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面上现象上判断和看来,他们是很幸福了,但从内在的那一面去判断,他们过得真的幸福吗?答案是未必,因此,在很多时候人们认为最最幸福的地方,恰恰是最最不幸福的地方;我们总是去不可能有幸福的地方去寻找幸福,我们不知道快乐往往只是幸福可疑的征兆。一个在表面上快乐的人往往是一个不幸的人,他在拼命地欺骗他人和愚弄他自己。在交际场表现的是那样喜笑颜开的人,但是回到自己家里就变了一个人似的,差不多都是郁郁寡欢满腹牢骚的,甚至他们的仆人也要替他们受取悦他们朋友的时候,所受的那一番痛苦。真正的心满意足是不会那样去嬉嬉闹闹的。由于我们百般地喜欢这样甜蜜的一种感情,所以,我们在享受的时候就会领略其中的滋味,生怕它顷刻之间化为乌有了。一个真正快乐的人是很少将他的快乐形之于言笑的,可以说他是将他的喜悦,储藏在他自己的心里的。闹闹嚷嚷地穷欢作乐是烦恼和失望的烟幕。忧郁和淫乐几乎是相伴着的,就像同情和眼泪是伴随甜蜜的快乐而来的,极端的快乐将使人哭泣而不会使人感到微笑。
乍一看,好像玩乐的花样和次数一多,便可以增加人们的幸福,而平淡单调的生活将使人们感到非常的厌倦;但仔细一思考,事情却恰恰相反,我们发现心灵的甜蜜在于适度的享乐,在于适度两个字。欲望一动,就必然使我们感到浮躁和好奇,无聊的狂欢则更会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烦恼。当一个人不知道还有其他更舒适和美好的环境时,他不会觉得他现在的环境是讨厌和无聊的。在世界上所有的人类当中,野蛮人是最没有什么好奇之心的,同时,也是最不容易得遇上什么烦心的事情的;所有一切在他们的眼里看来都无所谓,他们所感到快乐的不是各种各样的豪华的东西而是他们的自身,他们一生都无所事事,因此,也就从来不感到有什么烦恼。
懂得人情世故的人总是戴着假面具的,这些人们几乎就没有以他们自己本来的面目出现过,甚至玩弄得连自己也不认识自己,当他们不得不露出自己的真面目的时候,他们就会感到万分的急促。在他们看来,要紧和关键的不是他们实际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是要在外表上看起来像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一想到我在之前讲到的那些青年人的面貌,我禁不住想到了他们是多么的倨傲、做作和油滑,使世人责难他和厌恶他;而一看到我的爱弥儿的面貌,我便不禁想到一付淳朴可爱的神情,它流露出他内心的宁静和喜悦,赢得了他人的尊重和信任,就好像你到了他的身边,他就要向你倾诉他对你的友谊一样。有人认为,人类的相貌只不过是大自然所描绘的特征的一种简单的发展而已。
而在我看来,除了这种基本的发展以外,一个人的面部的特征是通过他心灵的某些情感,及惯常的影响而不知不觉而形成的。一个人在他的面孔上流露的这些情感是最真确不过的,它们流露习惯了,便会在他的脸上留下持久的痕迹。因此,我才说一个人的相貌可以显示他的性格,因此,我们用不着去听他人拿我们不懂得的学问,做上一番神秘的解释,也往往可以互相看出彼此的性情。
在孩子小的时候,只有两种性情很显明,那就是高兴和痛苦。他们高兴的时候就笑,痛苦的时候就哭;他们没有介于这两者之间的灰色情感,他们会不断地时而哭又时而笑。像这样时而哭又时而笑,既不会在他的脸儿上留下永恒的印迹,也不会使他们形成一定的面孔;但是,当他们长到一定年龄的时候,变得比以前更富有情感的时候,情感的影响就会更加持久和强烈,从而留下难以磨灭的深刻的印痕;从心灵的习惯状态里产生的特征,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而变得永不磨灭了。
