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割稻与美食(第2页)
运来不愿人说他偷懒,因此还是放下裤脚,拿起镰刀继续收割稻。
稻谷割下来后,用拌桶在田头就把谷打下,将稻草晒在田间,稻谷则运回晒干完事。
所谓拌桶,就是在田间放一只大木桶,直径约两米左右,木桶内有一个斜放的方格型木架,打谷时,将收割下来的稻穗高高举起,用力向木架上摔去,随着“砰、砰、砰”的摔打声,稻粒便脱离稻穗,掉进拌桶之中。
凤来看着二叔将一束稻穗摔打好几下,才将稻粒全部摔下来。
运来也跟着二叔的样,可惜他没有技巧,不是稻粒摔不出来,便是动作幅过大,稻粒飞到木桶外的水田里去了。
蒋二牛就教他:”摔一下把稻穗提起来抖动几下,不能用力过猛,掉出去的稻谷可没法一粒粒捡起来。“
当拌桶里的谷粒沉积到一定数量后,林志成便用撮箕将其撮起,倒入装稻谷的箩筐里,装满两罗篼就挑回晒坝晾晒。
凤来见自家田里,割谷的,打谷的,拖谷草的,大家各司其职,配合默契。
而田埂小上,挑谷的你来我往,挥汗如雨,人人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不远处的稻田里,伴随着男人低沉的吆喝,嗵、嗵、嗵的打谷声此起彼伏,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直看得人心中热烘烘的。
凤来背着一背篓的豆荚回屋,见灶屋里也是热闹非凡。
”娘,咱家做啥好吃的呀?“凤来扬声问。
林氏笑眯眯地答:”娘在做米丝哩。“
原来林氏早在前一天就将米浸上了,起早将湿透了的米磨成米浆。此时正在做一种叫米丝的美味小吃。
因为起早开始干活,又是要下大力气的活,所以众人肚也饿得快。林氏特意准备米丝,做为歇伙儿的食物。
这歇伙儿,其实也就是干活累了,停下点个火抽筒烟的时辰。
灶屋里有人专门烧火,做米丝可千万不能中途熄火或是火苗不旺。
土灶上,两口锅在同时开工。
林氏立在灶前,腰上系着围裙,显得那腰身的曲线特别好看。
凤来在边上看着林氏操作。只见她娘左手端着一种特制的有围边的平底大圆盘,一边还有个小小的挂钩。灶边还摆着一摞这样的东西,而锅里的水,已经翻滚开来。
只见林氏右手拿着汤勺往下一探,盛好一勺米浆,手臂微微一斜,米浆就倒入圆盘中,左手再轻轻一晃,米浆便听话地平铺在盘底。
很快,这圆盘被沉入锅底,略作停留又浮了起来。而林氏手脚不停地又弄好了第二个,接着第个也下了锅。
一连摊了个,林氏朝锅里瞟了一眼,见那成型的米饼此时已经颜色泛黄,晓得已经熟了,便手拿长筷,将筷穿入圆盘的小挂钩中一挑,圆盘稳稳当当摆在灶旁的方桌上。
凤来见四狗娘赶紧将圆盘浸到装满冷水的大桶里过了一遍,麻利地一揭米饼的边,倒入蔑筛里。
另有人接过这米饼,用刀切成细丝。一边切,还不时抓起来抖抖散,省得粘到一块儿。
切好了的细丝,还得端到屋外晒上一晒。
女人们手脚生风,不多时细丝就装了几大筛。
凤来闻着这香味,忍不住就吸了吸鼻,一双杏眼滴溜溜地瞅个不停。她没吃过这个呢,所以觉得诱惑特别的大。
早被林氏睃在眼里,不由得微微一笑,抽空把热气腾腾的米饼揭出来,往上头抹了一点化猪油,再洒点儿糖,卷成一个饼筒,递给凤来。
凤来咬上一口,只觉得满口生香,好吃得不得了。她很满足地点着头,嘴里发出唔唔的声音。
林氏估摸着时辰差不多了,便切了点肥肉在锅内炼出油来,再下切好的肉片,肉香味飘得满屋都是时,林氏舀了勺水掺进去。
等水开后,林氏利地放入米丝,煮沸了再加些碧绿的蒜叶和盐,便可以起锅了。
几大碗煮好的米丝搁在桌上,每一碗的上面都盖着几片香喷喷的肉,绿油油的蒜叶也那么诱人,下面静静躺着乳白色的,细丝状的米丝,煞是好看。
看着就让人流口水啊流口水!凤来没吃过这种米丝,自然是很想尝一番的。
林氏干脆将锅里的全舀出来,每个来帮忙的女人一碗,她们头也不抬地吃了起来。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