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工杨林,和修鞋匠宋广义,可以说是石桥村的难兄难弟。
这两个人一个是胳膊残疾,一个是腿残疾,一个画画,一个修鞋。
过去有人戏称,他们两个在石桥村也算是一个组合了。
听到杨林的喊声,修鞋铺里面有个人探出头来,往这边瞥了一眼,然后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
“是宋叔,他也在这边。”张越有些欣喜,挥手打招呼。
大家都是老街坊,宋广义自然一眼认出张越,呵呵笑了起来。
“哟,是小越呀,你怎么来啦?你们先聊着,我把手上的活先忙完就过去,五分钟啊。”
宋广义说着,继续埋头工作。
远远看去,他的手上正在修补一双鞋。
沈舟收回目光,问道:“他的问题,为什么会跟你的问题一样呢?我记得,这位宋叔……他的诉求是想要在拆迁后就地安置,然后继续开修鞋铺。”
杨林抬头看了他一眼,好奇道:“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看起来,越越跟你的关系……不错呀。”
他一副似乎明白了什么的表情,看着张越,又看看沈舟,呵呵地笑了起来。
那笑容,充满慈祥。
“……”
张越张了张嘴,无言以对。她看看沈舟,无语地翻了个白眼。
好像……没法解释啊。
还是沈舟解了围,笑道:“可能您还不知道,现在越越就在刘氏集团工作,而且,就在负责石桥村改建的部门,担任高级管理层。”
“啊……是真的?”
杨林难以置信地看了看张越,随后无法掩饰地笑了起来。
“越越啊,这样说来,你可太有出息了,看来你还没忘了咱们石桥村的父老乡亲,快跟我说说,石桥村改建,现在是什么情况了,跟开发商那边的补偿协议,进展如何?”
“这个……杨叔,我现在只负责改建的工作,补偿协议的话……”张越说着看了一眼沈舟。
“是这样的,补偿协议问题,现在还在内部研究,关于大家的诉求,的确是有些分歧,不过,我相信一定会合理合法的解决。”
沈舟的解释,显然并不能让杨林满意,他有些失望地“哦”了一声,没有再说什么,然后又看看沈舟,问:“这么说,你也是在刘氏集团上班的喽?”
沈舟点点头:“嗯,我是张越的同事。对了杨叔,你还没告诉我,刚才那个问题……”
“哦,你说老宋?他的问题其实比我高大上,你们看他表面是个修鞋匠,嘿嘿,其实,他是一个多次见义勇为,还获得过无数次奖状,家里一大堆奖杯的好市民。”
沈舟一下子愣住了,脱口道:“多次见义勇为?还有无数奖状奖杯?好市民?”
他难以置信地看向张越,后者对他点点头,说:“没错,一直没告诉你,宋叔这么多年以来,抓过的小偷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救过的人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但是他把政府给他的奖金,都让他捐给了希望工程。他做了一辈子好人好事,换来的,就是他家满满当当一屋子的奖状和奖杯。”
杨林接道:“是的,所以老宋的诉求,一是就地安置,因为石桥村有着他的荣誉和辉煌,他为石桥村奉献了太多,他舍不得这里。而且,他原来也有好几间房子,跟我一样,也被认定为无证建筑,这样一来,他得到的房屋面积就大大缩水。我是没地方存放我的画,他是没地方存放他的奖状和奖杯。”
“原来是这样……”沈舟恍然大悟,他总算明白为什么公司的备忘录里,对石桥村这些人的描述,完全都是负面的了。
双方的立场和角度完全不同,刘氏集团连人家存在了几十年的房屋产权都不承认,又怎么可能不产生矛盾?
“那第二个诉求呢,他为什么非要继续开修鞋铺,按理说,他原来的店面是临街的,应该会得到一个对应的门面房,如果出租出去,岂不是更好?宋叔年龄也大了,腿脚又不便,干嘛还要受这份辛苦。”这次,是张越不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