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有人说,人这一辈子会喜欢很多人,但是只能爱一个人。&29378;&47;&20154;&47;&23567;&47;&35828;&47;&32593;&119;&119;&119;&47;&120;&105;&97;&111;&115;&104;&117;&111;&47;&107;&114;
我的题记是错的。
人这个感性的动物,有时候没办法准确界定什么是喜欢,什么是爱。
过来人:“喜欢一个人是想要这个人的一切。”
某人:“那爱呢?”
过来人:“爱一个人是想把一切都给这个人。”
这也是模糊不清的。
也许,到了一定程度的喜欢就是爱。
爱的本质就是一种不计成本的喜欢。
很多人遵循着题记所说的,一旦有了第一个爱过的人,那就坚决不去爱第二个(这里的爱不包含亲情的爱)。
这些人又分为两派。一派人随时都在努力地去喜欢上尽可能多的人,在每个似乎适合自己的人身上倾注感情,但还是矫情地坚决不会对别人吐露半个爱字,却又试着让时间去洗刷这些感情,幻想着有一天这种感情在对方心里会变成爱,然后顺理成章地去接受它。
另一派人则有过之,这种对感情的专一和执着使他们染上了精神洁癖。他们会在心里默默地喜欢上一个人——但因为洁身自好,他们从来不会去刻意谈论爱情和关于爱情的一切,直到某一天,他们当中一小部分人中了爱情的彩票。
第一派人良心难安,第二派人花光了所有运气。
我并不是鼓励人们去滥施感情,做一个现世韦小宝。
要知道,爱情是守恒的。
人这一生可能会爱上许多人,但是他所能付出的爱并不是无穷无尽的,反而十分有限。
爱情在每个人生阶段也有不同的价值。
年少时的爱,倾尽韶华,不染尘烟;年青时的爱,刻骨难舍,烟雨一场;年老时的爱,宁静和煦,相濡以沫,
在最好的年华,爱上一个合适的人——此时所倾注的爱,虽然不是最沉静的,但却最为热烈而珍贵。
付出了,但不一定能收回等量的爱。其实对方可能在心里默默酝酿着与你全然体现在行动上的爱截然不同的回报,也可能在心里早已把你当成一个宣泄情绪的一次性用品。
就像在很多鸡汤里反复煮过的那样,爱情是相互付出的双赢结果,而不是单方面的索取或给予。
我记得高考前的一天,在准备作文素材的时候。
我看到川端康成在《花未眠》中的那句话:“凌晨三点,看到海棠花未眠。”
从花的角度,我等着你,这就是我对你的爱。
从我的角度,我看着你,这就是我对你的心。
也许结局不在两者之中,但我还是相信,如果下定决心爱一个人,那么就要努力地去喜欢,适应对方的一切,读对方喜欢的书,和对方聊感兴趣的东西,为对方做能带来幸福火花的事。
然后,不论结果如何,用尽力气。
陪这个人走下去。
崔甫在我们共同工作室的微信推文里曾经写过这么一段话。
“我们看到了两个阵营的人,单身与情侣,单身忍受不了情侣秀恩爱,情侣感受不到单身的快乐。段子再多,自己的苦都在肚子里翻滚。今时今日出现这么多的讽刺与自嘲,要么就是从心,要么就是怂,单身自有单身的快乐,情侣自有情侣的幸福。多少爱情流失于他人的嘴,没人知道。”
说说感情呗。
感情这个东西,说白了就是一盅翡翠白玉汤。
看起来一清二白,但个中滋味却说不清道不明,细呷一口有余味饶舌,但总唯独觉得少了些什么。
我和很多人感情都很好,但这些感情又都有微妙的不同。
崔甫这个人,天生严肃脸,看人就像看尸体。但是唯独和熟悉的人在一起的时候,他才会展现真实的自己——内心世界丰富多彩,说白了就是闷骚无比。
我和这个家伙的感情要是形容一下,那就是除了穿一条裤子,几乎就是同一个人。
在我们还都是单身的时候,我对他开过这么一个玩笑:“要是哪天咱们脱单了,会不会有一天相遇在常一起去的海岸城。”
“那时你牵着你的人,我拉着我的人。我们还是彼此,但唯独不能像以前一样,拍着对方的胸脯开低级玩笑了。”
当这个笑话变成现实的时候,即使我们的感情一直很好,但总会少了些什么。
我的前桌是个女生,棕色的半长发,长得介乎漂亮和耐看之间,散发着文艺气息。
她和我一样是语文课代表。她笑起来会掩着嘴,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