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煦虽然让戏志强与郭少游进行明国的律法编写,但是也不是不管不顾,这年头的律法其实已经很完善了,因为有着秦律在前,所以各个朝代的律法都是遵照秦律编写的,只不过是没有那么严厉而已。
李煦虽然懂得一点的现代律法皮毛,但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李煦觉得自己的帮助真的是极其有限。
只要时刻关注就好了,在说了上位者劳心,下位者劳力,李煦觉得自己只要靠着众多臣子做事就行,真要像明朝的朱元璋那样勤政估计绝对会英年早逝。
李煦现在觉得自己还是不已过早的去征伐中原,因为刚刚打下的地盘实在太多,好多的东西没有消化,而且明国的百姓们只是安稳。
只是刚刚好没有饿肚子,所有的一切都在百废待兴,急功近利的去占下更多的地盘其实也没有用,因为治理国家比起打下一个国家更难。
李煦在现代的时候只是一个屌丝,根本没有接触过政治,所以只是个小白,一切朝堂上的东西根本就不懂。
李煦连一个小官都没有做过,让李煦突然引领一个国家实在是太难为人了。
不过李煦也有优势,所谓没见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在现代信息爆炸的时候或多或少的接触过些零散的东西。
这些现代的信息虽然只有一只半爪,但是放在古代就了不得了,这就成了李煦的施政远见。
所以李煦几乎是每天都有新的命令下达,整个明国的朝廷机器开始了疯狂的运转,;李煦只是动动嘴,但是下面的官员就会跑断腿。
李煦让郭少游带回来的狗蛋直接替代了典大壮的亲卫职责,让典大壮去了边城坐镇,为了日后攻伐中原做准备。
狗蛋是个异常忠心的锦衣卫,从小就被洗脑灌输要忠于李煦,所以意志坚定,李煦很是放心。
不过狗蛋的名字毕竟不怎么雅观,所以李煦思来想去的给狗蛋直接就改名了,赐予狗蛋皇族之姓李,赐名为鹏。狗蛋现在就叫李鹏。
鹏这个字一直就有飞天之意,所以比喻的是志向与高远,狗蛋很喜欢这个名字,自从李煦让狗蛋接管锦衣卫后,锦衣卫的发展越来越快。
李煦觉得一个国家发展始终离不开农业与商业,所以在明国直接开始发展农业,鼓励百姓们开始经商,
李煦让户部出台严格的法令,必须要收商税与农税,但是由于土地兼并的问题李煦一直没有下定决心。
直到李煦忽然想起了清朝时候的摊丁入亩之法,这个法令虽然还是不能阻止兼并土地,但是也有效的遏制了兼并的蔓延。
毕竟土地多税收就交的多,李煦想到这个法令的时候很兴奋,所以直接就召开了会议。
李煦一直没有去搞什么一言堂,因为这个法子毕竟不怎么长久,虽然李煦现在有时候会乾纲独断,但是大多数时候都是讨论解决问题。
这一天百官们都陆陆续续的在议事厅里坐下,李煦不一会儿就来到了议事厅的主位。
李煦看着众人直接就说出了摊丁入亩的方法,于是众人开始讨论。
于卫兵们由于是武将所以不参与明国的施政,所以不上朝堂,明国一切的施政纲领都不会征求武将的意见。
这是李煦的要求,军政分离是一定的,而且经过多年的发展,明组织已经越发的壮大,李煦作为明组织的首领见过了许多的组员。
军队一直都是每个朝代的严重问题,在皇帝不强的时候就会出现藩镇割据,藩镇割据的出现与封疆大吏有管。
一个官员又是管民又是管军,那么权利大了以后难免会有异心,所以李煦觉得自己一定要将这种态势扼杀在萌芽之中。
在明国军队只是军队,而且已经分成了职业军人与民兵俩种态势,所有的军队里都有明组织的成员存在。
每个军队的指挥官都配有军队的教导员,所以思想问题根本就不存在,要是有人存了异心,那么保证他指挥不动士兵。
李煦觉得自己只是个普通人,所以没有什么聪明才智,但是前世的巨人先贤们已经给李煦探了路,李煦觉得自己只要拿来用就行,都不用费脑子。
李煦这世上唯一佩服的只有***一人,这人的雄才大略世间少有,是真正的伟人,没有瑕疵的伟人。
这么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以及诗人,李煦要是不学习就真的脑残了,所以明国到处都存在着***的思想。
军队是这样,民生也是这样,李煦觉得这世上最好的主意就是拿来主意,任何事情只要拿来用一用就行,因为前世的时候,被大多数的前辈们解决了。
‘李煦发现自己只要照着抄就行,还有比这个更加舒服的吗,所以李煦出台的政策一时在明国惊为天人。
所有人都相信李煦是上天的宠儿,不然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奇思妙想,这是真正的天命所归之人,所以天命的这个年号恰如其分。
李煦提出摊丁入亩的想法其实就是觉得适用,这里毕竟是古代太过超前的东西,根本无法出现,能出现的只有思想火花。
李煦觉得自己只能是撒下种子,静等的开花结果就好了,因为李煦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实之人。
没有别的小说主角那么广大伟岸,一个个都是百事通,只要是穿越了那么就什么都会了。
李煦觉得要是能精通那么多东西的话,在现代大概率的就混不差,最起码也是个大号的中产阶级。
李煦每每想到这里就隐隐作痛,那些个猪脚们是怎么将那么多知识学会的,难道就是传说中的金手指?
李煦觉得大概率是这样吧,不然也不会有猪脚懂得那么多了,一个个都懂得军事、工业、医疗、学问、航海,还有矿物学、生物学、地理学,简直就没有猪脚们不会的。
但是李煦真的不会这些东西,虽然上学的时候学过一些,但是出入社会十年之久,早就把学识还给老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