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这场调解会根本没有凤来的一席之地,轮不到她发声说话。
胡氏还在那儿高声大嗓,口沫横飞:”你们要不依我的话,多宝我也不管了,全交待给你们就是。日后他读书也好,讨老婆也好,都着落在你们身上。“
蒋大拴和林氏还要据理力争,胡氏又开始淌眼抹泪:”你们要是不管他,我呀,我这会就当着大家伙儿的面死了吧!活着有个啥意思?还是死了的好!别拦着我,让我去死啊!“
胡氏哭着喊着要去死,还真没个人拦着她。
她从手指头缝里瞧见没人来拉,只好继续嚎啕大哭。
凤来嘟囔着:”要死还不容易?没有不能上吊的梁,湖上也没盖盖,尽管死去!“
福来在边上捅了她一下,小声说:”别说话,让人听见不好!“
凤来应道:”你瞧这泼妇,她怎么就不怕别人说不好呢?难道还真是做坏人比较有前途?“
福来要听堂屋里在说些什么,因此也就顾不上回答凤来的话了。
就听见蒋贵在喝胡氏:”消停点!咱爹和族长、还有村里的老人,会给咱们做主的!“
他也知道,自个儿老婆开价狠,大哥家根本拿不出这么些银来。再说了,这桩事情一古脑儿把责任推给大哥大嫂,还真有点不厚道。
不过他不敢跟胡氏怕惹祸上身。也怕胡氏鸡飞蛋打,到时候惹了众怒,一个钱都得不着就亏大了!
所以蒋贵立起身故意这么说,把决策权搁到他爹蒋信,和族长、村里的老人身上。
蒋信想着:儿媳妇既然可以漫天要价,那自己就来个落地还钱!反正大儿不脱层皮,是不可能的。
唉,真不晓得老蒋家造了什么孽,娶进这么个搅家精来。
于是蒋信就同族长商量:”大拴家哪里拿得出五十两银?再说了,这个事情老家的也有不占理的地方。她为啥不管好多宝,让他随便就跑到别人家里去了哩?我瞅着,就算大拴要赔银,有个十两八两的,就算是尽了心啦!“
胡氏一听又嚎开了:”爹啊,你是贵的亲爹不?你是多宝的亲爷爷不?我咋觉得贵是拣来的呀?怪不得多宝变成这样,你一点儿也不心疼呢!你要护着大哥家,以后就别认贵和我还有多宝得啦!“
族长也听闻过胡氏泼辣不讲理的名声,最关键是,蒋贵是个怕老婆的,家里凡事都由着个娘儿们说了算,从上次分家事件中,就可见一斑了。
他同村里的几位老人商量了商量,最后清了清嗓,咳嗽一声,一字一顿地说:”这么着吧!多宝出事,是谁都不情愿见着的。既是事情已经出了,就算大拴家和贵家各付一半责任吧。由大拴家拿出二十两银来作罢,以后两家还是兄弟,还是骨肉至亲。“
胡氏待要不肯,抽抽嗒嗒地说:”二十两银够做什么?够养活多宝几年的?族长也替我想想,若是多宝脑不好使,我在这世上活一日,难道能不管他?“
族长便问:”若是多宝好了,一些儿病根也没落下呢?难不成你还把这银退还你大哥大嫂?“
一句话问得胡氏哑口无言,半晌说:”起码要再添五两,我也就撂开手不提了!“
凤来冷笑:闹了这么些日,胡氏真正的目的,也不过是想从自家多刮几两银而已。
她知道,家里卖大葛根的银虽是得了十两,被蒋吕氏强要去了二两,二叔家送了两,外婆家,舅舅家送东西也花了些,再加上家中开销和用在多宝身上的,这会委实是没有二十五两银了。
族长毕竟公正,作好作歹,又添了二两,算是同胡氏议定了二十二两银。
蒋大拴无法,只得应承下来。他的条件是:胡氏今日就得带着多宝搬回自家去。
族长为防止有变,还特意让两家立字画押为据。
林氏还记得自个儿先前说过,她把二十两银借给了娘家嫂。这会自然不会当着众人的面再捧了银来。因此便说,过两日一定付清。
胡氏怕夜长梦多,因此板得脸象块铁板似的说:”银一日不拿到手,我便一日不回家去。“
凤来气得朝地上吐了口唾沫,心里道:你还不是在我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惯了,巴不得我娘伺候你一辈吧?咱们骑驴看唱本,等着瞧!我要不好好治治你,我这个蒋字倒着写!
胡氏说到做到,林氏没有银给她,她真的就赖在蒋大拴家不走了。
凤来气不过,偷偷跑去采了些叫做猪婆溺的草回来,这草吃了会让猪牛拉肚。
当然,胡氏是不吃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