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间,王总旗神情有些不善了,目光煞气毕现,袁彬他爹揍他之前通常都是这副模样。
袁彬急忙道:“王叔误会小侄了,素素贤良淑德,宜家宜室,温婉可人,实为良配,王叔愿将素素许配给小侄,实在是铁面无私大义灭亲……”
“嗯?”王总旗咂摸着嘴,觉得不对味了。
袁彬苦着脸道:“小侄从小到大什么德行,王叔您也清楚,实在是配不上素素,王叔将她许给小侄,跟大义灭亲没区别,您这是亲手推闺女入火坑呐,您……再考虑考虑?”
被重重踹了一脚,王总旗怒道:“谁入火坑?就你这三两力气,我家闺女一天揍你三顿不带重样儿的。”
“……那您也不能推小侄入火坑呀!”
“敢说我闺女是火坑?”王总旗怒目,一手已按上了刀柄:“进了锦衣卫,翅膀硬了是不?今日我便代老袁管教管教儿子!”
袁彬吓得拔腿就跑,一溜烟跑远了,后面还传来王总旗的怒喝声。
…………
条子递上去了,厂卫办事的速度可谓风驰电掣。
袁彬不知道这张条子当天究竟经了多少人之手,他只知道第二天清早,吏部衙门门口忽然多了两标人马,一队是穿着飞鱼服的锦衣卫,另一队是穿棕色圆领圆帽的东厂番子,两标人马旁若无人地冲进了吏部衙门,直入后堂,在院子东侧的厢房里将王永笃和宋之渊两人锁拿,蛮横地给二人戴上手镣脚链,拖着便走。
拿人的过程异常迅速,锦衣卫就连拿人之前要下驾帖的规矩都省略了,两名文官就这样被关进了诏狱里。从跨入诏狱的那一刻起,两位文官的命运已经注定难逃生天了。
诏狱,又称“锦衣狱”或“镇抚司狱”,太祖立国时便有,从那时起,进了诏狱的文官通常都没有好下场,只要进去了,鲜少见到活着出来的,就算祖坟喷了火破例活着出来了,也已被厂卫的刑具整得半人半鬼,生不如死了。
袁彬只是个小校尉,他懵懵懂懂地看着发生的这一切。然而,迟钝如他,也渐渐察觉空气里的味道不一样了。
两位文官被拿后,吏部衙门的空气陡然紧张了许多,每日官员进出都绷着一张脸,以往官员们在衙门里见了面互相交谈寒暄的,如今也是一句话都不说,连招呼都不打,形如陌路一般擦肩而过。
这样的气氛原本不关袁彬的事,可两位文官被拿入诏狱的罪名已经公示出来,大家自然也就清楚他们是因言获罪,不管人家议论了什么,终究是被厂卫的人听到了,那么厂卫的人为什么会听到呢?这笔账无可避免地算到袁彬和陈公公的头上,毕竟二人是厂卫的坐探,而且朝中瞒不住事,很快就有人传出风声,揭举两位文官的人正是袁彬和陈公公。
如今袁彬终于尝到了千夫所指的滋味,可以说,他基本被礼部衙门里的官员当成了敌人。就连礼部尚书郭琎见了他也顾不得涵养,怒冲冲地朝他哼一声,扔一记“你给我小心点”的眼神。
气氛凝重的不止是吏部,整个朝堂都凝重了。
事实上厂卫这次拿入诏狱的文官不止吏部的这两位,六部和地方布政司都拿了人,有心人多看几眼便能看出,这次拿的人都是一些五六品的小官,而且看起来人数不多,但涉及的衙门多,就像撒了一张偌大的网出去,捞起来一批不起眼的小鱼似的。
袁彬在吏部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千夫所指的感觉很难受,谁见了他都没好脸色,每天走进吏部衙门就好像被一群哈士奇瞪着,不打你也不骂你,只是瞪着你,就问你怕不怕。
袁彬很怕,吏部的茅房都不敢上,就怕上到关键处被人从背后下黑脚踹进去,不能把人性看得太美好,反正换了袁彬自己,若有人得罪了他,一定会把这人踹进茅坑,袁彬做得出,别人必然也做得出。
♂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丝♂路♂文♂学♂网*♂www.su♂ns♂il♂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