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书生

字:
关灯 护眼
醉书生 > 爱弥儿 > 儿童的理性境界

儿童的理性境界(第1页)

    只有理性才可以教导人类认识善良与丑恶,使人们趋向良善和憎恨丑恶,尽管善良与丑恶并不依存于理性,但是如果人类缺少了理性,那么人类的良心就将不能得以发展。在孩子们达到了理智的年龄以前,他们为善与为恶都不是出于自己的认识;在孩子们的行为当中无所谓善良与邪恶,在感情上尽管有时候能对他人涉及我们的行为。一个孩子如果总是想搞乱他所能看到的东西;凡是他能拿到手里的物品,他都把它们打个粉碎;他就像捏石头似的捏着一只鸟,将鸟儿给捏死,结果,他还不知道他自己再做些什么。

    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呢?首先,哲学家用人类自古以来就有的缺陷、好胜、骄傲、邪恶和自尊来解释这种现象;也许再进行补充一点,说什么由于孩子们感受到自己的柔弱,所以巴不得做一些用力的动作,亲自来实验一下自个身体的力量。可是,我们请看一看那衰弱多病的老年人,由于人类生命的不断循环,又使他们回到了孩子们般地那样柔弱的状态,他不仅常常是安安静静,一动不动地地呆着,而且还会希望他自己周围的一切也都是那样的平静;有一些较小的变动,就会使他们感到极度地不安和混乱,他想要看到宇宙万物间都是那样的宁静。

    如果起因没有变化,为什么与同样欲望相关联的同样柔弱在老人与小孩之间会产生有如此不同的结果呢?如果不是因为老人与小孩的身体状况的不同,那么,又去什么地方去寻找这种改变的理由呢?就生命的活力来讲,这两种年龄的人都是同样是存在的,然而在孩子的身上正在进行着充分地发展,而在老年人的身上正在逐渐地消逝;一个是在渐渐地毁灭;一个在渐渐地成长,一个是逐渐地走向生活,一个是渐渐地趋向死亡。

    聚集在老年人心里的活力,正在逐渐地衰退;然而在孩子们的心目当中,活力却是极其地旺盛,正在向外部扩张,可以说,老年人将会孩子们的生命将会使他身边的氛围都活跃起来。不管这些孩子们是在创造什么东西还是在销毁或是破坏什么东西,这都是无关紧要的;只要孩子是在改变事物的现状就够了,所有的改变都将是一种运动,也是一种活动。如果说在孩子们的身上似乎是破坏的因素倾向居多,其原因也不在于孩子们的邪恶,而是由于创造或是制作东西的活动是迟缓的,而破坏东西的活动是比较迅速的,所以更适合于孩子目前的活泼性情。

    假定我所推崇的方法就是自然的方法,而且在应用的过程当中也没有出现什么错误,那么,我们已经带着学生们通过了感知的领地,步入了较为理性的境界。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过去:人生的每一个时期,以及每一个阶段。都有与此时期和阶段相互适应的完善,都有与之相吻合的成熟。现在,让我们来感受一下“成熟的孩子”,这是一个令人高兴的、全新的“人物”。

    人生何其短暂,我们应当生出“幻想的翅膀”:春天来了,草地吐出绿油油地嫩芽儿,大自然也将重返大地,我们的生命也即将复苏,到处都是一片快乐的情景。童年犹如人生的春天,是多么的令人向往……

    童年如此之美,比成年的成熟更加能够引起我们的深思。童年之所以有着美好的记忆,就在于我们追溯、回忆童年的时期,心情往往是愉快的。

    当我们想到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如果浮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强壮健康、发育良好、时刻都在活蹦乱跳、没有表现出丝毫的痛苦的无忧无虑的样子,我可以毫不犹豫地断定这个孩子成年后将会是一个身体强壮、思想敏锐的人,我从心里将会感到高兴。我被他沸腾的热血温暖了,返老还童,重新获得青春。

    我们总会遇到现实与愿望冲突的情况:一个表情显得严肃的人抓住孩子的手,庄重地对孩子说:“跟我来,孩子。”当他们来到一个房间里的时候,我看到有一些书。的确是书!对于一个孩子而言,书——是多么沉重的负担啊!

    可怜的孩子被人给拉着手,但孩子仍旧是依依不舍看着身边环境里的东西,孩子默默地走去,但是眼睛里却充满了眼泪,心里也充满了怨气……来吧,充满可爱的孩子,快离开那个严峻表情的人吧,到我们这里来!

