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进城应试(第2页)
木生见此事遭到大家的一致激烈反对,讪讪的说:“没……没有,我就是给你们说一声。”
沐喜定定的瞧着木生,嘴里噙着筷子头,试探着问:“木生,你是不是怕住店花钱?”
木生没有抬头,只一味的摇头否认,“不是,不是。”
他内心其实是动摇的,因为他眼见家里攒钱不容易,找廪生作保已经花出去一两,到县城要考试四天,吃住又都是钱,他想,能省就省吧,跟谭球住的话,住店的钱就省下了。但是他又想,跟谭球又不像跟栗辉,原本就是仇敌一样的,凑人家的方便,觉得有些别扭。
谭木匠不管木生点头摇头,只红了脸激动的说:“木生,跟你前程有关的事儿,绝对不能大意,为了省下那几个铜板跟二长腿的孙子搭伙住?没门!你考试,我陪你去,咱还得找个好屋子住下。”
木生只有点头,再不敢吱声。看来,谭球爷爷当初在爷爷心里留下的伤口还没有长好,一碰就炸了锅儿。
时间过得很快,正月过完,二月似乎还没怎么过,就到了考试的时候。
谭家庄离开丰县有三十多里路,按说提前两天从家出发就可以,但是谭木匠怕到时候没了好房子,二月十七一大早就上了路。
他赶着驴车,车上放着木生的考篮,里面装着笔墨纸砚,另外一个大包袱里面是沐喜装的衣裳,怕天冷又怕天暖,厚的、薄的、长的、短的,都给木生装了,此外还有杨氏和吴氏做的炒米、炒面、馍干,腌咸菜等等若干吃的。
木生看着这满满当当的一车东西,咧嘴笑道:“搬家一样。”
人生很神奇,在某些时刻,你觉得它只是一生中最平凡普通的一幕。可是,多年以后,你才会知道,就是这些平淡的时刻造就了一生的际遇。
就像此刻的木生,他觉得这一刻有点好笑,好笑之后赶紧上车,风尘仆仆奔赴考场。
他当然不知道,从这一次开始,他便真的踏上了漫漫科举之路,以后的许多年,他要经历数次大大小小的考试,搬家一样带着吃喝穿戴去奔赴考场,甚至冒着生死不定的危险,去迎接一次次人生的考试。
二月的乡村有几分萧瑟,萧瑟里又有几分宁静,爹娘、二叔、二婶和沐喜的身影慢慢变小,最后他们终于扭头回家了。驴车一路颠簸,直到过了正午才到县城边上。
木生虽然是第一次到县城,但是问路、跑腿的事儿,他都抢着干了,“哪儿能让爷爷啥都操心呢?”他想。
县城里的人一看木生的模样,再看车上装的东西,一下就猜出是来考试的,有个大婶十分热心,干脆也坐上驴车,直接把他们送到离县衙不远的一个客栈,“这家又便宜又干净,离县衙还近,就是不知道还有没有房间。”大婶一等车停稳,不等木生去问,自己就麻溜的下了车,小跑着进了客栈。
木生还没走到门口,那大婶已经满面笑容的折返了回来,“哎呀,小公子,你可真是吉人自有天相,这客栈正好有一间空房,是客人刚刚退的,快来快来。”
谭木匠一听这消息,笑得脸上成了一朵花,嘴里咕哝着“吉人天相吉人天相”就赶紧进来了。
木生抢先过去,仰起脸问账房,“掌柜的,这房间多少钱一天?”
账房打量了一下木生,伸出五个手指头,木生惊讶出声:“五十文?”
账房说:“这是我们店里最好的一间房,床又宽敞,又安静,多少人想住都住不上。”
大婶挤到前面来,从篮子里拿出一块梨膏放在掌柜的跟前,哄小孩似的说:“哎呀,掌柜的,你看人家爷俩走了老远的路,又是来考试的,你看,这小公子长得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一准是个进士的料,回头还能忘了你不成?”
木生站在一边听得都呆了,进士?大婶还真是看得起他。
最后,大婶凭着一块梨膏和一张巧嘴,最终以三十五文一天的低价,成功拿下掌柜的。
木生和谭木匠感激的不知说什么好,只剩下鞠躬加“遇见好人了,真是大好人”之类的反复说。
大婶谦虚一笑,拎着篮子飘然而去。
谭木匠很严肃地说:“木生,我看你准是要考中了,连不认识的都来帮咱,那文曲星才得帮你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