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集 风水祖师(第2页)
传说管辂本是散仙转劫再世,因此能畅晓天机,超脱万象。最后修成正果,羽化成仙。西晋末年,鄱阳湖畔有位寒士,家境窘迫,父亲死后,找不到合适的安葬之处。这寒士是名真孝子,通宵为父亲守灵。三更时分,见一位异人走进灵堂,对他说了一句:“牛眠之处,便是吉壤。”正待追问,异人早已不见。蓦然惊醒,原来是南柯一梦。第二天,家里唯一的一头牛走失,四处寻找,后来发现牛卧在野地之中,想起异人“牛眠之处,便是吉壤”的谶语,便将父亲葬于牛眠之地。后来这名寒士投身戎旅,为东晋王朝立下赫赫战功,因功官拜太尉,大司马,都督八州诸军事,威震天下。成为魏晋时期为数不多的以布衣之身冲破寒门,跻进上层社会,最后位极人臣的成功典范。他,就是陶侃。而在梦中指点他的那位异人,便是管辂。
话说管辂飞升之时已经一百多岁。其平生所学,都载于一本书上,这便是《管玄经》了。传说此书中不仅包含星占卦爻,阴阳术数,风水地理,甚至天地之宏大,地府之幽微,人间邪法异术,无所不包。管辂终身未娶,耄耋之年,欲寻一衣钵传人,继承平生所学,游遍天下名山大川。后来终于让他访到一位天才,此人便是郭璞。
郭璞是继管辂之后最有名的道学术数大师。他从小聪敏好学,年未弱冠,便精通堪舆之术。管辂于游历途中见到郭璞,见他胸怀玄机,指点江山,老怀大慰。便将《管玄经》相授。
郭璞有一位远房叔叔,名叫郭象,比郭璞大了二十多岁,为人敏而好学,也是道学大家。而郭象品行低劣,《世说新语》曰郭象“为人薄行,有俊才”。魏晋时期,注解《庄子》的有数十家,其中以向秀注得最好。但还差《秋水》、《至乐》两篇没注完,向秀就被人迫害致死了。郭象其人,才气高而品行不好,他见向秀的注本不传于世,便窃为己有。另自注秋水、至乐两篇,作为己出。而后来向秀的庄子注竟然佚失,于是郭象便成为当世老庄道学的唯一大家。
郭璞鄙薄郭象的为人,从不主动与他交往,然而郭象素来喜好窃取别人的成果,自知学养不及郭璞,便经常以探讨学问的名义来拜访郭璞。郭璞都与他虚与委蛇,后来究竟还是着了他的道,被郭象将《管玄经》窃去,未几,郭象因过量服食五石散而死,从此《管玄经》不知所终。可惜一部堪舆学界不世出的经典,后人竟无缘得见。
后来郭璞根据自己对《管玄经》的记忆,整理成了一部《管氏地理指蒙》,仍然署名为管辂所著。然而以《管玄经》的博大精深,晦涩难解,郭璞并未参透,即便补录也只能是十存其二了。尽管如此,《管氏地理指蒙》与郭璞根据自身所学著述的《郭璞古本葬经》也都被后世风水学家奉为经典。而由于《管玄经》的佚失,管辂对堪舆学的开山立派之功也渐渐为后世所不知,以至于后来的阴阳先生都误将郭璞奉为风水界的祖师。这恐怕也是让郭璞哭笑不得的结局吧!
不知道这佚失了一千六百多年的《管玄经》如何出现在了师父的手里?这件“神物”到底是真是假?它的面世即将引出何等惊天动地的故事?请看第九集龙门烈火。 。♂丝♂路♂文♂学♂网*♂www.su♂ns♂il♂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