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和狐狸(第2页)
“听到这些话,乌鸦开心得忘乎所以,”
这个成语必须需要亲身经历过非常激动的情绪之后,才能体会其所表达的状况。
“于是,为了显示孩子们美妙的歌声。”
不要忘记,为了要懂得整个的寓言和这一行诗,孩子就要听一听乌鸦的乐声究竟是美在哪里。
“将嘴一张开,奶酪就掉在了地上。”
这一首诗写得真好,单单仅从诗韵的和谐上就可以想象出那种寓意的情景。我看见了一只正在笑着的嘴张得大大的,我听见了奶酪从树枝上掉下来的声音;不过,这种优美的地方对于孩子们来说是莫名其妙的。
“狐狸抓住了奶酪,于是说,我的好乌鸦先生。”
你看,我的好心竟然变成了愚蠢。当然,大人们可能就会马上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你要明白和知道,几乎所有阿谀奉承的人”笼笼统统的讲法,我们是不理解和不懂的。“都靠他所吹捧的人去生活。”一个十岁的孩子是根本不理解和不懂得这一行诗的。“花一块奶酪学一个教训,真是值得。”
这其中的意思很美说得很清楚。然而也可能有极少的孩子要将一个教训和一块奶酪拿来相互比较,所以,就可能情愿要奶酪也不会要什么教训。因此,应该使孩子们明白这种说法不过是一种笑话而已。孩子们是不知道其中的妙处的!
“乌鸦是又气又羞,”这一次失败便无法再进行辩解了。“发誓——可惜已经晚了——从今往后再也不上这种当了。”“发誓!”哪里有那样傻的老师敢给孩子们讲发誓是什么个意思,是怎么个一回事情?
在这里我不禁想要问,对于孩子来讲,是否需要告诉孩子们:现实生活中有为一己之私撒谎的人吗?阅读过这篇寓言的孩子,肯定会嘲笑说乌鸦笨,而且无一例外的都会喜欢上狐狸。对于孩子们来讲,这是多么可怕和不省心的教育啊!有些人为了自身的利益就拍马屁或是撒谎去骗人?我们至多也只能和他们说,拿别人当小孩子逗着玩,或是暗中嘲笑他们是傻里傻气的人,确实是有的;但是,一块奶酪就将整个事情给搞砸了,因为大人们不是在教孩子们如何将自己的奶酪紧紧地含在自己的嘴里,而是教孩子们如何想办法将他人嘴里的奶酪掠夺过来。这里,我又提起了我的第二个怪论;且这个怪论的重要性是不逊色于前一个怪论。
拉·封丹先生,我本人可以阅读和理解你的书,而且我也很尊敬你,要从你的寓言中受到教育和启发。至于我的学生们,就算了,原谅我吧,一个寓言也不会让他们去学。我认为读书是孩子们在儿童期遇到的较大的灾难,爱弥儿12岁时还不太清楚什么是书。
而现实情况则是人们都在挖空脑门,来寻找读书识字的好方法,有人发明了单个字母拼读纸片;有人将孩子的房间变成了印刷厂;洛克则主张用字骰来使孩子们认识字……其实,有一个办法可行性是非常强的,但是这个方法一直以来被人们给遗忘了。这个方法说来也很简单,那就是让孩子们自己有学习的欲望。只要孩子有学习的兴趣和欲望,随便什么学习方法都是可行的。当爱弥儿接到一封邀请他游览、划船、赴宴或看戏的请柬时,没有人给他读上面的文字,结果将时间给搞错了……,后来,他又接到了一封请柬,他很想搞清楚那些话的意思,还是没有人来帮忙,于是,他只能靠自己尽量地去学和试一试……,此时的爱弥儿肯定这样想:如果我认识这些字该会有多好呀!
我需要再补充一句,这一句也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欲速则不达。不急于求成和急于达成目的,如此的话,反而可以很迅速地达成结果。此方法可能会遭到人们强烈地反对,但我还是请你们能够继续读下去。
只要你长期与曾经学过寓言的孩子们在一起,你便可以很快地就发现,当他们有机会将他们所学的寓言拿来应用时,这些孩子们的所作所为差不多都与寓言作者的真正意图完全是相反的;对于大人们想要预防和纠正的缺点,这些孩子们却是毫不在乎,并且还偏偏就喜欢为非作恶,以便在他人的缺点当中自己得到一些利益和好处。在上面所讲的寓言当中,孩子们会以便嘲笑乌鸦,一边又暗自非常喜欢那只狡猾的狐狸,谁也不喜欢丧失掉自己的面子,孩子也是一样,他们也总是想要担任那些漂亮的角色;这是人类自爱的选择,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选择。
在所有的寓言当中,狮子的角色通常是一个最显要的角色,孩子在学了这些寓言以后,就会喜欢做狮子;当孩子们主持分什么物品或是东西的时候,他就会学习狮子们千方百计地将所有的物品都占为了己有。但是,当他学到蚋将狮子给搞垮掉的时候,孩子的想法就又不一样了,他就不想要做狮子而又想要做蚋了。他将来要学它在不明目张胆地攻击他人时,就将他咬死。
学了《瘦狼与肥狗》这首寓言以后,孩子们不仅不像大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将它作为一种谦逊的教训,反而认为这个寓言是在教人们肆无忌惮,在教人们如何放肆。我将永远也不能忘记的是,我曾经见到过有人拿这个寓言来欺负一个小女孩,想用这个寓言教小女孩乖乖地听大人的话,结果使这个小女孩很悲伤地哭了一场。在最初的时候,大家都不了解这孩子为什么会哭,最后了才搞清楚了孩子哭的原因。原来,可怜的小女孩受这种束缚已经受够了,她觉得她脖子上的锁链都被磨破了,她哭自己不是一只狼。
爱弥儿箴言:
当我们拿一些自相矛盾的寓意去教孩子们的时候,我们可以先想象一下,我们的这番苦心将会得到什么样的后果。不过,所有寓言在看来和在我理解,固然是不能构成反对寓言的理由。然而,在你们看来也可能恰好是它们应该得到很好保持的原因。在日常生活里,我们需要一种口头的教训,同时,也需要一种行动准则上的教训,前者有赖于一问一答地教训模式,教训一阵就算了事;后者则有赖于就好比拉·封丹给孩子们写的寓言和给母亲们写的故事。而这两种教训是截然不同的。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