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进军(第2页)
人头要紧,荆州这种地方,空降一个长官就想掌控局面那是痴人说梦。
长沙王在西北据长安,东海王在河北据邺城,都是兵强马壮盘踞一方。两人都有意取荆州,也都有能力,然而位置太远,鞭长莫及,为了个荆州丢掉老巢,得不偿失,于是也都不做打算。
不做打算就算了,这两位又时不时往荆州弄个人搞个事,折腾个幺蛾子。
贾后知道这地方控制不了,其实也压根无心控制了。有心的又吃不到嘴,南朝那边瞧见状况,指派武官用兵,想趁机夺回荆州。贾后知道消息也不做反应,那意思就是这地方掌控不住,索性丢出去算了。
朝中地方都乱的一团狗屁。
乌烟瘴气。
要是太子活着,怎么会出现这种局面。
因谢帷还兼任豫州刺史,所以空下来的荆州豫州,一时都无人接任,成为南朝军事力量还有当地军阀势力争夺的的战场。
谢帷对他那几个儿子的判断一点没错。聪明有余,心胸不足,难当大任。
谢家几位公子为了争夺老父留下的庞大遗产杀的你死我活,最后谢家大公子干掉了所有的兄弟掌了荆州刺史印。然而虽然胜利,却也已经是四面楚歌了,各郡纷纷闹独立,南朝军队虎视眈眈,当荆州刺史容易,要掌控荆州却是难之又难。
最后是北府军寒门出身的年轻将领刘信,一路扫荡群雄,突围而出,打败了所有的大小军阀以及南朝势力,成为了荆州真正的实权派。这刘信竟然是个能捅破天的,料理了荆州就刮起了讨逆大旗,称皇后贾氏扰乱朝纲,要清君侧,挥师二十万,挟持了荆州刺史谢帷之子谢呈,举兵向洛阳,轰轰烈烈造起反来了。
北府军乃是当年贺兰玉任命谢帷所创立。灵活性高,战斗力强,自从创立初起便是一支浴血横出的长锋,只在短短四五年间便历经了大小上百场战役,未尝遭遇一败,建立起了赫赫战功煌煌盛名。
谢帷出兵灭亡南汉,征伐蜀国,都是靠的这支军队。
北府军也正是因为战斗力强,灵活性独立性也极高,虽然是谢帷所建,但军队直接听命于直系将领,谢帷一死,这支军队就如野马脱缰,无人能制了。刘信是个极有军事天分的将领,北府军在他的指挥下是所向披靡势如破竹,两个月内已经杀到洛阳,兵临黄河之阴邙山之野,旌旗浩浩,遮天蔽日。
整个朝廷还没反应过来,压根没来得及调集足够的军队应付。
嫌谢呈控制着麻烦,刘信在河阴干脆直接杀了谢呈,自己任荆州刺史。
帐中点着牛油灯,光线昏暗,元襄跪坐在案前拿着手帕仔细擦拭着一把雪亮的长刀。
刀身反映着他的面孔,冷峻锐利,颜色鲜艳。他有一张好皮子,晒不黑磨不糙,身体健康气色好,唇红齿白,绿眼黑发,漂亮!他敞着襟怀穿一件素色中单,露着胸膛大腿,形状不大雅,面色却甚是严肃。
他有两年没有回过洛阳了,这个地方,永远能勾动他沸腾的热血。
刘信跟几个主簿参军商讨着书信,准备联络成都王贺兰闵,废贾后除奸,因着他这气势汹汹杀来,不论打着什么旗号都免不了造反一说,因此需得跟洛阳城中诸公达成一致,提前协商好善后事宜。
刘信是军人却不是莽夫,他寒士出身,是绝不敢跟洛阳那帮根深蒂固的军政势力硬抗的。
贺兰家的人也不敢得罪,他进入洛阳的打算是废了贾后,让成都王贺兰闵掌朝。
他很有自知之明,能这么轻而易举的杀到洛阳不是因为自己军队多么强,而是因为贾后已经失尽了人心,贺兰家的王爷们看好戏,谁也不想帮忙,朝廷上下军队软弱,根本就没有组织起像样的抵抗。
刘信道:“你姐姐是太子妃,她在朝中说的上话,要不你给她也写一封信?”
他问的是元襄,元襄瞧见了,板着脸道:“她只是个弱女子,这事跟她没关系,你们别扯上她。”
刘信只便作罢,继续同诸人商议。
元襄在北府军从督军校尉做到骑军都尉,又从骑军都尉做到将军,现在是刘信手下最受重用的将领。刘信这人是天生的统帅,元襄这几年在他麾下很得志,在军中也有了自己的威信以及独立听命的军队,他要上洛阳,元襄自然全力支持。
刘信这帮人只不过是一帮莽汉军人,没背景也没话语权,也没什么好争,也威胁不到谁,就算杀进洛阳,也只不过是给成都王或者什么别的有心人当刀子使,但给这些大人物当当刀子实在没有什么坏处,想杀人的人都需要刀子。
被人需要是天大的好事。
他马上就要重新回到洛阳了。
作者有话要说:北府军这帮人跟当初楚王是不一样的,他们干这事吧,没得啥危险,武功高嘛没人打得过,因为只是一群没背景的单纯军人,所以通常会是实权派拉拢利用的对象而不会被实权派当做敌人,安全哒,没事!香香会凭借这支军队发家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