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怎么,”仿佛中,那人好像轻叹了一声,又听见说:“你走罢。&29378;&47;&20154;&47;&23567;&47;&35828;&47;&32593;&119;&119;&119;&47;&120;&105;&97;&111;&115;&104;&117;&111;&47;&107;&114;”
苏墨有些纳闷,见那人转身离去,便也只好自顾自回了贤王府。
却说那人是谁?正是那想要了解大夏风土民情,是故停留在柳州的周国三皇子——长孙无定。
他听闻苏柳回来了,便特意换了衣服,亲自前来拜访。不过他自知自己身份特殊,只能半夜前来探望了。
他自身本就武艺高强,那贤王府虽然防守严谨也拦不住他。不过是因为知道贤王与苏柳都有些功夫,是故不敢靠近,只在听雨楼外远远地查探了一段时间。
不想却偶尔被苏墨撞见,那苏墨心里因为听闻苏柳与别人饮酒作乐,是故郁郁不乐,也不唤人,反而鬼使神差跟着他到了府外。
两人一交手,彼此都对对方有了敬佩之意。惺惺相惜,反而停留了脚步说了两句话。彼时两人对视,都觉得十分熟悉,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两人在一年前,曾是见过面,甚至算是生死之交。只是当时两人落荒逃跑之际,难免狼狈不堪,也无心识记对方相貌。
此次相遇,长孙无定风度翩翩,苏墨扮作男装,故没有认出来。
那长孙无定倒是觉得苏墨熟悉得很,只是听她说是男子,也不上心。内心慨叹,不知当日那四娘现今如何。
晚些时候,苏墨回了王府,有人问起去处,也不提起今晚的事。只匆匆洗漱了,便躺床入睡。
第二日午时,便有许多太监前来王府恭贺。苏墨正好在场,见这阵势,匆匆换了装扮前来打探消息。
听得里面宣传圣旨,说是皇上降隆恩,因苏柳此次治水有功,特封苏柳为轩王。并未裂土划地,仍命在京中住着。因时间匆忙,暂未另行安排府邸,只依然留在贤王府,过几个月,便要另行安排王府。
此番旨意一下,贤王府算是炸开了锅。众人喜气洋洋,一一前来道贺。苏墨听得愣了,一时又悲又喜,又惑又惧。
喜的是苏柳功成名就,悲的是不知自己去留。疑惑的是皇上怎么会有这样安排,怕的是,皇上万一心情好,给苏柳指婚了怎么办?
她已经几日未见苏柳了,想要趁此机会去找苏柳,一边道喜一边试探。在王府里转了一圈,总也没有见到苏柳,以为他还在皇宫中,也只好作罢。
贤王府张灯结彩,明日要大办宴席,为苏柳庆祝。所有朝臣亲友,早已听闻消息,便一一前来送礼。只怕明日酒宴一办,要更加热闹了。
这热闹之际,主角却不在厅上待客。
苏柳正在霞云居,小心翼翼地观察着贤王的脸色。
今日他正在给小五回信,便听见皇上召见,匆忙换了衣服去了皇宫。刚刚拜见完毕,就听见皇上问话。问他治水的事情,也问他的生平经历。
他依言答了几句,便听见皇上说要封自己为王。
皇上这话说得轻巧,却把满朝文武百官全部镇住了。半晌也没有一个人能反应过来,也没有一个人开口说话。
苏柳虽然知道会有赏赐,可万万没有想到会是这么大的赏赐。大夏自建国以来,从未有外姓封王的先例,再者自己治水也不至于功高如此。
他正要推辞,已然来不及了。圣旨早就写好了,皇上不过是通知一下他而已。他神志不清就莫名其妙又回了王府,然后就听见太监们来宣读圣旨了。
晚些时刻,听闻朝罢贤王回府,他便十分知趣地过来请安了。
贤王脸色淡淡的,一看就是不高兴了。苏柳也不敢说什么,只在旁边端茶递水,磨墨铺纸。
“劳动了,不敢惊轩王大驾,还请轩王自便罢。”贤王冷冷地说了一句。
苏柳不接话,悄无声息转身将窗户给打开了。这屋子里怎么总觉得闷,他要喘不过气来了。
片刻,下人过来摆饭。看见苏柳在,便嬉笑着问到:“柳大人也在?也在这里一起吃了吗?”
苏柳正笑着要答话,只见苏容贤站起身来,拂袖骂到:“什么柳大人!瞎了眼了还是聋了耳了?轩王在此,哪里容得你来放肆?”
那下人吓得魂飞魄散的,连连自己掌嘴。
苏柳看不下去了,温声劝他下去了,然后才关了门,转过身望着苏容贤。
“贤王若是对属下有意见,只管冲着属下来,又何必拿下人出气?”
“呵,轩王此言,小王听不懂!再者,轩王贵为王爷,在小王面前自称属下,小王担当不起。”
听得苏容贤这么冷嘲热讽的口气,苏柳也气得不轻。他喘着气,在房间里走了两步,时不时回头瞪着苏容贤,却又不知说什么是好。
走了片刻,他才气极拂袖而去,在门口时,忍不住低声怒道:“王爷既然如此说,那真是平白辜负了我这十多年的心了!”
刚抬脚,却被拉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