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熠世这个孩子是个学文科的材料,努力的话进年级前十没问题。”
这之后的几年,这句话时不时会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虽然我的政治成绩几乎没进过年级前十。
所以,我就是个成绩平均,排名稳定的“白开水”型学生。我基本上没有什么优势科目,就连我一直引以为傲的语文成绩偶尔也会排在年级二十名开外。
我身上散发着学习全文科的优势气息,但却没有能让具体一科老师欣喜的成绩。
换句话说,我的天赋技能就是“文科”而不是“历史”“英语”或者“政治”。
我的角色设定就是如此。
“说不定这种全科专精的天赋是最强的呢。”我有时候会这么安慰自己。
这种老师对学生特别的注意在数学课上体现地尤为淋漓尽致。
曼玉(数学老师)喜欢让学生上讲台解题,一方面培养学生能力,一方面自己能稍微休息一会。
每一次周测评讲之后都会有半节课的空余,数学老师就会让学生们上讲台去讲题。
课代表是个大眼睛白皮肤的女生,数学成绩在班上最好。
有时候是老师自己点名,更多情况是课代表安排同学上讲台。
一般都是班里数学的前几名轮换着上台,次数一多大家也就习惯了。
倒不是我不赞成这种做法,只不过我曾经深切体会到“给别人讲”和“听别人讲”所带来的效果差异。
数学前几名的成绩自然一直很好,排在中间的人很难有信心学上去。
有些时候,有些鼓励,哪怕一次就好。
不论大家是否都听得懂,也不管你是否结结巴巴地讲完这道题。
最后台下的掌声和心里的愉悦是最珍贵的。
它们会成为一个人在接下来很长时间内奔跑的动力。
四
我的高三英语老师喜欢教育学生。
Sam(英语老师)是个暴脾气,但是又特别擅长给学生做思想教育工作。
我们的感觉是,他一个人包揽了大部分属于班主任以及一部分属于学生处领导的教育工作。
“我没有要求你们和隔壁重点班一样都考高分,因材施教也有道理。”
“但是我作为教师,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尽可能照顾到你们每一个人,最后只要你们的均分提高到120甚至125,我就问心无愧了。”
Sam经常花上小半节课的时间教育我们,从学习到做人,从胡萝卜大棒到鸡汤。
怎么说呢,这老师很实在。
有一次,我们宿舍的外卖被门卫扣留,一纸箱吃的放在门卫室不得取走,桃子身上的校卡也被扣在那里。
门卫:“找你们班主任过来拿。”
我:“那你先把我同学的校卡还给我。”
门卫:“我凭什么给你?”
我:“那是我舍友。”
门卫:“……说不给就不给。”
我:“班主任电话打不通,你等着。”
过了一会,桃子在办公室找到了唯独没下班的老戴。
不一会,门卫的电话响了。
门卫:“哦……那行吧,外卖让他们拿走。”
我:“我舍友的校卡。”
门卫:“自己拿,别烦我。”
再后来,我们抱着外卖箱跑到了办公室。
Sam:“还没吃呢?”
我:“老师你要吃啥自己拿吧。”我有些不好意思。
Sam:“那你们拿回去吃吧,不用管我了。”
“铃铃”他的手机响了。
Sam掏出手机,我扫了一眼来电显示,是学生处主任的名字。
Sam拿起电话,说了两句,笑了一下。
挂断。
Sam:“看我干嘛?还不滚回去吃饭。”我们抱起箱子跑回宿舍。
晚一点的时候,我们把一盒鸡翅放在了Sam的办公桌上。
那天晚上他加班。
♂丝♂路♂文♂学♂网*♂www.su♂ns♂il♂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