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来都认为孩子们是不可能学会大人们教的那些寓言的,因为,我们不论是怎样努力地将那些寓言写得简洁明了,或是写得多么的简单,然而由于我们是想通过寓言的故事使得孩子们受到教育,受到启发,所以,就不能在教育孩子们的过程当中,加进一些大人们自己的思想,也不能加进一些孩子没无法理解的思想。而且,由于那些寓言为了便于我们和孩子们进行背诵,所以都被故事化了,但是寓言本身的诗韵反而使我们更加的难于理解;因此,如果寓言写的非常有趣味或是故事化很强烈了,那也就相当于是失去了它原有的鲜明的寓意。有很多的寓言是孩子们根本无法理解和读懂的,而且这些寓言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是一无用处,然而由于在一本书里面的这样的寓言与其他的寓言是混合在一起的,所以我们也就没头没脑地叫孩子们将这些寓言拿来认识,现在,我们暂且将这样的寓言撇开不说,我们在这里只说那些似乎只是作为专家们,为孩子所写的寓言。
我的爱弥儿是不会去死记硬背什么课文的,即使每个孩子都要去阅读拉·封丹的寓言。我们也要清楚和明白:寓言当中的语言文字不是所谓的寓言,就好比说历史书本中的语言文字不是历史一样,糊涂的人们总是喜欢将寓言当作是孩子们必须要学习的道德准则,丝毫不会去想和去考虑,眼前这个寓言也是他人杜撰的,甚至是虚构的,并且其中的谬误也不少,甚至和真理没有丝毫的吻合。因此,用寓言的方式和方法给孩子们讲真理和讲道理,如同用厚厚的抹布将真理给埋藏起来一样。那么拉·封丹的寓言又有几个孩子能真正看明白呢?
在拉·封丹的寓言集里,我只知道有5、6个寓言是洋溢着孩子们的天真气息的;我现在将这5、6篇寓言中的第一篇寓言,作为一个例子来讨论一下,主要原因是这一篇寓言,它既适合于各种各样的年龄的人,而且也非常适合孩子们来理解,会使孩子们学习起来也比较感兴趣。也能够使孩子们读过以后感到很开心,和受到教育启发。
“乌鸦先生正在一棵树上进行着歇息,”
“先生!”这个词它本身是什么意思呢?将它放在一个专门的名词之前它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呢?如果用在这里它又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呢?
“乌鸦”是什么?
我们为什么说“乌鸦在一棵树上歇息”?我们的讲法不是“乌鸦在一棵树上歇息”,而应当说“乌鸦歇息在了一棵树上”。因此,就必须来讲讲诗歌的倒置方法;就必须讲讲什么叫诗,什么是散文。
“它嘴里含有一块奶酪。”
什么是奶酪?是一块瑞士的奶酪,荷兰奶酪还是布里奶酪?如果一个孩子从来没有见到过乌鸦长什么模样,你如何才能给这个孩子描述清楚乌鸦长的是什么样子呢?如果这个孩子幸好他看见过乌鸦,他又怎能想象乌鸦会将一块奶酪叼在自己的嘴里呢?
所以,我们应当按照自然原来的样子来进行描述。
又来了一位“先生!”对狐狸来说,“狐狸先生被美味所引诱,”这个头衔真是很适合你!它可以说是玩弄花样的行家。应该讲讲什么叫做狐狸,把它们真正的内在的性格,以及平时在寓言里出现的性格讲清楚。“引诱”这个字眼,在日常生活里,是很少有人会使用的。应当对其进行加以解释;应当说明这个字眼只是在诗里的时候才会使用。要是一个小孩子问你散文与诗歌的讲法为什么不一样,你如何进行回答呢?“被奶酪的美味所引诱!”可是这块奶酪它是被含在歇息在那棵树上的乌鸦的嘴里的,这需要多大的气味才能使得树丛或地洞里的狐狸闻得到啊!正确的判断往往是依赖于有可靠的根据,在于能分辨他人所说的话语或是事情,有哪些是真哪些是假,所以,你能不能用这句话来训练自己的学生,来判断和掌握这个事物的真假和意义。
“向乌鸦这么说”“这样说”!狐狸能像乌鸦一样,讲乌鸦所讲的语言吗?聪明的人们,都会留心一下,都知道要慎重地想一想,才做出慎重的回答,人们回答出来的答案和话语,它的关系重大的意义是我们平常人所意想不到的。
“喂!你好,乌鸦先生!”“先生!”小孩子会发现你将这个称呼当作笑话来使用,以至他们并不知道它实际上是一种尊称。说“乌鸦先生”的人要费很大的功夫才能将加在“乌鸦”前面的冠词“的”(de)解释得清楚。
“你多美丽呀!我觉得很好看啊!”
没有用处的重复的语言。小孩子们看见你用另外的词来重复同样的意思,自己也就会学到说无聊的话。如果你讲这类多余的话是作为一种艺术的手法,以表达狐狸是有意用这些话语来大大地对乌鸦进行一番夸赞,这种解释可以对我来讲,然而对着学生去说,就很不适宜了。
“为什么要撒谎,这个动听的歌声只要是你唱的,为什么要对他人撒谎,”不要撒谎!“这么说,你有时候就是去撒过谎了是吗?如果你告诉孩子说,因为狐狸自己撒了谎,所以,它才叫乌鸦”不要撒谎,孩子们听了以后将会有什么感想呢?
“配得上你的羽毛”
“配得上!”这做什么意思解释?叫孩子们将羽毛和声音这两种性质完全不一样的东西去加以比较,你看他如何能理解你的意思。
“就让你来做这林子中百鸟的凤凰。”
“凤凰!”什么叫做“凤凰?”我们在这里忽如其来地又说起了虚妄的古物,差不多又像是在讲神话了。
“林中的百鸟!”多么形象的语言啊!阿谀奉承的人用雅致的词将自己的话语说得很高尚,以便能更好地诱惑他人。一个小孩子会懂得这样的妙处吗,小孩子能不能知道什么是高尚的说话,什么是鄙俗的说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