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书生

字:
关灯 护眼
醉书生 > 爱弥儿 > 纯真、幸福和痛苦

纯真、幸福和痛苦(第1页)

    如果一个孩子只是单独一个人,那我们大人们就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了。但是,如果他周围还有其他的人或是他们的同伴们,那么这周围的一切就有可能会使他的相像力燃烧起来。人们的偏见的激流将可能将他冲走,大人们想要想将他拉住,就必须使这孩子向着相反的方向前进,必须用情感的力量去约束他们的相像力,用理智去战胜他人所给予孩子影响的偏见。一切欲念都源于人类的感性,而相像力则决定孩子们感性的发展倾向。凡是能感知到其内部关系的孩子,当那些关系发生变化的时候,以及当他想象或者认为其他关系更加适合于自己天性的时候,他便会有所心动。便会使所有一切思想狭隘的人们的欲念,变为种种的邪恶,这是他们的想象的一种观念性的错误,甚至使得天使的欲念也将会变为邪恶,如果孩子们对它们也想象错了的话。因为,要想清楚什么关系最适合于他们自己的天性,他们就必须对所有一切人类的天性,拥有正确的认知。

    现在,我们就可以明智地运用我们心中的欲念,将要点归纳如下:首先,既要从整个人类也要从个体去认识人与人的真正关系;其次,要依照这些关系去节制人类心灵里的一切复杂的感情。但是,人类是不是可以自主地依照这样或是那样的关系,去节制自己的感情呢?如果人类可以自主地将他的相像力贯注于这个或是那个目标,或者可以自主地使自己养成这样或是那样的一种习惯,那当然是没有问题的。

    除此之外,现在的问题不在于一个人如何教育他自己,而在于人们通过给自己的孩子们或学生们所选择的环境,如何去教育他们。阐明了人们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才可以使孩子们遵守自然的秩序,如此的话,才可以清楚地讲明他们如何能够脱离那个自然的秩序。

    一个孩子只要他的感觉相像力,如果还受到他自己限制的话,那么,这个孩子所做的行为便没有任何道德的意义。也就是说,只有这个孩子的感觉相像力能够超出他自己,不再受到自我的限制的时候,他首先才会迸发出情感,而后才会有分辨善恶的观念,从而这个孩子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大人,成为一个构成人类心灵和心理的必要组成部分。因此,我才一直想要阐述和说明这一点。在进行阐述的时候并不那么感到轻松,是有困难的,一方面我必须摒弃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眼前的一些事例,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寻找一些顺着自然的秩序连续发展的案例。

    我们大家也都知道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和文化熏陶的孩子,只要他们自己感觉到一实践能力,就会将自己过早所受的那些的教育和文化熏陶付诸于实践。事实上,孩子们是很清楚他自己在什么实践就能有这种能力的,他们不会试着去等待这个时间的到来,反而会加速这个时间的到来。这些教育和文化熏陶将会使孩子们,在他们的血液还没有成熟的时候,就开始变得日渐沸腾,甚至,在他们还没有体验到他们有哪些欲望或是那些欲望是什么滋味之前,他们就知道他们的欲望,可能会达到什么目的了。这不是大自然刺激孩子们的结果,而是他们在强迫自然,因为大自然从来也没有教过他们,采用这样方式去做一个成年人。实际上,他们还没有成为一个成年人,可在思想上他们早就成为了一个大人了。

    真正自然教育的进程是比较缓慢的,是逐渐前进的,是使孩子们的血液一点一点地开始沸腾的,使他们的心思一点一点地趋于细致,使性情一点一点地慢慢的形成。比如我们可以看看那些,管理工厂的聪明的工人们,在用工具去制造东西之前时,会十分注意自己所要使用的那些工具是否好用和精致。并且人类在产生自己最初的一个欲望之前,都会经历一个漫长而焦虑不安的过程,会处于一个长期无知的状态中,在这个状态中人类的欲望的心,甚至是被完全蒙蔽了的;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他兴许有所欲望,但又不知道他自己想要得到的是什么东西。当这段时期渐渐过去,人类的血液便开始逐渐激烈地沸腾起来,由于过剩的生命力要向外散发。因此,在这个时候,他的眼睛开始变得灼灼发光,频频地观看他人,也开始对自己周围的人发生了兴趣,开始感到自己生来不是要单独一个人去生活的。此时他的心对人类的爱开始打开了大门,开始慢慢的认识什么是爱了。这便是人类正要经历的青年时期,纯真的心灵,他能够感受到了自己的幸福,渐渐也体会到了爱情。

