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大臣被冷烨华气势所摄,虽则被砸破了脸,却是一声也不敢吭,低头细看,被掷下来的竟是个明黄色的小包袱,显然内中装的是御用之物。
此时许多大臣都围了过来,大多数是反对冷烨华之人,在众人注视下,那被砸破了脸的大臣抖抖索索的将包袱打开。
“这……这是太极印啊。”其中一个大臣忍不住叫了一声。
此地不乏先帝的近身重臣,大家都认了出来。
原来冷烨华拿出的证据竟然是枚一寸见方的小印,此印非金非玉,乃是沉铁糅合了寒冰玉屑,用上古技艺精心打制而成,这是本朝开国太祖皇帝的私印,太极印这个名儿,还是开国皇后取的。
这太极印制作方法极为繁琐,如今上百年过去,技艺早已失传,压根仿制不得,历来只传于皇位继承人,谁能拿出此印,便是名正言顺的新任帝王。
冷烨华冷笑,“各位爱卿可都看清楚了?此事到今日为止,若以后再让朕听到什么风言风语——”
他冷哼着没有继续说下去,大臣们却都是心头一凛,一声不敢吭。
他们心里都明白,这是冷烨华放了他们一马,不然就凭着敢质疑当今圣上,这个罪名就足够他们杀头抄家的了。
皇帝当众拿出太极印反击了朝野中的流言,巩固自己的皇位,这件事很快传进了后宫,温扶染听了,心里更增忧虑。
如今云王已死,各地跟随起兵的将领投降的投降砍头的砍头,冷烨华轻而易举,就将危机消弭于无形之中。
且他既然拿出了太极印,再想用得位不正这个理由来攻讦他,是万万不可能的了。
温扶染在殿内踱来踱去,思量了良久,对婉意道:“你去设法传信给罗大人,只说本宫另有一计,便是如此如此。”
这罗大人就是支持冷夜瑾的一干旧臣们的头。
婉意领命而去。
御书房。
冷烨华负手站在窗边,看着暗蓝色的夜空,漫天星子闪闪烁烁,如同温扶染的眼睛,暗沉沉的眸光里仿佛揉碎了金子,顾盼间令人心折。
“你都看清楚了?”他的声音里不带一丝感情。
“是,属下看得一清二楚,朝妃娘娘身边的婉意姑娘,跟那罗忠和谈了许久,因怕被发现,属下没敢靠得太近,说了什么却是没听清。”一个黑衣暗卫单膝跪地,对着冷烨华的背影。
晚风乍起,冷烨华微微闭了闭眼睛,再度睁开时,眼底已经一片清明,“此事不要外传,你先下去吧。”
御书房里只余他一人,四周寂静如死,而他的心,也如同死了一般。
更漏的声音一下一下传来,敲击在他的心上,他在窗边站了许久许久,方自嘲的笑了笑,染儿,你到底想做什么?
回思她的千般柔情,冷烨华沉声低语,哪怕都是假的,只要你肯装,我就愿意相信。
眸底,隐约有水光显现。
温扶染的主意,是让罗忠和纠结一批大臣,煽动百姓闹事,理由就是前阵子皇帝派了大将去剿灭云王时,大军过境滋扰无数,沿途州县百姓损失惨重。
她原以为此举必会产生作用,没想到冷烨华却大大出乎了她的意料。
“娘娘,罗大人说,皇上早就派了钦差大臣去安抚沿途州县,凡是出现了损失了的人家,只要将损失的财物报上去,官府立刻就给补偿,有些多报的,钦差大臣都没有追究呢。”
“罗大人说,皇上此举反而让百姓们心存愧疚,都主动把多报的财物还了回去,全部都是如实上报了领银子。”
其实老百姓才不关心上头坐龙椅的是哪个,谁能让他们吃饱肚子,谁就是好皇帝。谭恕之平叛的时候,扰民是在所难免的,然而冷烨华及时做了补救,反而威望大增。
毕竟历朝历代,从没有皇帝做过这种事,能减免赋税就已经是明君了,谁见过实打实的给银子的?
“罗大人说,如今百姓们都盛赞皇上是大大的明君,堪比尧舜。”
婉意一口一个罗大人说,带来的却全都是坏消息,不免让温扶染心烦。
“行了,你别说了,我都知道了。”
婉意退了下去,温扶染一个人静静的坐在殿中,一时彷徨无计,冷烨华,他仿佛什么都能料到,什么都能做好,他到底,有什么弱点呢?
或许,他真的是明君?
这个念头从脑海中攸然滑过,随即她摇摇头,便是明君又如何?如果冷烨瑾登基,做的不会比他差。他将自己害到这般地步,难道自己还要心软吗?
抚摸着小腹,温扶染泪如雨下。