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就禁不住要将做老师的人们的虚伪的神气,进行揭穿,因为在青年时期的孩子们,他们总是喜欢傻头傻脑地要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然而老师们就要遏制学生们的这种行为。老师们假装将学生们当作孩子来看待,而且,在他们叫学生完成什么事情的时候,他们总装得好像如果是他们自己去完成的话,便一定比学生们完成的更加高明。因此,我认为作为一个教师,不仅不可以如此损伤青年孩子们的勇气,反而应当不惜一切力量提升他们的信心,要使他们与你并驾齐驱,一同进步,以便使他们能够变成与你相匹敌的人;如果他们现在还达不到你的这种水平,你自己就应当毫不怕羞、毫不犹豫地下降到和他们一样的水平。
一个老师一定要知道的是,他的体面不在他自己的身上,而在他的学生的身上;要纠正学生们的过失,就必须承担或是分担他们的过错和失败;还要洗雪他们的耻辱,必要的时候还要承受他们的耻辱。要仿效罗马人的勇敢,当他看见他的军队在溃逃,到了无法收拾的时候,就冲在士兵的前头,带着他们去逃跑,并且大声叫喊道:“你们不是在逃跑,而是在跟随你们的统帅。”那么,他是不是就因此而不光彩呢?一点也不;他这是以牺牲自己荣誉的办法为自己赢得了更大的荣誉。道德的美和天职的力量,将打破了人们愚蠢的偏见,使人们不能不对他表示称赞。如果我在为爱弥儿尽我的职责的时候被打了一下耳光,我不但不可以进行报复,反而,我要到处去宣扬这件事情,我不相信世界上真有哪一个人会坏到因此便不能尊重我。
说完老师了解下来该说做学生的了,一个学生,不可以认为他的老师的知识就像自己的知识那样,是非常有限的,不可以认为一个老师也同样很容易上人家的圈套。如果一个孩子由于不会进行比较和观察,而将所有的人都看作是与自己一个水平,并且只相信那些与自己处于同一个水平的人,如果是这样的话,这种想法是不大好的。可是像爱弥儿的现在,他是那样聪明的一个青年,是不至于愚蠢的会有这种错误的想法的,如果他真是具有这种想法的话,他便不是一个好青年了。他对老师的信任也应当表现为另外的一种信任,那就是信任他自己理智的判断,信任自己的知识是渊博的,信任自己能够理解很多的东西,并且认为那些东西都对他自己有很大的益处。他从长期的经验中深深地明白和相信,这个教导他的老师是很爱他的,并且是一个聪明有知识的人,并且也知道如何为他来谋求幸福的。他应当清除,为了他自己的不管是眼前的利益还是将来的一些利益,最好还是听取这个人的建议。
然而,一个老师要是也像学生那样,一再上人家的当,他便没有什么权利要使学生们尊敬他了,他也没有什么权利对他的学生进行教导了。做学生应当相信自己的老师,而不应该认为老师是故意使自己掉进人家的圈套的,不要认为一个老师见哪一个学生头脑单纯,就故意给这个学生布置上许多的陷阱让他往里跳。学生们一定要避免这两种不好的设想,那么,老师们应该如何来做呢?最好的做法且又是最自然的做法是,与学生们一样表现得既天真又朴实,并且将他们即将遇上的危险告诉他,清清楚楚地向他们指出那些危险,然而,绝不可以对他们夸张,也绝不可以表现得急躁,决不可装腔作势或故弄玄虚,尤其是不可将你的意见当作是命令式的,使得他只好听命于你,并且在讲话的时候,也决不可带有武断的口气。
如果样做过以后,假使他还是会像往常一样固执和执拗,非要老样子去干,又如何办呢?那老师们就不要说什么了,就随他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好了,你便也照着他的样子去做,而且要乐乐呵呵、坦坦率率地去做;如果可以的话,也要与他一同尽情地快乐。如果后果确实会很严重的话,由于你始终在场,必要的时候要去制止;如此一来,他便会认识到你的先见之明,和你的一番好意,他怎么能不佩服你的远见,和同时又感激你的好心!他种种的过失,正好可以变为你手中的缰绳,以便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约束于他。这里,做老师的应当适当地掌握的一门最大的艺术便是:要根据情况进行劝勉,能预知他在什么样情况下可能去听自己的话,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能还是那样地固执,以便处处让经验去教育他,同时,又避免使他遭遇太大的凶险。这也就是如何使他身临危险而心不受危险的诀窍和秘诀。
