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登民说:“古时传下的轻功,以顶功和铁锡碑的习练较为普遍,有章可循,稳实可学。身体健康的青年人,若掌握其功法,加上自己的刻苦练习,都可成功。除了武林中普通习练的轻功功法之外,历史上各家各派尚有多种更为隐秘的轻身功夫。其练法不一,其功境也深不可测,我们将在最后选几种介绍给大家。从这几种功法,我们或可窥见各大门派神奇轻功之一斑,有志者若更能依法苦练,证悟玄境,将乃光大中华武功的莫大幸事!练习轻功必具的条件。”
高延津嗦:“在身体素质方面,要求健康,无疾病,还要求身体动作轻灵,因起高跃远,无不以轻为功,而身躯肥硕的人,由于体质条件所限,纵使苦练,也难望大成,当然,内家轻功也有些殊胜的练法,身躯壮大亦可成功。在毅力上,习练轻功要有超出常人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因为练习轻功(特别是顶功和铁锡碑练法),自始至终,至少要10年左右的时间,其中之艰难困苦,非常人所能忍受,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是不可能练成功的。正因为条件之严,练功之苦,故轻功习之者少而成之者更少。”
高登民说:“练习方法。练习轻功需要很多用具、设施。如木桩、弓房、跳台、铁衣、铅瓦、铁鞋、跑板、护踝等等。⒈木桩选用坚实的圆木制成,其规格一般直径2寸,长2尺,一半削尖埋入土中固定,另一半露出地面之上,各桩距离以练功者步子的距离为度。⒉跳台用砖砌成长方形的台身,其规格一般为长5尺,宽3尺,又用同样大小的木板制成台面,盖于砖上,板下四周有约1尺长的边,刚好套在砖台之上,使练功者跳上时不致动摇。初练时高3尺,以后逐渐加高。跳台的另一种制法是做一木架,四脚埋入土中使其牢固,架上铺以木板。台前可挖一沙潭作为起跳点。⒊沙坑在泥地上挖一深3尺,直径3尺的圆潭,底下铺一层厚沙。随着功夫增加,坑亦逐渐挖深,直至超过头部一尺深为止。”学习轻功之前,宜先练基础功——丹田内功。现在的人,身体虽强弱各异,但若未经过气功锻炼,大多上焦满蚀,下焦虚陷,气机紊乱,意气不和。丹田内功就是以特定的方法锻炼人身三宝精、气、神,使百脉通畅,丹田之气充盈。晋代许逊在《灵剑子》中云:“气若功成,筋骨和柔,百关调畅。”丹田内功性命双——修,这里为轻功基础,修好命功阶段即可。
高延津嗦:“练习道具、设施。⒋铅瓦用铅制成瓦的形状,内一面略为凹进,如半圆形,与腿形相吻合。一般从4两(16两制)起,逐渐增为半斤、一斤、二斤半、到三斤半为止。也可用铁块来代替。铅瓦要用死铅,方法:将铅放入火中烧红,再放入猪血中粹之,并浸泡三天。如此再烧、再浸泡,总七次,再埋入土中七七四十九天,即可除其“火毒”,然后按练功者小腿外形制成轻重不等铅瓦备用。”火候:习练丹田内功,不可不明火假,掌握火假决定功夫的进程和质量。然历代丹家视火假为不传之秘,道都南五祖中之一薛道光赋诗云:“圣人传药不传火,从来火候少人知,莫将大道为儿戏,须共神仙仔细推。”
何谓“火”?何谓“火候”?《脉望》曰:“以气摄精谓之药,以心炼念谓之火。”火,实际上就是指意念,意念的运用,或叫神,或叫我之真意。《金仙证论》曰:“火者社也,……皆我之真意。”火候,指的就是炼丹中用火的掌握。《悟真直指》曰:“金丹全赖以火候修持而成。火者,修持之功力,候者,修持之次序,采药须知迟早,炼药须知时节。”用我们现在通俗的话讲,火候实际上就是指用神(意念)来调息(调节呼吸)。但火候之法度,实难掌握。其中谈得最多的是文火和武火,《医学衷中参西灵:论医士当用静坐之功以悟哲学》中云:“盖静坐之时,用脑中元神,所谓文火也。采阳生时,用心中识神,所谓武火也。由斯而论,静坐之时用文火,当名为凝神照气穴至采阳生时用武火,言可谓凝神入气穴。”元神无意,火起犹温,识神意到,故火起甚烈,对于火候的一般规律,被誉为“万古丹经王”的《周易参同契》云:“首尾武,中间文,始七十、终三旬。”练功之时,主要就是调起火力,念不可起,起则火燥,意不可散,散则火冷。练功中,前半段用武,但又不可故意加重意念呼吸,必须注意武火是在练功过程中形成的;火起之后,则勿忘勿助,自然无为,以文火温养之。练功火候,历来全凭师傅指点,或自己在功中去摸索、领悟,逐步把握其中的要决。道家丹鼎门有“八字火诀”:“似是乃是,自然而然。”学者可细细参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