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帝坐在大殿上,傲世群臣,这是他从没有过的自豪和自信。
从前做决定受这些世家和外戚掣肘,现在有了像刘协这样雄才大略的皇子,虽然年轻,但将来定然是汉室最大的力量。
“诸位爱卿,陈留王刘协奉命押送俘虏至并州。恰逢匈奴来犯,便协助并州刺史丁原抗击匈奴,大获全胜。歼灭匈奴十万人,并且俘虏匈奴右贤王慕容恪。此等壮举不亚于冠军侯。”
灵帝命人将战报抄了一百份,让张让展示给群臣看。
“张让,将这些战报发下去给爱卿们看看。”
大部分的大臣看了战报都是很高兴的,但是也有个别人黑着脸。比如大将军何进。
何进现在心中很后悔,“当初为什么不把刘协留下来?这不是给自己找罪受吗?”
何进在孟津刺杀刘协不成,以为刘协会将此事告诉灵帝,可没想到这么长时间灵帝都没提过这件事。
何进能当上大将军还是有些头脑的,可不会以为刘协不知道是自己要刺杀他。
“看来我何进现在就是刘协的掌上玩物啊。这刘协才七岁,虽然聪慧过人,但怎么也不可能打败匈奴啊。真令人匪夷所思。”
灵帝现在特别想在那些世家和外戚面前嘚瑟一下,何进就是最好的人选。
“何爱卿,爱卿位尊大将军,又是国舅。你的外甥立下如此大功,你说说,该怎么赏赐啊?”
灵帝看到何进没有其他大臣那么高兴,便想趁机恶心他一下。
何进听到灵帝的问话,出列拱手道:“启禀陛下,陈留王立此大功定要赏赐,可赏赐什么、如何赏赐,臣不敢乱言。”
其他以何进为首的大臣本来想帮何进说话的,但见何进也有些服了软,就一个个知趣的不吱声。
灵帝道:“嗯,爱卿退下吧。”
灵帝环视群臣,顿了顿,道:“还有一事没有写在战报里。并州刺史丁原死于慕容恪之手,现在刺史的位子空缺,不知何人可以担任?”
大臣们也听说了丁原死的消息,可经过灵帝之口,还是觉得很震撼。
这时王允出列,道:“陛下,丁原将军为大汉镇守边疆,劳苦功高。臣斗胆请陛下追封丁原。”
灵帝也发现自己有些高兴过头了,丁原为国捐躯,自己居然只是提了一句,这确实不好。
“王司徒说的是。”
随即命人让刘协把丁原的尸体要回来。并且追封丁原为晋阳侯,世袭三代,其家眷皆接往皇宫居住。
灵帝又问王允,道:“王司徒对担任并州刺史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吗?”
灵帝知道王允是忠汉的,所以十分信任他,只是王允虽然官阶高,但没有什么实权。
“陛下,并州刺史一职非陈留王莫属。”
众大臣听后,都在窃窃私语,王允这个提议太出乎意料。
灵帝其实也是这么想的,但刘协的年龄毕竟是一个大问题。只要能获得大部分大臣的支持,那刘协就能顺利地留在并州。
王允也没想到年幼的陈留王能击破匈奴,认为有高人相助。于是便冒险一次,将并州刺史的位置给刘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