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书生

字:
关灯 护眼
醉书生 > 三国之枭雄克星 > 第60章 娼者立牌坊,将军名讨寇

第60章 娼者立牌坊,将军名讨寇(第1页)

    当王邻来到王氏宗祠时,族中人倒是不敢闭门谢客。

    宗祠的大门敞开着,冷冷静静的,在大门的正中,只站着一位二十多岁的儒生。

    见王邻迎面而来,那儒生便展开双手,挡着王邻道:“王氏祖宗安息之地,外人慎入。”

    王邻道:“某非外人,人皆有祖,汝有祖,某亦然,汝之祖,亦某之祖!”

    那人道:“汝行事贼寇,有辱于祖,还是不入为好!”

    这话说得比较难听,不过,王邻并没有生气,而是大笑一声道:“汉之高祖刘邦,也曾被吾祖王离公视为贼寇,然后来如何?”

    那儒生闭口不言。

    王邻接着说道:“某所行之事,从未愧对祖宗,且世间之事,从来都是成者王侯败者寇,安知今日之贼寇,非他日之刘邦?”

    那儒生闻言,脸色数变,最后竟以袖掩面而退入祠中。

    王邻见无人挡路,便让亲兵在祠外等候,只带典韦和熊大入内祭拜。

    祭拜之时,那儒生又问王邻宗谱。王邻笑道:“不想妄生祸端,宗谱之事,日后自知。”

    待拜完之后,王邻才开口问道:“兄长如何称呼?”

    那儒生亦回应道:“某亦不想妄生祸端。”

    王邻也不以为意,笑了一笑便向外走去,待走到大门时,身后传来那儒生的声音:“王某名盖。”

    原来是王允的儿子王盖。

    王盖此人,也是很有才华的,年纪轻轻便官至侍中。只可惜后来与王允一起死在了长安。

    王邻身形微顿,也没有再说什么,径自往外走去。

    此时,并不适合说得太多,因为,按计划,太原是要被暂时放弃的。

    王盖目送王邻离开,对身边的侍从道:“取笔墨来,吾欲给父亲大人写信!”

    ……

    到十一月中旬时,王邻的先锋黄忠,带着三万战兵进入了雁门郡。雁门郡太守刘栋率八千边军来战,大败。

    刘栋为黄忠所杀,杀敌三千余人,俘敌两千,其余各自逃散。

    ……

    至此,王邻终于打通了从磁县到雁门郡的所有道路。

    接下来,王邻用军队控制着沿路各郡县城池,将磁县及藏于太行山的各类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雁门郡,历时一个半月,才将四十多万人口和大量物资全部运扺雁门郡。

    此时的雁门郡,因为地处边郡,受胡人经常入寇的影响,土地大量荒芜,人口纷纷逃亡,剩下的人口也主要集中在几座城池附近,算得上是真正的地广人稀。

    根据从郡治找到的户籍档案,偌大的一个雁门郡,户籍在册人口仅有20万人。就算是加上王邻带过来的四十万人,也才60万人。

    这意味着什么?

    先看一下中原地带一个郡的人口有多少吧,比如说……南阳郡人口24万,汝南郡人口210万,平原郡人口100万……

    这意味着……原本雁门郡的人口才20万,还没有中原地带的一个小县的人口多,但若论地盘大小,雁门郡要比中原地带的郡大很多很多,这完全是真正的地广人稀,再多的人口也是安置得下的。

    再看后世的龙华富士康,有员工三十多万。

    雁门郡的人口,在加入了这四十万黄巾之后,也就相当于后世的两个龙华富士康的员工那么多。

    ……

    接下来就有得忙了。

    军事和行政架构都得重新组建,一切都得好好规划。

    首先是军事方面,这是乱世生存的重中之重。

    王邻手下的黄巾军(含难民),现在有四十二万人之多,一郡之地,自然是不要这么多军队的。

    而且,这些人也并非全是军队,有很多都还只能算是难民。通过与黄忠等人商量,王邻决定只保留九万战兵,其它的全部分配土地转职成屯垦的农民。

    为什么只保留九万战兵?

    这也是综合考虑了雁门的地理环境才做出的决定。

    雁门郡的北边有一座雄关,也就是有名的雁门关。只要守着雁门关就可以挡着胡人的入侵。按王邻估算,有一万战兵守着雁门关就足够了。

    最大的威胁会是来自南边,南边是太原郡。大汉朝如果要进攻雁门郡,只能从太原出兵北上。

    但是,太原郡与雁门郡的分界线,是一座山和一条河,这座山便是五台山,这条河便是滹沱河。

    五台山和滹沱河,也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有些人打了败仗,就去五台山上当和尚去了,比如宋朝杨家将中的杨五郎……

    ……

    王邻采用贾诩的建议,调动十万黄巾沿滹沱河北岸修筑岸墙,又在五台山的各个要道上修筑关卡,再让臧霸带三万人马驻守,便可守得严严实实了。

    如此一来,南北两道防线共用去四万战兵,再在州治阴馆放上三万战兵,其它各县驻军大约两万战兵,共计九万战兵也就足够了。

    ……

    其二,就是民政方面,这是稳定发展的重中之重。

    民政这一块对王邻的挑战是比较大的。

    此时朝廷在并州的军队不是很多,按照王邻现在的军事实力,占据整个并州也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王邻手上并没有足够的人手治理这么宽的地方,这也是为什么王邻放弃到手的上党郡和太原郡的原因。

    治理一州的人才凑不够,就只能先将现有的人才集中起来治理一个郡了。

    王邻手上的民政人才不多,贾诩是谋士型人才,内政勉强也能应付的,但人家是……“劳改犯”,天天在想着“减刑”。所以,只能先从黄巾内部挖掘人才了。

    然后就是程昱。

    论民政,程昱要比贾诩强。在原本的历史上,程昱在曹操手下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县令。所以,王邻是有些想让程昱来担任负责民政的郡丞的。

    但程昱比贾诩还难缠。与“减刑”无关的事,他从不吱声。

    于是,王邻只好退而求其次,找到臧霸,让臧霸将他的父亲贡献出来,暂充郡丞之职。

    臧霸的父亲名叫臧戒,曾为狱椽,官职也不是很高。但是,在这个时代,并不是官职很高就有才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豪门霸主:老婆你选谁 军长家的小娇妻 雄霸万古 扶秦 神医豪婿 我在大宋斩妖除魔 君道万古之碧血青天 一拍两散 剩女穿越:冷王的替身妃 豪门怨偶在夫妻综艺上被全网磕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