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没完没了(第2页)
凤来提前溜了回来,所以蒋贵和胡氏还没进屋,她已经在灶屋拿早先晒好的小鱼干递给林氏。
锅里只有盐和少量的油,不放姜不加蒜,林氏直接把小鱼干和干的红辣椒倒进去摊开,用小火慢慢地烘,间或用长筷翻动一下。
凤来眼看着那小鱼干颜色越来越黄,而鱼香味也飘了出来,忍不住咽着口水:“娘,真香啊!”
林氏含笑看了看凤来:“等会儿就有得吃了。”
她把锅端离灶火,免得把小鱼干烤焦了。过了一会儿,再把锅放上去继续烤。
胡氏一回来,象谁都欠了她一吊钱似的,自顾自往她住的正屋里去了。
在里头翻箱倒柜了好一阵,打了个包袱往肩上一挎,就要走了。嘴里倒是对蒋吕氏说了句:“娘,我回胡家村住两天。”临走还没忘了拎上那篮鸡蛋。
蒋吕氏直瞪眼:“谁家锅沿儿不碰了锅铲的?动不动就甩脸回娘家,存心寒碜我们家呢?”
胡氏只当没听见,脚下生风只是个走。
蒋吕氏见媳妇不把她放在眼睛里,哪有不气的道理?就喊她儿:“贵,还不拦住你老婆?”
蒋贵不耐烦地一跺脚:“由她去,我可不侍候她啦!”
蒋吕氏故意扬声说:“贵,你送送她,顺便把你妹也接回来住一阵!”
凤来知道,蒋家和胡家,那是换亲。小姑蒋叶嫁了胡氏的哥哥,就把胡氏换给了蒋贵。
两家都穷,这么一来,蒋家和胡家既不用为娶媳妇花财礼钱,也省了嫁闺女的嫁妆,也算是无奈中的办法!
蒋贵听了蒋吕氏的话,头也不抬地应道:“我不去!”
“不听话的东西!”蒋吕氏恨道,顺脚踢了踢凳。
凤来猜想,叔刚打了胡氏,这时陪着胡氏回娘家,能得着胡家人的好脸色?再说了,好端端接叶回家,摆明了和胡氏斗着来,胡家人能让吗?
不过凤来还小,在这家还真说不上话。
林氏虽然也气胡氏,但想着她回娘家的不算短,得走到天黑去,就对蒋吕氏说:“娘,二弟正好回来了,不如让他去送送。”
蒋吕氏没法,只得找着蒋二牛说话。
蒋二牛刚从山上打柴回来,拿着个大茶缸咕咚咕咚喝着水。听了他娘的诉说,二话没说,抬脚出门:“那我就去送送。”
林氏晓得蒋二牛忙累了一天,早该饿了,递给凤来两个红薯说:“给你二叔捎上,肚饿了,先垫垫底。”
凤来连忙追上蒋二牛,声音又脆又甜:“二叔,这个拿着上吃。”
蒋二牛看了看凤来,憨厚地笑笑,走了。
回到灶屋,林氏准备好了蒋大拴和二婶张氏的饭菜,亲自给他俩送过去。其余的人,分坐两桌,吃了起来。
凤来眼睛一扫,桌上的男丁今儿只有蒋家老爷蒋信,蒋贵两个大人,其余都是孩:运来和勤来,二叔家的多寿和叔家的多宝。
自己这边除了她们娘儿仨个和奶奶蒋吕氏,还有二叔家的闺女伶儿,俐儿。少了胡氏那张叽叽喳喳的嘴,真是耳根清净了许多。
桌上除了那盘烤小鱼干算个荤菜,也就一大盘炒白萝卜丝,一大盆炒南瓜片了。饭是掺了红薯丝的米饭。
红薯丝饭,是将红薯洗净,刨成细丝晒干而成。待大米下锅煮至五成熟时,用筲箕捞出,此时才将干红薯丝拌于刚捞出的米饭内,用木甑蒸熟。
蒸好后的薯丝饭,喷香津甜。初吃尤其觉得有滋味。只有天天吃的人才晓得,红薯吃多了,再加上肚内没有油水,那真是连肠都要剐穿了呢!
一家人因为刚才发生的胡氏事件,都沉默寡言地吃着饭,饭桌上很是沉闷。尤其蒋吕氏,一张脸拉得老长。
只有胡氏的儿多宝不停地喊:“爹,我还要小鱼干,小鱼干香哩!”
小鱼干在这贫穷的农家,算得上是好菜了,怪不得多宝馋成那个样,毕竟他才四岁,哪里想得到他净吃小鱼干了,别人就得少吃啦!
林氏这时才坐到桌边,端起碗开始吃饭。凤来赶紧一筷夹了两条小鱼干,送到林氏的碗里。
林氏温婉地笑了笑,又将碗内的一条小鱼干夹到凤来碗里,顺便帮伶儿,俐儿,还有福来一人夹了一筷。又对蒋吕氏说:“娘,您多吃点!”
边上的蒋吕氏则是阴沉着脸瞟了她一眼。
蒋二牛回来的时候,凤来已经和福来钻进了被窝。
林氏还要帮蒋二牛热饭菜,直等他吃过了,自己把碗筷洗干净,这才歇下。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