在他还没有犯错误以前,就应当向他微微指出他即将要犯的错处,让他预知他自己的错误;而在他犯了以后,就决不要去指责和责备他,因为这样做只会让他感到生气,使他出于自尊而反抗他的老师。在教育他的时候,如果让他感到了的反感,那对老师们是没有什么好处的。我想,最不恰当的就是对他说:“我早就给你说过了。”要想使他回忆起曾经自己告诉过他的话,最简单的办法是:在表面上好像是将你说过的话忘记了似的,可事实上,当老师们看见他因为没有听自己的话而感到羞涩的时候,老师要和和气气地用好听的言语,将他的羞愧给遮盖过去。当他发现了你为了他而忘记了自己,不仅不使他受到难堪,反而使他感到安慰的时候,他一定会对你心存感激之情。如果在他伤心时,一个老师再去责备他,他就会新生怨恨,而且会发誓不再听这个老师的话。
事实上,一个老师对一个学生的安慰,其本身就是对这个学生的一种教训,如果他对你的安慰不起什么疑心的话,则这种教训便越是能够收到效果。我想,当老师告诉学生说许多的同学和许多的人也都犯过同样的错误的时候,他是预想不到你会对他讲这样的话的,因此,你采取在表面上同情他的办法,就可以将他的错误纠正过来了;因为,对一个自认为比他人更加高尚的人来讲,也会借用别人这样的例子来安慰他自己,那是非常可羞的,他将知道,他今后顶多只能说他比别人优秀了。
在学生们犯错的时候,正是可以给他们讲寓言的时候。我们借寓言这种特别的形式去谴责那些犯有罪刑的人,便既可以教育他而又不能冒犯他;他会将寓言所讲的真理用来观看自己,最后会明白它所讲的话果然不虚。从来没有上过他人的吹捧的当的孩子,是不可能明白我在前面所说的寓言的含义;可是,如果刚刚上过拍马屁的人的当的孩子,便能够清楚地看出乌鸦的确是一个傻蛋。这样以来,他们经一事他便可以做到长一智,对一件事情所带来的经验,他很有可能过不了多久就会遗忘掉,然而,通过寓言,便可以印记在他的心里。一切寓言中的教训,都是可以从他人的经验或是他自己的经验中获取的。凡是要经过一番危险才可以获得的经验,就叫他从历史的书籍里去寻找去,而不要教他自己去尝试。如果在尝试的过程里不会发生什么较为严重的后果,那就让年轻的人们去冒一下那个险好了,我们还可以用寓言的形式将他目前还不清楚的特殊的案例,编成故事告诉他。
不过,我的意思并不是说,你应当阐述一下这些故事的意思,更不是说你应该将它们写成一定的格式。大多数寓言在结尾的时候提示的寓意,不过是最空洞的,也是最为人们所不能正确理解的,似乎是因为这种寓意不能够或者不应当说清楚,所以,才采用这种方法让读者明白似的!为什么要在末尾的位置加上这种寓意,以至于剥夺了大家自己动脑筋去体验的乐趣。教育的艺术就是使学生们喜欢老师们所教的东西。为了使他们对你所教的东西产生兴趣,那么,就不应当使他们的脑筋对你所讲的话,是那样的默从,就不应该使他除了听你讲话以外,便没有事情可做。
一个老师的固然应当自尊,但也要让自己学生的自尊心有机会发挥自己,要让他们能够讲:“我来想一想,哦,我明白了,我看懂它的意思了,我学会了。”意大利喜剧中的那个丑角是非常惹人厌恶的,其原因之一就是他硬是要煞费苦心的向观众讲解,大家已经听懂了的那一套台词。我不希望,也不喜欢一位老师也去做这样的丑角,更不喜欢他去做一个寓言家。
但更为重要的是,要使你的学生理解和听懂你所讲的东西,不应当将什么话都讲完,把什么话都讲完整的人,反而讲不出什么好的东西,因为到了结尾人们就没有兴趣听他说了,拉·封丹在有关鼓气的青蛙的寓言中,所添加的那四行诗有什么意义呢?他担心他人读不懂这个寓言故事吗?他是个伟大的画家,难道说还需要在他所画的作品下面写下它们的名称是什么吗?当然不用。
如此一来,他不仅不可以使他的寓言,广泛地应用于一般的情形,反而只会使他们适用于特殊的情形,将它局限于他所举的那个例子中,而让大家不能将它应用于其他的例子中。我希望大家将这个无与伦比的作家,所做的寓言故事拿给一个青年人去阅读之前,将其中的结语都给删除,因为他本身就在那寓言的正文里花费了很多的心思,他已经是讲得既明了又非常有意思了。如果说不借助于下面的结论和解释,你的学生就不能明白那个寓言再讲什么的话,我敢断定,就算是这样地解释一番,那么,这个学生也不见会懂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