    于是,孩子来了,就在他快要走近我这里的时候,我感受到了愉快,孩子也同样地感受到了愉快。在这里等着他的是他的朋友,是一个和他一起游玩的伙伴。他坚信自己的快乐时光又要回来了,他恢复了乐观和自信;他的容光日渐焕发、身体也日渐强壮;他的步伐稳健有力量;他的肌肉充满光润、富有弹性;他的眼睛流露出天真无邪的纯净;他永远高仰着自己头……

    有些人喜欢根据孩子的只言片语来预测这个孩子的未来,但结果常常是出乎他们的预料。我的孩子的智慧不会仅仅表现在他的语言上,而是会储藏在他的头脑里。他的表现不像其他的孩子那样一样一看给人留下的印象就很聪明,因此,表现肯定不会如你所想,他的记忆力也不强,他只能说出一种语言;他不懂得人们习以为常的陈规和陋习;他也绝不会按照老套的理念来行事;他既不害怕权威也不遵循和依照先例……

    他有适合自己年龄状况的道德观念和行使的标准,大人们想要命令他去做的事情,他是不会去理睬的。如果他想要获得帮助,他会觉得去请求一个国王跟请求仆人的效果是一样的,在他的感念里,他会认为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

    他总是自由自在的,他始终会是自己的主人,他灵敏、神采奕奕、机警,他总是充满了活力。他绝不去给自己任何的压力,绝不去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他遇到意外的难事,并不会像他人那样的烦恼或是不安;当他遇到不论是什么危险的时候,也从来不会感到害怕,他的头脑始终保持着冷静和清醒,在任何的时候,他都是气定神闲,表现得胸有成竹……

    孩子的工作就是他的游戏,游戏和工作这两者之间对于孩子来讲是没有任何差别的。在这个时候,孩子做什么事情的时候都会感到兴趣盎然,他在任何的地方都会显得鹤立鸡群,他虽然不主动去发号施令,但是,实际上他却是首领……

    12岁的爱弥儿,爱弥儿进入了成熟的童年阶段。幸运的是,爱弥儿不像有些孩子,他没有牺牲童年的欢乐,他真正处在了一个天性完美的状态。在爱弥儿的身上,快乐和完美是一体的,他有着了与年龄相适宜的理性,同时,他也尽情地享受了大自然无私的馈赠的自由和愉快。就算发生了非常重大的意外,我仍旧可以讲:“他真正享受了自己的童年生活,享受了大自然给予他的一切。”能得到这样的教育,是非常艰难的,只有目光深远的人才能知道它。

    大家都愿意将孩子培养成为一个研究生或是博士,但是,我们都会犯操之过急的毛病,在错误的时间里要去完成正确的事情,试想一下,结果肯定是不会令人满意。凡事要恰如其分才能做好。在儿童期,不要给孩子们讲什么道理,那样只会使他们觉得“道理”令人讨厌,从小就对那些“道理”产生特别地反感。

    作为教师,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劳其筋骨!锻炼他们的身体、他的感觉、他的器官和他的体力。同时尽可能让他们的心灵只关注玩耍和快乐。那些所谓的道理和知识,要延迟到适合孩子的年龄时再教给他,绝不允许在今天就对孩子进行知识和道理上的教育。

    每个孩子都有特有的天资,我们一定要在对他独特的天资有充分明白和了解的基础上,找出最适宜孩子的方式和方法对孩子们施以教育。只有做到因材施教,才能使我们的付出获得令人欣慰的回报。令人爱戴和尊敬的教师,要谨慎啊!去发现和探索大自然那神奇的力量吧,去用心观察和了解你的学生们吧,让孩子们性格的种子在自由自在地生活里成长,仔细地观察他们的性格,不要去束缚这些性格的形成。

    令人爱戴和尊敬的教师,你需要谋划确定后而行动,如此才不让别人认为你是盲目行事,轻易就能出错,所谓的欲速则不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需要明白有舍才会有得,童年时期所浪费掉的时间,当孩子们长大以后他们会加倍地收回来。正如同一位高明的医生,他不会糊里糊涂去给一个病人开出药方,他一定会是在研究诊断之后,才会确定用什么方法进行治疗或是给病人开什么样的药方。

    不过,自然的教育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我们的孩子,他们也不是一个没有感觉的机器人,我们更不能将他们放到月球上、荒岛上,使他们与周围的人都相隔与分开。所以,他们会不断地看到他人产生欲念的情景和事例,会不断地受到外界的影响。我承认这些困难也许是没有办法克服的,但是我相信,只要尽力地控制和预防,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避免。只要我们拥有坚定不移的目标,向着既定的目标向前,就可能无限地接近成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总裁擒拿落跑新娘 战神难惹:王爷的倾城傻妃 小无赖的超能人生 宗主怎么又开挂了 梦想飞行里程之你是我的终点站吗? 穿成雪豹幼崽后我成了团宠 神落:血与尘之歌 异梦惊情 暴君的冒牌冷妃 陈不凡澹台皓月全本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