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认为,下象棋只要有棋盘与棋子就成了,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还必须有一种规定来限制棋子的走动方法、吃子方法、如何分出胜负,以及出现争执的解决办法等等,这就是棋规。所以说,象棋是由棋盘、棋子和棋规组成的。
象棋是一种双方对阵的竞技项目。棋子共有三十二个,分为红黑两组,各有十六个,由对弈的双方各执一组。兵种是一样的,分为七种:
红方:帅仕相车马炮兵。红方有帅一个,仕、相、车、马、炮各两个,兵五个。
黑方:将士象车马炮卒。黑方有将一个,士、象、车、马、炮各两个,卒五个。
其中帅与将,仕与士、相与象、兵与卒的作用完全相同,仅仅是为了区别红棋和黑棋而已。
棋子活动的场所,叫作“棋盘”。在长方形的平面上,绘有九条平行的竖线和十条平行的横线相交组成,共有九十个交叉点,棋子就摆在交叉点上。中间部分,也就是棋盘的第五、第六两横线之间未画竖线的空白地带,称为“河界”。两端的中间,也就是两端第四条到第六条竖线之间的正方形部位,以斜交叉线构成“米”字方格的地方,叫作“九宫”(它恰好有九个交叉点)。
整个棋盘以“河界”分为相等的两部分。为了比赛记录和学习棋谱方便起见,现行规则规定:按九条竖线从右至左用中文数字一一九来表示红方的每条竖线,用阿拉伯数字1~9来表示黑方的每条竖线。对弈开始之前,红黑双方应该把棋子摆放在规定的位置。
具体走法如下:
1.帅、将:帅和将是棋中的首脑,是双方竭尽全力争夺的目标。它只能在“九宫”之内的九个点上活动,可上可下,可左可右,每次走动只能按竖线或横线走动一格。还有一条很重要的规定,就是帅和将不准在同一直线上直接对面,即“明将”。是“明将”的位置,帅不能走。
2.仕、士:仕(士)是帅和将的贴身保卫者,它只能在“九宫”之内沿着斜线前进或后退一格,不能平移。仕(士)在“九宫”之内只有五个点可以到达。
3.相、象:相(象)的主要作用就是防守,保护自己的帅(将)。相(象)的走法每次循对角线斜走两格,因为它走后的位置与原来的位置恰是一个“田”字的对角线两端,所以俗称“相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