫔妃都如爱妃这般通情达理,朕就少去一半烦恼啦!”
珣妃闻言莞尔一笑,仿佛一朵金莲在晨光雾霭中徐徐绽放,顿时殿内的宫灯烛火都失了颜色。
“来人,请胡太医去珉秀宫为容妃娘娘看病!”皇帝言毕,一内侍领命而去,又一内侍进来禀报。
“启禀陛下,康王世子楚业衡和晋王世子楚雁涵已到。”
“宣。”
“是。”
皇帝一抚龙须,道:“爱妃呀,今日康王和晋王也从封国来赴宴,朕刚刚差人把那两个小侄儿叫来了。几月未见,竟是十分想念。想必爱妃的心情也是如此吧,呵呵。”
说话间正有两个男孩儿从进入殿内。
左边一个男孩身型较高,束发嵌宝紫金冠,身着紫色镶边黑锦袍,脚踏青缎黑底小朝靴,剑眉星目,唇若刀锋,面若冠玉。年纪虽小,但一双黑色的眼珠却无比的清亮。
右边一个男孩身型稍小,玉冠束发,一身雪白绸缎,腰间束一条白绫长穗绦,上系一块羊脂白玉。眉如墨缀,鼻若琼玉,一双丹凤眼温和柔润,鼻梁清俊秀挺,皮肤白皙嫩洁。
珣妃看着殿前这两个粉雕玉琢般的小人儿,不禁转过头来对皇帝赞道:“好漂亮的两个孩子啊!长大以后一定是玉树临风、潇洒倜傥的美男子!”。
两个孩子站在殿中,让人感觉眼前一亮。
左边那个一双黑眼珠滴溜溜地转,好奇的东张西望。
右边那个一脸的温和沉静,见了皇帝不惊不惧,走至殿前不慌不忙地屈膝行礼:“不孝子侄楚雁涵参见陛下!”
左边那个见了也学着他的样子缓缓下跪,喊道:“不孝子侄楚雁涵,呃,不对不对,楚业衡参见陛下。”
“呵呵,衡儿,涵儿,都起来吧。你们年纪尚小,不必拘礼。快过来皇伯身边,让皇伯好好看看。”皇帝笑容可掬的看着两个孩子,招手叫他们走近身来。
两个小孩略微迟疑了一下,对望一眼,白衣男孩移动了步子,微笑着走到皇帝右手边。黑衣男孩见势也跑到了皇帝左手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