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极的教育没有道德的教育,在这里我将最最实用最重要的教育法则提出来,即我们不仅不应当去争取时间,而且还需要浪费一些时间。这将是一个耸人听闻的怪论,那么我会针对这一怪论,做出合理的解释。儿童期是从两岁到十二岁,这是人生当中最为危险的一段时期,也是种种恶习和错误逐步滋生的时期,如不加以及时地给予纠正,它们就会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深处扎根,甚至将永远无法根除掉。
所以,在儿童期最初的几年的教育里,我们对孩子实行的教育应当是“消极的”,不要以教给他们掌握什么道德和真理,重点在于防止他们的心灵沾染上乌七八糟的思想。作为教师,你只需将你的学生健康地带到12岁,即使他们分不清左手和右手是什么样的关系,也没有关系。等到他们将自己智慧的眼睛睁开时,理性的大门也就能同时向他们打开了。很快,孩子就会变成一个非常聪明的人,这样,你就能简单地创造了一个教育上的奇迹。
当你试图想要说服你的学生相信他们有服从的义务时,由于你强迫孩子们去做尽管是他们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由于他们依照他人的心意去做事情总是感到痛苦,因此,他们就悄悄地照他们自己的心意去做,而且还会认为,只要大人们不发现他们是阳奉阴违的做法,他们就可以大胆地去做,而一旦被大人们发现,就准备向大人们来认错,以免吃到更大或是更多的苦头。孩子们为什么要服从,在他们的那个年龄里是不能被理解的,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人能够使自己能够真正明白和清楚这个道理;不过,由于害怕受到大人们的惩罚和希望得到大人们的宽恕,由于大人们的再三再四地加压和强迫,硬要孩子们去答应一些他们压根做不到的事情,所以弄得他们只好你怎样说他就干脆怎样去承认和服从的态度和做法;你以为是用道理将他们说服了,但事实上,是因为他们被大人们说得很害怕和厌烦了。
这样一来,如此的教育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第一,由于大人们将他们不能理解的义务强加在他们的身上,将促使孩子们起来反抗大人们的专制,使孩子们不再爱我们大人们,使他们为了得到奖赏或是逃避掉惩罚,而采取奸诈、撒谎和虚伪的做法行为,最后,使他们惯于用表面的动机,来掩盖自己内部秘密的动机,从而在大人们的手中不断地学会捉弄大人们的手段,最终使我们也无法了解他们真正的性格,而且一有机会就用空话来对大人们和别人进行搪塞。我们或许也会说,就法律而言,尽管良心上觉得是应当去服从,但它对成年人仍然是要加以强制的。我对你说法表示同意,但是,要不是我们将孩子教育坏了的话,怎么会有这类人呢?正是在这方面我们应当先要防备。对孩子们要注重讲体力,对成年人要注重讲道理,这才是自然的秩序,对明智的人则是不需要讲什么道理和法律的。
可以将你的一切教育法则都彻底考察一下,你就会发现它们都不是正确的,特别是有关风俗与道德的法则,看起来更加让人们觉得荒谬。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只有一条既适合于孩子们,而且对各个年龄的人们来说都尤为地重要,那就是:绝不损害他人。甚至教育孩子们为善这一条,如果不听命于这个告诫,就是虚伪和矛盾的、有害的。我们大家谁不会去做一些好事呢?我们大家都去做一些好事,不良善的人和其他的人们同样也会做一些好事;他如果做一件好事,成百上千的人就要遭殃;人类的种种灾祸就是从这儿来的。最最高尚的道德是消极的,同时,也是最难于实现和实践的,因为这种道德的教育不是为了做给他人看的,而且,就算是我们做得令他人很满意,也不能由此便在我们的心中产生幸福的开心和快乐。一个人如果从来没有侵害过自己的同胞,那这个人就等于是对他的同胞们做了极大的好事啦!他需要有多么多么坚强的性格和心灵才能够做到这一点啊!要体会到将这一条做得成功是何等的艰难,甚至是伟大。那就不能只是谈论它的理论,而必须还要付诸于实践。
这些较为一般的观念,我希望人们教育自己的孩子时,要预先多见注意,不时刻这样去教育他们,就必然会使孩子们损害自身的利益或是损害他人的利益,特别是会沾染上一些往后就非常难以纠正的恶习;不过,对于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孩子来说,显然就不大需要这么做了,因为在孩子们的心目当中没有播种上什么不良的行为种子,孩子们是不会变得那么顽皮、粗野、贪婪和撒谎的。所以,我在这一点上阐明的这些想法,更适宜于其他的情形而不适宜于较为一般的情形;但是,由于孩子们脱离他们原本的状态和沾染大人们的一些坏习惯的机会是越来越多,所以这种其他的情形就越来越常见了。在繁华的城市地方成长起来的孩子,比较在穷乡僻壤成长起来的孩子们更加需要提早接受这种教育。因此,就算是这种单独的教育只能够使孩子们在童年时期就能够成长得非常的成熟,也是宁可要采取这样的教育。
另外的一种情形是全然的不相同,那就是:有些孩子的年龄很小,但他们的天资却非常高。正如有些人们永远不能够脱掉自身的孩子气一般,有些人可以说是根本就没有经历过什么童年,这些人们差不多一生下来就成为了大人。不幸的是,这种例外的情形也非常的稀有,也难于看出来,每一位做母亲的都以为只要是个孩子都有可能成为神童,因此,也就相信自己的孩子也可以成为一个神童。不仅如此,她们甚至把孩子们说话的俏皮、活泼可爱和动作的天真等,这些司空见惯的现象也当作是孩子特别的外在表现,然而这些现象正是孩子们那样年纪的特点,最最能说明孩子的毕竟是还是孩子。你既然使一个孩子讲了很多的话,并且允许孩子什么都讲,一不讲规矩,二不讲礼节,那么,碰巧这个孩子说出了几句很中肯的话,那又有什么感到奇怪的呢?要是孩子一句中肯的话也不曾说出,那才让人感到奇怪,甚至比想象家乱说胡说一阵还感到奇怪。昂利四世讲:“孩子们撒了许多的谎,以至于他们最后终于说出了实情。”谁要是想说出几句漂亮的话,只要在平时多说些傻话就可以了。愿我们的上帝保佑那些除了说了几句漂亮话以外,就没有其他长处或是特长再值得表扬的时髦的人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