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曹操的事情,刘辩在洛阳的日子战战兢兢,生怕有人给他来个突然袭击。
现在刘辩手下并无大将,只有王允一个文官,这让刘辩很没有安全感。
刘辩一个人坐在大殿上,批阅着奏折。心中正盘算着从自己兄弟的手下挖几个武将过来。
其他诸侯是不可能把人放给刘辩,为了能掌握大权,只能从自己的兄弟那下手。
但刘协又何尝不是爱才如命,又怎么会轻易将手下的武将给他。
刘辩虽然是皇帝,但确实刘协今后称帝最大的绊脚石,现在刘协也没想那么多,只是想联合自己的皇兄一起扫平天下。
刘辩坐在大殿上,身后站着几个婢女和太监,但刘辩心思可不在这上面。
根据刘辩发出去的诏书的时间,各路诸侯也就在这几天到了。
灵帝和何进的葬礼一起举行,这是刘辩和王允等几位德高望重的大臣商量的结果。
刘辩认为何进是皇亲国戚,又与灵帝是同一天去世,就一起下葬。
王允等人思量了一番,觉得可以,就没有多说什么。
潼关
董卓亲自押送他的“流民大军”进入潼关。
在关下,守将亲自迎接董卓。本来董卓是不想和官职低微的人有什么交集,但大事未定,只能暂时给他点好脸。
董卓到了关下,见到守将立刻下马走到他面前。
这和董卓在长安的态度很不一样。
董卓听贾诩报告后,不屑道:“若不是为了进入洛阳,咱家才不跟这种身份低贱的人打交道。”
李儒认为董卓这样的态度不行,会影响计划,便立刻出列,道:“主公,此番进入洛阳,过潼关是最关键的一步,望主公能顾全大局。”
董卓冷哼了一下,道:“咱家到时候下马和他说话,直到咱们的人都进入潼关的。”
李儒还是有些不放心,便一路跟着董卓,以防他出什么差错。
现在董卓站在潼关守将的面前,笑呵呵地向他施礼。
那守将见董卓这样的大官向自己施礼,吓的手都哆嗦,急忙还礼,“刺史大人果然爱民,竟亲自护送流民进入中原,乃我等之楷模。”
这守将也是花言巧语惯了,说的话让董卓是眉开眼笑。
每一个人都想当皇帝,这就是在说董卓像皇帝一样爱民,现在董卓对他的鄙夷少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