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十八,展示(第2页)
瞎说啦,人家一个这么乖,这么讨人喜欢的小美女,怎么会和那些老人们瞎捣乱呢……捣乱的都是那些熊孩子啦,譬如,熊小胖之类的。
就是他拿着花炮,然后剥出炮药,然后让别人给掺进烟丝里面的……掺烟丝的也不是我,我只是跟着看热闹……
喊姐姐,就不用按照他们说的那样,像是对老师一样的对待了:“好的,龙姐姐。”
“嗯,真乖!”一句龙姐姐喊的龙兴华心花怒放——这表示着她已经和面前的这个小姑娘建立起了初步的信任,建立起了初步的,良好关系:这对以后的工作,都是有着巨大的作用的:“那,你就跟着龙姐姐,一起去见见你的班级,见见你的同学好不好?
“以后,在学校里,你就要和他们一起,度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生活呢。”提前的,用多次重复的暗示,提醒小朋友们这里是学校,是校园,是和家里不一样的地方——这样做,会在他们那小小的心里,给留下学校和家里是不一样的意识。
也给未来的,学习生活打下和以前已经不一样了的种子——然后,他们就会主动自觉的,将家和学校,给区分开来:这,同样的是为了未来的学习生活,给留下一些必要的意识……这种意识,会被深深的潜藏到他们的潜意识里面,然后,让他们自觉的,给加以区分。
这,都是现代教育心理学上,所没有明确标示出来的一些小技巧——相当一个好老师,就不能完全的拘泥于书本上的那些死知识。
“好呀,不过,我已经学过的东西,还要再学一遍吗?”洗过了脸,擦过了香香(湿巾),被凉凉的自来水给冷静了头脑的赵小梅,就想起了之前,爸爸妈妈说的,要让自己在学校里好好学习,为了让自己上学,家里还交了三百多块钱的事儿——三百多!
那是好多的呀!
所以我要好好的学习,把老师的知识,统统的都给学到手——这样的话,家里掏出的那三百多的钱,也就不算是白花了:嗯,就是这样的:“这个,我就已经学过了嗳。”
伸手,指了指不远处的一个教室,
那里,有着小盆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此起彼伏的,学着‘鹅鹅鹅……’
好像是一群乱七八糟的鸭子……村里山塘那里,就有人养了不少的鸭子,
它们叫起来,就和里面的那些熊孩子们一样,叫唤的乱七八糟的……
“嗯,你已经学过了?”有些奇怪的……其实也不是太奇怪了:这个距离,不用抬头,龙兴华也就知道,小姑娘所说的,是一个什么情况了——那一首诗,也算是所有的幼儿园里,小盆友们所必学的一手经典了。
所以从一开始来到这里,
几乎每天的,
都可以听见一大群的小盆友们,像是一群聒噪的鸭子一样,用着各种各样的声音,在大声小声的喊着‘鹅鹅鹅……’
喊的,
都已经无动于衷了——听的太多了,也就习惯,就给忽略掉的,给当做一个背景音了。
不过,
这个女孩说她已经学过了——本身这个也是没什么大不了的:龙兴华自己小时候,在上学前,也同样的是学过了这一首的‘鹅鹅鹅……’的:那是在家里,妈妈给教的。
现在,
这个小朋友说她也已经学过了:这,随着人均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的小孩的爸爸妈妈们,会背这一首诗的,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了——没有不会背的了。
所以在上学前,她的家人就已经教会了她背这一首‘鹅鹅鹅……’
其实也算是挺正常的——也就是说这个小朋友的家人,对她的教育也挺投入,挺上心的一个意思——但是关键的,也就是在这一点了:孩子的家里,对她的学习投入,上心的话,对老师来说,那可就是一个好消息呢。
这样,
在教孩子的时候,可是会省下不少的力气呢:“你,是什么时候学的呀?”
笑眯眯的,龙兴华看着面前的女孩,更加的喜欢了。
“早就学过了呢。”仰起头,好看的蹙起小小的眉头,赵小梅仔细的想了想……最终还是放弃了:“好像,是好早好早以前,我都给忘了呢。”
“不过这首诗我可是记得呢,不信我背给你听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怎么样,是不是,是不是?”
“是……”倒是不错。
只是,
你的这种一口气背下来,
连一点抖顿和间隔都没有的……就不像是一首诗了呀:“可是……”
“我还会背其他的呢,我还会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还有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
“……将进酒杯莫停,与君饮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
不是,
这《将进酒》这么长的,你这是怎么给背下来的?
看着面前的小丫头一首一首又一首的给背着,龙兴华从最初的兴奋,渐渐的,变得惊讶,呆滞了起来:这丫头,
这诗,
这么些的诗……
她都是怎么给背下来的呀!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爱我家之哑哥无敌 (.org)”查找最新章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