    然而,在这个阶段,经过细心培养的孩子最容易感受的第一个情感不是爱情而是友谊。孩子们日益成长的相像力,使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他们有一些同类,也可以说人类对他们的影响要早于性对他们的影响。因此,将孩子们蒙昧无知的童年时期进行延长,同时,还可以有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利用孩子们日渐成长的感性,给这个青年人的心中投下博爱的种子。因为在一个孩子的一生中,只有在这个时期对他进行的教养和关心才可以取得真正的成果和效用,所以,这个好处的意义可想而知。

    我在很多时候都发现,很早就开始沉湎酒色、堕落的青年孩子性格表现得是非常残酷不仁的。他们的性情的暴烈,使得他们的性格变得爱报复、爱急躁。他们不顾一切,只会试图达成他们自己想象中的目的。他们不懂得什么是怜悯和慈悲,也不懂得作为一个人是需要怜悯和慈悲的。他们为了片刻的高兴和幸福就可牺牲他们的父亲、母亲的生活以及整个的世界。相反,我看到在天真质朴的生活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孩子们,由于大自然的作用,使他们养成了和睦和敦厚重感情的性情。他们拥有热诚的心,他们一见到他人的痛苦也会感到痛苦,会深为难过;他们见到自己伙伴们的时候就高兴得发狂,他们的双臂能亲切温柔地去拥抱他人,他们的眼睛会流出同情与伤心的眼泪;当他们发现自己使他人感到不愉快了,就会觉得羞愧;当他们发现他冒犯别人了,他们就会去感到需要去道歉。

    如果火热的血使这些青年孩子们急躁不安和发起怒来,隔一会儿后,我们就可以从他们那深深惭愧的表情下看到他们那天性的善良;他自己伤害了别人就会表现得不安和战栗,甚至哭泣,他愿意用自己的心血情感去赔偿他使别人所付出的心血和情感;当他感觉到他自己犯了过失,他所有的怒气便会立即消失,他所有的骄傲便会变得谦卑。如果别人无意间冒犯了他,在他盛怒的时候,只要向他道一个歉,只要对他说上那么一句话,他的怒气便可以消除;他既可以做到真心实意地去弥补他自己的过失,也可以做到真心实意地去原谅他人的过错。青春时期,不是对人怀抱仇恨而是对人十分仁慈和表现大度的时期。我是这样来认为的,我不怕大家将我的观点去付诸实践去考验,一个孩子在二十岁之前一直都可以保持着他那份天真的善良,那么到了青春时期,他就会是人类当中最慷慨和最善良的人,他既能够去爱他人,也可以换回来他人的爱,我深深相信这一点,我还从来没有人向大家讲过这样的话。另外,我也清楚那些在腐败的学院环境里被教育出来的哲学家,是不想清楚这一点的。

    人类之所以合群,是由于一开始人类的身体是非常柔弱的;人类之所以深爱着同类,是由于人类有着共同的苦难;如果我们不属于人类,我们就对人类便没有任何的责任了。一个人对于人的依赖,就是力量不足的表现;如果每一个人都不需要他人的帮助,那么,我们就根本不需要与他人进行联合了。因此,从人类的弱点里本身的反而就产生出了微小的幸福。所以,一位孤独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人,也只有上帝才享受到了绝对的幸福;不过,我们有谁知道这种幸福是什么样子的呢?一个力量不足的人即使自己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照我们想,有什么乐趣可言呢?也许他将成为一个孤单忧郁的人。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没有任何需要的人他怎么可能对什么东西都表示喜爱呢?他是不会喜爱什么东西的,我想象不出一个对什么都不喜欢的人,如何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人类之所以爱自己的同类,与其说是由于人类感受到了他们自己的快乐,不如说是由于人类感到了他们自己的痛苦;因为只有在痛苦中,人们才可以更好地看出人类的天性是一致的,看出人们对同类的爱的保证。如果人类的共同的需要能通过利益将他们都联系在一起,则人类的共同的苦难,便可以通过情感将他们联系在了一起。一个幸福的人的一张面孔,将会引起他人对他的妒忌,而不会引起他人对他的爱慕。我们会认为他之所以过得格外的舒服,是因为他偷窃了他不应该享受的权利;同时,拿我们的自私心来讲,是更加感到不舒服的,因为这种幸福的面孔将使我们感觉到这个人已经不再需要我们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总裁擒拿落跑新娘 战神难惹:王爷的倾城傻妃 小无赖的超能人生 宗主怎么又开挂了 梦想飞行里程之你是我的终点站吗? 穿成雪豹幼崽后我成了团宠 神落:血与尘之歌 异梦惊情 暴君的冒牌冷妃 陈不凡澹台皓月全本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