然而,我们也看到有不少的人的面孔,是随着年龄的不同进而有所变化的,我就看到过有好些人都是这样的;我往往会发现,我所见到的这些人也改变了他们惯例的脾气。这种情形,要是可以充分地加以进行研究的话,在我看来将会产生非常重大的意义,不能不在一篇以阐述依据外部征象去判断内心活动为重点的教育论文中占一个位置。
我不知道我所教导的爱弥儿,会不会由于他不懂得模仿习俗的做法,和假装他实际上没有的情感,便没有那样的可爱,我不打算在此论述这一点,我只清楚他将来比他人更有感情;我很难会相信,一个只会爱他自己的人,为了使他人喜欢自己,竟能假装得和有些人一模一样,以爱他人而使自己得到一种崭新的快乐幸福的感觉。至于讲到这种感觉的本身,我认为我在这方面所做的阐述,已经足够使一个有头脑的读者,明白和了解这个问题了,同时,也可以表明我前后所讲的话也并不相互矛盾。
现在,回过头来谈谈我所采取的方式和方法。我认为,当年轻人快要到了懂事的年龄时,我们便只能够让他们看到一些可以克制,但不刺激其欲念的情景,我们就应该拿一些不仅不可以刺激到他们的感官,而且还能够遏制住他们相像力的活动的事物给他们看,以便将他们日益增长的相像力,从那些刺激欲念的事情上加以进行转移。必须让他们远离那嘈杂的大城市,因为在嘈杂的大城市里,妇女们的穿扮和一些不正经的行为,将可以加速和提早孩子们受到自然的教育;同时,在大城市里,所有的一切在孩子们看来可能都是享乐,然而,那样意义上的享乐,只有在孩子们有选择的能力的时候,才应当去了解和清楚的。我们将他们又带回到了他们最初居住的地方,在那里,乡村的朴素的生活,将使他们在二十岁这个年龄的欲念,不至于如此迅速地发展;如果他们偏爱艺术,因而使孩子们不得不留在了城市里,我们就必须预先防止孩子们,由于那种爱好而产生一种更加严重的懒散的习性。要仔细替孩子们挑选与他进行交往的同伴们,帮助他们挑选日常的爱好和活动。拿给他们看的图画也必须是生动而淡雅的,以便能够做到的是感动他们的心,而不是去诱惑他们的欲念,培养他们的情感而不是在刺激他们的感官。还必须要注意的是,外面的环境里也许到处都有一些放荡的场面和行为,需要大人们加以提防,如果不加节制那些欲念就一定会对孩子们造成一些无法弥补的伤害。
问题并不在于硬要我们的孩子们去做慈善或做看护会的会员,不在于硬要孩子们去受那些使人感到悲痛欲绝的事情的折磨,不在于硬要他们探望了这个病人之后,又去探望那个孤儿院的孩子,跑了这家医院又去那一家,刚刚看过了刑场又去看监狱;问题是,我们之所以使他们见到人间的悲伤景象和场面,目的是使他能拥有一颗感动的心,而不是使他的心肠变成了一颗铁石的心肠。同样的场景看多了,反而,孩子们就会觉得无所谓了,对一切事物都会变得见怪不怪;我们如果常常看到了某一样东西,那么,在我们的心里便不会总是想象那件东西,然而,使人们能够感受到他人是痛苦的,恰恰就是人们的相像力在起作用。
正是由于医生和教士看惯了病人和死人,所以,一个个他们的心才都变得那样的硬。因此,要使你我们的孩子们能够看到人类的命运,和他身边周围的人的痛苦,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可以使他们看到的次数过多。只要能好好地选择一件事情,在适宜的时候告诉他们去看,就足以使孩子们在一段时间里心怀恻隐,常常去思考和感受那件事情。
爱弥儿箴言:
一个孩子之所以能够对他看见的事情做出判断,不是由于他看见的类似的事情多,而是由于他看到了的那个场景触动了他,使他有所思索;他之所以对一件事情有迟迟不忘的印象,不是因为那件事情的本身,而是由于我们使他依照一定的看法和观点去思考那件事情。因此,如果使一个孩子清楚的事例、形象和教训过多的话,时间长了,就会使这个孩子的感官变得很迟钝,而且,原本这个孩子就是按照一种自然的方向正在前进的时候,反而,我们使他脱离了正规。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